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玉芬 《现代语文》2013,(10):89-90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笔者认为,由于现在的教学活动大多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再加上教材统一、教法单一、"参考答案"的束缚,学生的求同思维有过之而无不及,求异思维更是严重萎缩。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就是需要创造性人才的时代,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传统的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它可分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结论寻求多解或做一些相反的假设,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立意选材不落俗套反弹琵琶,而不是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3.
4.
詹丽敏 《广西教育》2006,(7A):83-83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让学生对同一题材,采取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构思、不同手法等进行习作。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5.
6.
7.
一.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能,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目标在理性认识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自身和它的实施对象都能学会以求异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从多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即比较求异思维、逆向求异思维、发展求异思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求异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超乎寻常,体现出先进性、求异性和创新性,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我无关为跟我有关,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作教学应该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大体分为求同思维训练和求异思维训练。传统教学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所谓求同思维就是将学生的思考方向集中于一方面,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来框正学生的思维路线。这种思维能使学生的写作更趋熟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也容易使学生养成墨守成规,僵硬呆板,不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的弊病,造成作人云亦云,缺乏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人们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思维常常"从同一来源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也就是说思维的触角朝着多种方向延伸,以求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这种呈散射型的思维方式就叫做"求异思维"。它的特点是灵敏、迅速、流畅、思路开阔,它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人的思路摆脱旧的联系,克服心理定势,跳出"常识"框框,以前所未有的新  相似文献   

15.
陈桂平 《考试周刊》2009,(51):79-79
多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倡导求异思维,就是要突破消极定势的束缚,掌握求异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持性等特点,不断变换角度,多思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范例,目的在于提高原有心理结构层次,不断地使思维延展和深化,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具有求异思维的人,往往不拘一格,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创造革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乍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 ,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发问的能力 ;要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扩大视野 ,拓宽学生的思维境界。  相似文献   

18.
思维能力是数学的三大能力之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思维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即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学中往往注重求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求异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同样要注重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与时俱进、深入改革,高中语文的教育改革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以往的教育模式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不适用于对高中语文的教育,因此,求异思维应运而生。求异思维一方面是指开拓创新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