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倾诉     
王朔有句狠话:越是傻逼越谈人生。 不幸得很,很多男人都愿意和女人谈人生。一般而言,他们总是愿意袒露心扉,说些掏心窝子的话,描述自己的痛苦,呈现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  相似文献   

2.
问题一:用数码印刷方式印刷精装书,如何解决跨页展不开的问题? 产生原因:正常的数码精装书必然存在跨页展不开的问题,尤其是内页纸张较厚或正本书厚度较大,需要进行打钉加固,展不开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相似文献   

3.
“范用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出版家”赵家璧先生在《谈书籍广告》一文中说:听说了这样的话,就特别想要知道有关范先生的事:前两天导师交给我一本书,我一看,是范先生新编的《爱看书的广告》(三联书店2004年版),高兴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4.
《出版广角》2016,(13):94-94
《白雪少年》
  作者:林清玄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42.00元
  提要:本书源于作者曾经每个星期都收到读者的写信,大部分读者是面临人生关卡的少年。他们在信中谈感情、谈读书、谈代沟、谈文化,甚至谈自己的痛苦与欢乐,作者常为不知如何给他们答案感到苦恼,经过考虑之后,以独立文章的形式写作出来,结集成本书,但愿这本书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李超平 《图书馆杂志》2004,23(7):62-63,44
最近见到一部名人谈读书的文集《阅读改变人生》,编者在书中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观点:阅读是快乐的。见到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20多年前,阅读的快乐还是几乎不言而喻的常识,而今天,它已成为一个需要说教般宣扬与证明的论点了。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不同于书籍,它有自己的特点:每期页码都是固定的,而每期的文章数和每篇文章长短都不一样,这就造成排版时不可能篇篇文章都完整地占满每一面。如何使有限的版面取得最佳的版式设计效果,这是每一位技术编辑在进入每一期版式设计时都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的(社科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规定:"版式设计疏密得当。字号选择既能体现编辑思想,又有较好的视觉效果;文章标题突出,转接页少,无逆转"。以此标准来审视目前为数不少的期刊,转页情况普遍存在,甚至还有逆转的现象。期刊的文字转面,尤其是跨页转…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收藏过《四库全书》吗?陈福季1986年9月三联书店出版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是一本影响很广泛的书,此后有许多书摘将其书的内容纳入其中,影响传播就更力。深远。这本书于1987年3月第3次印刷,印数已达22万册,其影响于此也可见一斑。该书第2页说:...  相似文献   

8.
李群 《新闻传播》2005,(9):41-41
版式设计是一咱实用艺术。千书一面的版式设计,呆板,平庸,使人读起来乏味,打不起精神,易于疲倦,神游书外。而且,还常常会殃及池鱼,导致读者对内容等闲视之,不能专注,一本书的好内容从而就有被陪葬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好书的遗憾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西窗闲话》是一本好书,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和读者谈文学,谈人生,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给了读者多方面的启迪。 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又觉得有些许的遗憾,那就是这本书在编校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失校处颇多,极需引起注  相似文献   

10.
这个问题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谈。在观念上要避免先入为主,一定要有一种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的愿望否则,带着观点找例子,很可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采访时多面了解情况,不能只听一而之词;不能只报道有利于“我”的一面或自己感兴趣的一面;报道方法也不能过于简单。当年关于步鑫生的报道,就由于记者只报道他的创新精神的一面,而对他独断专行的一面子以回避,结果步氏垮台,媒介也很尴尬。  相似文献   

11.
王秦 《军事记者》2010,(12):52-52
我国元末明初有个文学家名叫陶宗仪,他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辍耕录》。说起这个书名来,还有个典故。陶宗仪晚年一面在朝为官,一面下田劳作,农闲休息时还不忘写作,将见到、想到、听到的事纷纷记录下来,身边没有纸张就取下树上的叶子写在上面,  相似文献   

12.
“刘太医”出版的“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刘太医谈养生》(以下简称《谈养生》),实际上完全是改编自同样由刘弘章父子写作的《太医养生宝典:漫谈三分治七分养》(以下简称《宝典》),这本书出版于2004年7月。  相似文献   

13.
在本书每一页的字里行间,看到的任何年代的经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这本奇异的包罗万象的书,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新的、充满生气的观点来看待我们认为我们已知道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以此为题写这篇文章,是由我出的一本书想到的。这本书名为《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1998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选辑在书中的78篇文章,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新闻写作的经验教训。新华出版社、中国新闻书店在向读者介绍这本书时写道:“本书与已经出版的诸多专门谈写作之类的书相比,别有独到之处:既有见报稿,又有原稿和评析,读者可以从两稿对比中研究、探讨新闻写作之功和编辑运斧2道……。”引用这段话,并无“王婆卖瓜”之意,而是想以此说明,这本书可以为记者、通讯员总结自己写新闻的经验教训提供参考和借鉴。从编…  相似文献   

15.
一、我的学习两年多前我主持撰写《世界电视前沿》这本书,在开篇的时候就写到: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作为一个电视人,面对电视业界发生的激烈变化,我们一方面感到非常激动,因为这种变化肯定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机遇,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期待,但是另外一面,我们有时真的感到非常迷茫。我们不知道,也不能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一  相似文献   

16.
艰难的历程英雄的史诗──谈《红军长征》编者按:为纪念中国工农红烟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一书,最近同时荣获中宣部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本书出版...  相似文献   

17.
清理大部头《皇清经解》线装书时,揭开每本书封面第一页和封底里正文最后一页都有一页比较厚而硬的黄色纸,这页黄色纸夹在书里有什么作用和科学道理呢? 原来那两页黄纸是用来防虫(蠹鱼)的。有了它们,书虫就不敢咬书,这样就可以保护珍贵的书籍。据《唐书》载,有一次唐高宗下诏说,皇帝的诏书,过去用白纸写,常常给蠹虫咬破了,难以保存,从此之后,不要再用白纸。从那时开始,皇帝的诏书改用黄纸书写了。至于用黄纸来抄写古书和保护书本的方法,根据古籍记载,在唐代就已经应用了。古人常说“青灯黄卷”,这黄卷就是指用黄纸抄写的书卷。即用一种叫黄柏的植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上半叶,人类曾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梦魔虽已过去,但世界仍不平静。重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对我们满怀信心地走向新世纪,将有极大的教益。《当代10:界风云》(安徽教育出版出版)一书写法、同于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作者别具格地截取历史的横断面,精心选抒能够总体勾同近半个世纪地出的五十个重大事件,向我们展示厂这一时期的世界风云变幻。作者一面叙述史实,一面穿插一些有史可考的人物典故、逐闻趣事,使人谈起来轻松愉快,如同听故事一般。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对于普及性国际政治历史读物,如何吸引读者,使公务…  相似文献   

19.
在空间有限的书籍页面上,对于没有形象、没有色彩、没有立体的一页白纸,如何通过版式设计的鲜明风格,来完整准确地表现书籍内容,烘托一本书的主题,这就需要版式设计人员匠心独运,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使其所表现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溶为一体,从而使一本书的品位得以...  相似文献   

20.
王蒙 《图书馆杂志》2005,24(10):81-88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事情,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比如,我们知道有些大师的佳话,他可以指着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子说:“这个架子上的书,我已经全部读过了,甚至于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于是,就有人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翻开至第232页,他果真能把此页上的内容给背出来。当然,这种人也不多,但确实是有。还有的人精通好几国语言,在国际会议上别人谈论到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