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典诗歌诵读教学与中职学生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渊源流长,灿若繁星,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漫步在这个艺术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还可以窥见折射出时代之光的人的情感世界。古典诗歌传达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在三千年的文学发展中,诗歌一直作为文学的主流,稍有文化的人总可以背诵几首唐诗,或许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情感、精神和思维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新诗歌的滑坡和审美情趣粗劣化的速度大大超乎了想像。诗歌几乎从文坛隐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倒退。究其原冈: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艺术欣赏的懒惰空虚,导致人文精神失落,他们不愿读诗;  相似文献   

3.
王绩是初唐诗坛不可忽视的诗人,他的诗歌摆脱了齐梁时期绮靡的宫体诗风,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风格。很多人认为他与陶渊明隔了两百多年后遥相呼应,但是他们的诗歌只能说有继承关系,而实质上有太多的不同,从这些不同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以及美国乡间诗人弗罗斯特,他们都对自然有一种独特的敏感性。自然,尤其是乡间风景,是他们大多教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自然不仅是其诗歌的语言也是其诗歌的灵魂和生命。这三位诗人代表了人类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对自然的亲近、追求、向往和永恒的思索。  相似文献   

5.
观点品评     
考点分析观点品评,是指针对前人对诗歌的理解或评论进行的品评。古典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千淘万漉而留传下来的艺术瑰宝,它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充实它留下的艺术空白。各人的经历不同,境遇不同,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理解也会有差别,因此,对诗歌的评价也见仁见智,有的评述也许是恰当的,有的可能偏颇。我们如果结合原诗去认真分析前人的诗评,会从中得到启发,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去感悟、鉴赏诗歌。  相似文献   

6.
比较是中国诗歌欣赏的重要传统。没有比较就不可能有中国诗歌一代接一代的承传。中国现代新诗发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艺术特征必须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加以确立。从郭沫若和李金发的诗歌创作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新诗对西方诗歌的接受与变异,尽管西方诗歌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因为各自的艺术渊源、文化精神及人的生存方式的不同,中国新诗与西方诗歌也有鲜明的差异。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既要用情感去感受情感应和,用生命去感受生命感动,还要对诗歌外在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所蕴含的内在韵致进行把握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阮籍与庚信两位诗人的现存诗歌中均有以五言古体为创作形式的咏怀诗,二人的咏怀诗都体现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下郁郁寡欢的苦闷矛盾心理,反映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想。但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尽相同和受时代风的影响也不同,二人的咏怀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余光中和周梦蝶都是"蓝星诗社"的成员,一个是诗文双绝的才子,一个是独行孤绝的隐士,他们的诗歌为台湾诗坛树立了标新立异的航标。他们均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对诗歌在文学中的独立地位也有所共识,对世界宇宙有着不谋而合的价值观,它们相互渗透并影响着二人的诗歌风格与创作道路。虽然,他们对诗歌所表达的意义追求和表现各有独特的见解,但是对生命的瞬逝和永恒却有不同的感受。其中,二人在"自我"表达,"孤独"审视和"死亡"感知这三个生命主题上存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个体生活经历和对宇宙人生感悟的不同,二人在此话题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景交融,从生成机理方面来看,是因为人们较早就认识到大千世界中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彼此相通的内在联系。又由于不同的的心情就有不同的外在对应和感性显现,不同的景色传递不同的情调心态,故可以将古代诗歌心物对应、情景相融的结构方式概括为如下三种基本类型:豪情壮景、柔情悲景、悠情清景  相似文献   

10.
诗歌通过意象构成意境,不同诗人喜欢采用的意象有各自的差异,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使我们可以从微观诗学的角度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诗人诗歌的全貌。这对研究他们诗歌的风格、诗风的形成都大有裨益。本文统计了王勃诗歌中的意象,对其采用最多的意象的意义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告读者     
任何一个人少年时都是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生应该喜欢诗歌教学才是。但现在的一些诗歌教学课却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各种或传统或前卫的理论,把诗歌像过去分析小说散一样肢解成“段落大意”或“关键词”“关键句”,无疑是对诗歌的摧残;但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便读读”,似乎也难让他们萌发诗心。吴小红老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把诗歌教学教给学生,是改革诗歌教学的有益而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评价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界革命,可以联系他们对小说界革命的看法,他们面对两种文类革新时发言的姿态是很不一样的。在以激进的言论探讨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对诗界革命的态度却是审慎的,甚至趋向保守的。这说明不同的文类成规对美学变革有不同的制约作用。梳理和比较梁启超、黄遵宪等人面对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不同反应,可以借此更深入地反思古典成规对诗歌革新的强大牵引力。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诗歌的传播活动,可以发现诗歌同时具备着信息介质和信息内容两个方面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歌的信息功能会有所不同。从信息的角度来理解诗歌.在当前的时代来说,为诗歌文体的发展和研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白和威廉·布莱克都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各自均在中英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诗歌中都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力、飘逸的语言、壮美的意象和炽热的感情。他们的诗歌丰富和灿烂了世界文学,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本文将从两位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主题内容、诗歌体裁和诗歌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和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孟浩然与华兹华斯是中英文学史上大量创作山水诗歌的著名诗人,他们在山水诗歌的创作上都独具风采。两位诗人所持不同的自然观和宗教观极大地影响了其山水诗歌的创作,他们的诗歌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特点、意象及意境三个方面。从意识形态的对比研究视角鉴赏中西山水诗不仅对诗歌研究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也为读者开拓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李白和白居易是唐代负有盛名的大诗人,他们都对女性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创作了大量的女性诗歌,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将二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其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教高中生鉴赏诗歌?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不少教师侧重于诵读训练,因为诗歌节奏感强,带给人听觉上的美感,学生也易于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进入诗歌美妙的意境中。也有些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这些都不失为好的教学方式。但在教学中,我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于是,我采取了另一个方案——写赏析文字。提到给诗歌写赏析文字,可能不少同行会认为这对高中生是很难的事,换句话说,应该是比较专业的人士所干的,但其实不然,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不仅深深地爱上了此道,而且日益炉火纯青。这成了他们自由驰骋情感的领地,一篇篇短小的美文就这样诞生了,个别学生甚至走上了以诗析诗的道路,他们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18.
宗藩诗人是明代河南诗坛的特殊创作群体,从大量明清文献中可以稽考出二十位明代河南宗藩诗人。在对他们生平著述进行考证的同时,可以发现他们的诗歌风貌迥异于普通诗人,而这种诗歌风貌形成于特殊的诗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桂林石刻诗歌的作者可分为五类:为官之人、文人墨客、佛道中人、桂林人、无名者。就创作量而言,以前三种为要;就为官之人而言,以到桂任职者为主。来桂任职诸官员中,又有到桂上任与贬谪至此之别。因人生经历不同,对于桂林这方山水,所选取的角度,所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用赋诗刻诗这种方式传唱了桂林山水,丰富了桂林石刻诗歌的内容。山水浸润了他们,他们也成就了山水。  相似文献   

20.
郭小川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人,他们两人处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诗歌都与社会、人民和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但他们的诗歌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无疑他们两人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他们的诗歌公共性异同进行了比较.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他们的诗歌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个人特色,不同点是马雅可夫斯基有讽刺诗而郭小川没有;在形式方面,虽然他们都使用“楼梯体”,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