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斌 《教育革新》2006,(5):38-39
导读教学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而言的。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一堂由教师演主角的讲、读课转变为由学生登台亮相演主角、教师侧面引导演配角的导读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辅导下,能较为独立地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读教学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教师诱导、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生研讨——教师总结、学生反馈三个阶段进行。一、教师诱导,学生自学这里的自学指课堂…  相似文献   

3.
山东青岛市教委把《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选为家长学校的必备教材。如何充分利用这份刊物呢?朝城路小学的做法是:编写导读,为家长导向引航。当今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家长难得静下心来仔细读刊物。朝城路小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用导读的形式,集中杂志精萃,概括每期要点,指导家长阅读。家教领导小组首先认真阅读杂志,挑选出具有最新教育思想观念的文章,编写出导读索引。导读力求明确、扼要,引起家长注意,产生要去学、要去看的感觉,并且标出页码,方便家长翻阅。从1998年到现在,他们一共编写了12期导读,受到广大家长的赞赏和欢迎。一项班…  相似文献   

4.
一、要潜移默化,增强渗透性。《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和德育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通过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剖析,层层深入,细细品味,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捕捉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体会蕴含其中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导读法在语文课中的运用张及红所谓导读法,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引发问题,主动领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被精选出的优秀范文,培养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一...  相似文献   

6.
一、要潜移默化,增强渗透性。《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和德育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为表,思想感情为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通过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剖析,层层深入,细细品味,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捕捉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体会蕴含其中的道理。 二、要精心设计,突出整体性。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不仅要设计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的教学内容,还要设计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课题教学,不同年级释题的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实际,笔者曾在课题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一、补充句子《刘胡兰》、《小虾》等课以名词为题,题目中缺少“做什么”或“怎么样”;《过桥》、《称象》等课以动宾词组为题,题目中缺少“谁”或“什么”。教这两类文题时,应启发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按文意将课题补充为完整句子。如教《过桥》一文,学生根据文意把课题补充为“雷锋过桥”、“雷锋背小朋友  相似文献   

8.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有很多,其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编写、使用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坚持正确的编写原则和科学的编写流程,并且能够灵活地在教学中应用,发挥其独特的导的功能,对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有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射影,是作者美学理想的造型。假如世界上存在着没有感情的“文学形象”,肯定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教学文学作品,既要注意工具性、知识性,又要注意思想性、情感性。也就是说,既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又要启发学生开动形象思维的机器,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让作者的思想感情现身,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的引题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固定的模式,会让学生乏味。反之,如果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会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现谈几种方法。一、开门见山法,直入课文。这种方法最适宜于教学写人的文章。如《李时珍》这一课,可以指着板书的课题,问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个人物吗?(不了解)我们第一次学习这个人物,很陌生,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课文了解他,熟悉他,学习他。接下来翻开书学习课文。二、利用电教形象直观法插入课文。如教学低年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要出色地完成阅读作业,尤其是课外阅读,需要学生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12.
13.
正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化学习题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习题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做、爱做。然而,现有的习题资料明显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一、现有习题的一些不足首先习题的形式比较陈旧。教学中教师们常常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导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是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深入发展的结果。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启发引导的高度概括。教师导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当代教学论,把教学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而教学目的是第一要素。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在讲课文,教学目的偏在  相似文献   

15.
李春明 《湖南教育》2002,(20):46-46
设置悬念导读。设置悬念,就是先把文章的内容、事情的经过或文章的某个突出的片断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寻根究底的愿望。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可这样设置悬念:“几年前,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首都演唱了一首歌,轰动了整个巴黎,因为,他不但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吗?”几句话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当学生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要学习的课文时,兴趣立刻高涨起来。释题直接导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释题直接导读就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文题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13)
现代文的课外阅读是语文中考的重要题型,如何做好这类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解答课外阅读题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就是"答从文出"。切忌读不懂原文,凭经验答题。课外阅读题的答案其实在文中基本可以找到,有的直接是文中的句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指的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某种联系的文本(或同一文本有关联的不同部分)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的一种精读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8.
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人间____,世外___——永春 福建永春古称桃源,隋开皇九年(公元L589年)建,桃林场,后因境内“山之草木四明不变”,永如春天,故改名“永春县”,沿用至今。徜徉其间,  相似文献   

19.
一、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标题不仅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而且教师再稍加点拨,指明其好的原因,就如同油灯一拨即亮,学生的求知欲会迅速增长。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生初看就觉得这个题目矛盾,不好理解。我们如能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忘却”又说“记念”呢?欲擒故纵,以疑巧妙激趣,启发学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自然段,再作引导,就会使学生明白如此拟题的妙处。《地球是圆的吗》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用了疑问句作标题,很能吸引学生了,教师如再分析一下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在发展学生智力方面,我认为有三个问题:乐学——激疑——创造。下面依次略述管见。 (一) 乐学,就是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到在语文学习中其乐融融,其味无穷。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的“一使乐其业”,亦即此之谓也。如何使之乐学?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北宋程颐的这句话,指出“乐学”要以“见意趣”为条件。就今天来说,“见意趣”不是单纯逗人发笑,追求表面热闹;而是因人、因文制宜,或丝丝入扣,动之以情;或绘声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