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开学的第一天,初二(2)班的班长王小耀还没来得及放好书包,就被班上的女生们团团围住了。她们一个个阴沉着脸,好像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坏事。“怎么办呀?汪老师说要选一个男生当团支书!”她们向王小耀哭诉。王小耀哭笑不得:“还能怎么办?肯定是李响了。”  相似文献   

2.
徐惠萍 《考试周刊》2012,(20):195-195
有一种爱,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有一种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那便是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的爱。  相似文献   

3.
教师期待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待与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期待必须合理、入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期待     
张志宏 《宁夏教育》2012,(7):141-141
期待 是教师和学生目光的交融 期待 是教师默默的付出,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抱有极大的教育期待,这体现了教师和家长强烈的责任感。教育期待通常有两种模式:“头小尾大”的“倒降落伞”式和“头大尾小”的“降落伞”式。目前,“降落伞”式教育期待较为普遍,学生在年幼时期就被赋予过高过多的教育期待,在长身体、培养兴趣的童年、少年时期,承载了太多的希望与要求,承受了太大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6.
打造高效课堂,并不是让课堂成为一个"急匆匆"的地方。一些教师为了所谓的"高效""实效",在课堂上很少能够停一停、等一等。然而,教育始终是一门"慢的艺术","慢艺术"与"高效率"并不矛盾。下面,笔者谈谈使二者之间平衡的一些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当年的独生子女如今已成为“独一代”父母、“独一代”教师,他们与“独二代”学生构成了“三独链条”。“独一代”教师是“三独链条”的中间环节,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当“独一代”教师“遭遇”“独二代”学生,擦出了不小的火花,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甫卿 《小读者》2010,(1):21-22
与初二学生坐在一起连听五节课.亲身感受当前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尊严》一课的教学顺利地进行着。突然,好问的小陈提问:“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认为哈默是个百分之一百的富翁?”他的问题引起了一阵哄笑。一学生抢着说:“因为他有尊严,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人生,所以说他是个百分之一百的富翁。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没建设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期待与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这就要求教师的期待必须合理、入情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这一观点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课堂实践中如何把握全局,乃至“统帅全军”,仍然困扰着一线的教师.当下对预设生成的纷争难分难解,预设似“小家碧玉”,生成如“大家闺秀”,看似有相形见绌之感,实际上预设与生成是互依互存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犹如打无准备之仗,仓促行事,往往要败下阵来;而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汪向俊 《早期教育》2011,(10):38-40
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人的管理是最主要的,教师队伍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它既有社会成员的一般性,又有知识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引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关键,这关系到办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期待效应”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已被大家重视。引伸到教师管理工作中来,“期待效应”对促进教师成长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相信教师的潜能,启发教师的自主性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述“期待效应”在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总是有不同的期望,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亚东 《考试周刊》2009,(38):63-63
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袁争 《河南教育》2009,(3):50-51
随着大学生“90后”时代的来临,“90后”将在大学校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新鲜主张,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在“80后”辅导员的引领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有人称“90后”是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期待的一代。“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不断冲突还是顺利融合?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才能顺利地被他们接受、得到他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及,网络迅速进入学校课堂和家庭生活,也必然会对小学生学习语文产生一定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充分认识它对学习语文的利弊作用,使其成为学习语文的有益工具。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向树林 《教育艺术》2000,(12):11-12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先有教师的“善教”,才有学生的“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提.“乐学”是目的。没有老师的“善教”,何来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19.
台湾于2001年9月正式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缘起、思路和大陆有诸多相同之处。其在课改中的成就和困惑也与大陆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岸同宗同源、同文同语,如能加强教改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当很有意义。为此。本刊特设“台湾来风”栏目,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林博士代为约稿.旨在为广大教师了解海峡东岸的课程改革提供方便。并期盼教师朋友进一步思考自己在课改中的位置和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期待视野”、“第二文本”与学生中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接受美学理论传入我国,对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也产生了影响,以读者为中心逐渐取代了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源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侧重强调读者在阅读之前的先在理解,"第二文本"理论更加关注文本的多义性,两个理论对教学的启发是,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能动的参与阅读,并且,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