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栋 《上海集邮》2000,(12):6-6
1941年 4月10日 会刊第8卷第7、8期合刊出版,改为不定期;另行出版《新光邮票杂志副刊》,为16开散页式月刊,未列卷号,本年共7期,张包子俊主编 5月 会刊第9卷第1、2期合刊出版,本卷共6期3册。抗战时期《新光邮票杂志》合计3卷22期18册 11月3日 为纪念新光邮票会成立15周年,在上  相似文献   

2.
伊犁三区邮政史是新疆邮政史上特有的一页,多年来一直受到区内外集邮界的关注,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过很多专题论文,而且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94年12月编辑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和1996年2月初版、1999年修订再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中也收录了有关的条目,为广大集邮爱  相似文献   

3.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1):20-22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为此,我曾著文阐述(参见041132),以下继续讨论:1.56种邮资信封的发行起止时间第248页(为《中国邮票史》第8卷页码,下同)"在1969年10月至1977年3月期间,共发行普通邮票6.5套60种,普通邮资信封4套56种……"  相似文献   

4.
徐鸣 《集邮博览》2003,(5):13-13
在如今邮市不景气,集邮出版物尤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集邮目录出版中的几点问题。在此,我提出一些比较粗浅的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1.尽快出齐《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中的“非洲卷”和“大洋洲卷”。《中华世界邮票目录》自从1993年出版“亚洲卷”以来,受到了集邮界的好评。这是中国第一部自己的世界邮票目录,结束了国内没有自己的世界邮票目录的历史。可惜后来就没有音讯了.集邮者期盼的“非洲卷”和“大洋洲卷”迟迟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5.
丁丁 《中国集邮》2000,(7):19-19
2001年新版斯科特目录第一卷于今年4月出版,第一卷中包括美国和以A-B开头的国家。其中美国、澳大利亚、百慕大古典邮票的价格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徐钢 《集邮博览》2012,(9):82-82
《吉本斯邮票目录》是世界著名的邮票目录。由英国斯坦利·吉本斯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这部目录创刊于1865年,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在四大世界邮票目录中,《吉本斯邮票目录》以分简本和详本分别出版而著称。详本卷其22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邮票目录,资料翔实、细致。其中第1卷为英联邦卷,第2卷至第11卷为欧洲卷,  相似文献   

7.
黄继光 《收藏》2007,(5):158-158
2004年12月出版的《中国邮票史·第2卷》在编写过程中,发掘过一批过去未公开发表或未被利用的原始文档史料,提供了清代国家邮政时期邮资票品印刷和发行的一些细节,据此可以纠正长期以来流行的一些与史实不符的错误说法。其中,对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邮票并非费拉尔主持其事提出了确切的史证。  相似文献   

8.
宝木 《中国集邮》2000,(5):27-27
除了发行量影响邮票的市价外,设计印制的好坏也常常左右集藏者的购买欲望,这是一个令投资者不容忽视的环节。尤其是一些题材上佳、设计精美、印制绝佳的邮票,往往在后市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投资价值,因此邮票的面孔同样重要,在发行初期是仅次于发行量而成为左右市价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文 《中国集邮》2001,20(10):31-32
今年夏天的邮市,在歇夏和不歇夏的争论声中结束了。到了8月初,邮市已悄然起着变化。一些品种价格纹丝不动,一些品种的价格却慢慢向上,且其上扬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可小觑,强势弱势已经显现。时间很快即将切换到秋天,那么在秋季的邮市行情中,最有可能坐上领涨品种头把交椅的是哪些邮品呢?在此,笔就这一问题作一较为粗浅的探讨,以期能对广大投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裘真 《上海集邮》2003,(1):23-23
笔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的新世纪版邮票卷与1991年版、1996年版和1998年版对比后发现,在1991年版上就出现的几处错误,新版目录中依然如故;在1996年版就出现的问题,新版目录中还存在。  相似文献   

11.
甄士美 《上海集邮》2003,(12):31-31
《集邮报》第83、84期连续发表霏开兄与黄国建分别谈到编辑出版世界邮票目录的意见,我也不免有些想法。 集邮文献中,邮票目录是特别重要的项目。现在有人热衷于建成"集邮强国",凡是世界集邮先进国家有的,我们都要跟着干。如果单凭一股热情去做,难免会让某个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中,“系列邮票”一词的使用率相当高,笔认为存在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者比较了国内外目录对永宁加盖上框“国币”邮票发行日期、全套种数、名称的记载。1947年与1988年中、英文版《马氏国邮图鉴》只标“1946年”发行;1994年邮电版《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1995年《吉本斯》、1996年《中国集邮大辞典》都标“1946年1-12月”;Williams《中国国币邮票》、1992年  相似文献   

14.
刘方宣 《上海集邮》2002,4(2):39-40
上海强华邮票会的第二种会刊《邮学月刊》于1928年至1932年间发行,累计4卷48期37本(内有数期为合刊)。其中共刊载航邮(当时称“飞邮”章17篇;任其英栏中从第2卷第10期至第3卷第1期、又连载梅赞(S.J.Mills)的《中国航邮》(China Airmail)一。由此可见,当时中华邮票会会员对于航邮的收集和研究已相当重视。《邮学月刊》编在一则《关于飞邮之新刊介绍》中曾经说:  相似文献   

15.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3,(12):16-17
有关华北邮政总局筹印全国通用邮票的情况,《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第2—16页),但在何时开始的问题上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6.
在生肖马年里,一些国家除了发行马年生肖邮票以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又马不停蹄地发行了其它以马为主题的非生肖马邮票。有些国家在发行其它题材的邮票时,画面上也刚好出现了马。本介绍这一类在生肖马年中发行的非生肖题材的马图邮票。  相似文献   

17.
1925年10月1日,上海“中华邮票会”主持人周今觉(1878-1949)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大型正式邮刊《邮乘》(中华邮票会会刊),从创刊号至1929年7月出版最后一期,共出版三卷9期,第一卷出刊2期,第二卷出刊4期,第三卷出刊3期。在1927年6月20日出版的《邮乘》第三卷第1期和9月20日出版的第2期上,两次刊登了一则  相似文献   

18.
特94邮票主图为2件战国时期的漆器。左为漆樽,无盖,器身为高圆筒形,盛酒器。票名却印成“漆奁”,有误。长沙众多楚墓中出土的妇女梳妆用的漆奁共14件,有盖,器身为扁矮的圆盒状,高8—10厘米,直径20-34厘米。在长沙18座楚墓中共出土23件漆樽,完整的仅5件,分为三种式样,一式1件,二、三式各2件,器高都大于直径。邮票画面为—式漆樽,卷木胎制成,直腹,平底。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0,(11):44-45
1923年 杭州青年若干人在潘光震寓所组织新光社,初只四五人,最多五六十,社内设集邮组 1925年 冬 新光社解散,新光邮票研究会在杭州成立 1926年 1月16日 会刊《邮票新声》创刊,为24开散页式月刊,第1卷共12期,张包子俊主编  相似文献   

20.
张卫东 《收藏》2001,(8):64-65
1840年邮票问世以来,无论艺术家把她打扮得如何婀娜百态,但总体是以方方正正的形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故有“方寸”之说。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标新立异,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大量发行邮票,除题材新颖、印刷精美外,还在形状、材料、齿孔上不断创新,各种异形邮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