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波 《考试周刊》2014,(87):12-13
英国高校导师制历史悠久,具有工作内容宽泛、专业化水平高等特色。英国导师制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建设专家化的师资队伍、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我有幸到英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高等教育管理培训考察。作为一名辅导员,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对英国高校的导师制有了进一步了解。一、英国导师制学生工作的主要特点英国的学生工作相对我们国家来说要少很多,因为他们认为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所以其学生工作基本以学术引导为主,而进行学生工作的则是大量从事教学、  相似文献   

3.
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的“辅导员-导师制”是指在坚持和加强“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校内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党政干部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5—10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给予指导,突出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  相似文献   

4.
程军 《文教资料》2012,(29):152-153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阐释了导师制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导师制下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导师制下构建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作了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目前全世界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它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采用导师制,部分大学也在本科生中采用导师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导师(tutor)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及写作论文的专门人员,tutor一词本身就含有“个别教授”之意,也作“大学导师的个别指导”“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业务辅导人员”之意。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并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效仿。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现有的辅导员制。他是在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导师制在高校的推行对辅导员角色、职能定位提出了诸多新诉求和新挑战。为此,高校不得不思考新时期辅导员角色与职能的新型定位与重构走向。主动适应高校实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高校辅导员定位导师型角色职能,正是导师制在辅导员制度与理论体系行进过程中的科学延伸,是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本文通过对辅导员队伍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辅导员专业化是促进辅导员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该从明确定位、合理选配、注重培养、规范管理和政策保障等五个环节着手,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罗佳 《教书育人》2012,(21):74-75
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的"辅导员——导师制"是指在坚持和加强"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校内优秀的专业教师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5~10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给予指导,突出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入导师制为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制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126-128,132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各高校纷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和原有的辅导员制产生冲突,主要表现为育人内容的冲突导致多头管理,意识层面原因导致相互推诿,本导配备不合理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加大,通过提倡部分辅导员本导化,促进本导专业化和增强本导和辅导员的合作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从而达到平衡,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是目前全世界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它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采用导师制,部分大学也在本科生中采用导师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形成了辅导员选拔培养的四个基本模式,其基本经验是:注重辅导员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注重对高校辅导员学历的提升。但高校辅导员选拔培养仍有明显的不足,因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高校辅导员选拔培养的制度创新,构建一套科学、成熟、稳定的辅导员选拔培养机制是实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重视辅导的配备,优化辅导员队伍的结构,采取措施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激励辅助员创造工作成绩,关心辅导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注重辅导员的培养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卢丽君 《时代教育》2007,(7Z):25-25,37
综合导师制是对高校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相对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具有许多鲜明特色,综合导师制的有效运作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专业导师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推行与实践综合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显示出初步成效,进一步深化综合导师制建设。培养塑造创新人才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敏  黄丹  万黎 《成才之路》2022,(12):16-18
护理专业因其专业特殊性,需要学生对本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职业依从性.文章从"辅导员—专业导师制"育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实施目标、"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运行机制、"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教育效果、"辅导员—专业导师制"的成效、"辅导员—专业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思考六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专业...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18,(4):84-89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制度日渐成熟,班主任制度也被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但是在各式各样的中外合作专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处于特殊管理和要求下的中外合作专业学生。文章结合理工类高校中外合作专业本科生对于导师制的需求调研和普通专业本科生开展导师制的情况反馈,提出了对于中外合作专业本科生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身兼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由此衍生了多重角色,成为"综合辅导员",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却是名不副实。在双重身份下,辅导员被赋予过多职责,这些职责以及相应的角色要求经常发生矛盾,导致辅导员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甚至角色失败。可以借鉴英国的导师制模式和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模式,结合我国高校特有的育人制度因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如让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利用班主任制度优势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之路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现行的单纯辅导员班主任模式与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也难以适应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思想引导及最大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补充完善单纯辅导员班主任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杨劲艺 《教师》2012,(32):110-111
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目前高职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工作量超负荷、队伍过于年轻化、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思想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等现状,使得部分高职辅导员难以成为“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职辅导员专业化培养首先应该确定专业化辅导员的标准是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多元的综合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明确专业化辅导员的发展目标,提出新进辅导员导师制和一系列的成长方案。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教育理念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现实选择。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完善的职业伦理等特点。要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就要改革辅导员的教育培养机制,建立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模式,实行辅导员导师制,积极引导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构建一体化的辅导员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