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科技企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环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科技企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步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高科技企业的形成与成长发展特征出发,结合高科技企业影响要素的构成,分析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及构建、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结构特征、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等,引出了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环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私营企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少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主要原因在于其家族式管理的天然封闭性。实践证明家族式管理是私营企业创业初期较为实用和有效的模式,融资成本、管理成本,投资决策策果断、市场反应迅速,心理契约成本低,容易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二次创业阶段时,这一模式也逐渐显露出其弊端和局限性,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消除这一瓶颈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家族式管理方式,实施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成长既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受内部文化基因的影响.家族企业包含家族和企业两个利益导向,二者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家族化"与"弱家族化"是家族企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主要表现为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问题,家族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成长和治理模式的演进.文章探讨了家族企业的内涵、文化特征和家族企业成长的阶段,从家族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成长与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归纳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四大关键因素(创始人特征、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年限和区域因素)的基础上,收集我国2018年51家独角兽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前三个因素与独角兽企业成长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收集我国2017年的36个城市和对应独角兽企业的相关数据,用区位影响因子法对区域因素与独角兽企业成长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分析显示:①企业创始人特征(学历和兼任CEO)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②企业创新能力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企业成长时间对独角兽企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且6年左右为最佳;③城市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素质人口规模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刚性的组织生命周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具有不易被改变的刚性特征.以组织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围绕组织的设计过程、组织战略的形成过程和组织知识的演化过程,探究企业文化刚性特征的形成机理,并指出,企业文化刚性问题的实质是一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或锁定现象,其对组织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6.
家族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朗 《科研管理》2005,26(Z1):68-72
家族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融资渠道、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在企业治理结构缺陷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约家族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及其成因,提出促进家族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家族制企业特征及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玉柱  徐敏 《大众科技》2006,(5):132-134
文章阐述了我国家族制企业的界定及其五大特征,即:股权、控制权高度集中,所有权代际相传。家长集权式领导.差序式管理。复杂性治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家族刺企业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家族制企业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家族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本文认为,导致我国家族企业平均寿命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家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家族企业来说,"家文化"传统是其企业制度选择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选择,这种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温泉  张晓丽  祝雷 《大众科技》2009,(2):191-192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日益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不仅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而且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也大量存在家族制或泛家族制管理。文章通过对中小型家族治理模式的分析,以期对中国的家族式企业在管理决策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其间协同的视角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尝试性提出和界定了“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并分析探讨了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特征及其风险。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在家族企业的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不同阶段家族企业可能出现形态做出分析,并进行阶段划分,针对董事会的特点,指出经过初创与发展期的家族企业董事会可能出现的演变与突破形式,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西部民营家族企业的发展路径,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西部家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供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We have examined whether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family control in Malaysia are linked to capital spending. Using panel data from 220 listed companies in Malaysia, we showed that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apital expenditure (CAPEX). Consistent with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onitoring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relationship was driven by the presence of growth opportunities. However, we found that family control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CAPEX. Addition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is relationship was moderated by company size. While larger family firms invest less in CAPEX, smaller family firms invest more in CAPEX, indicating that the benefits of lower agency conflicts in family firms hold only for smaller firm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empirical measurements that account for 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ndogeneity of 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  相似文献   

13.
文启湘  樊秀峰 《预测》2005,24(4):7-11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分析,流通企业并购应是以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塑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性并购;基于流通产业结构、性质及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实现战略性并购应以同业横向的强强并购为主。在具体的并购策略上,批发业与零售业还有一定的区别。流通企业实现上述战略性并购目标的制约因素很多,本文着重对企业自身的制约因素:动力与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和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从成长压力视角探究异质性业绩期望差距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并比较二者关系在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的异同。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区分创新类型,企业倾向于调整探索式创新应对业绩期望差距,而非利用式创新;第二,区分业绩期望情境与状态,历史期望差距(包括顺差和落差)与探索式创新显著负相关,行业期望落差与探索式创新为倒U型关系;第三,区分企业性质,家族企业体现出短期损失厌恶和长期风险偏好的双重属性。本文从创新异质性视角拓展了既有文献对业绩期望差距如何影响创新的理解,有助于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管理者在面临不同业绩期望差距时有针对性的调整双元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5.
王松 《科研管理》2008,29(2):44-51
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获取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外部联系制度。以创新系统理论和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研究随着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工业企业创新的外部联系制度所发生的变化。对英国中部的处于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的信息/电子企业以及处于成熟期的汽车制造/工程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创新的外部联系制度的组织和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对创新的外部联系制度的依赖更大,发生联系的外部知识/信息源的种类更多样化等。同时,两类企业在联系方式、特点以及获取知识的用途等方面也具备一些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刘嘉毅  田银华 《软科学》2012,26(5):112-117
以显性、隐性契约为主线,建立起家族企业契约治理三环模型,基于不同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治理强度组合构建出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方格图,并演绎出九种契约治理模式;企业选用何种模式是对企业系统、家族系统与宏观环境系统诸多影响因素理性思辨后的"相机抉择",为此特绘制出一幅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选择的逻辑导向图。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宏观环境下,家族契约治理强度与企业成长阶段呈现倒"U"型关系;基于不同激励效果,关系契约治理强度分化为"Y"型演变路径;文化契约治理表现出二元性;组织契约与市场契约治理强度呈现单调递增性;由于隐性与显性契约各组成部分在企业成长中的力量变迁,契约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企业成长中的契约治理模式依然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杨勇  王齐晗 《软科学》2014,(11):10-14
选取19992011年PE/VC共同投资事件,构建PE/VC联合投资网络,探讨PE/VC网络特征与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PE/VC介入的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均高于没有PE/VC介入的家族企业,且PE/VC投资的金额越多,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也越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PE/VC有利于提高被投资家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富含结构洞的PE/VC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拥有较多间接联系的PE/VC对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recent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innovation-fir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product introduction on firm growth in a sample of Italian firms from 2000 to 2006. We adopted a novel approach that exploits the interpretative content of the tenure of the last product introduced (i.e., the number of years since its first introduction) as an additional variable into the explanatory scheme of firm sales growth rate. This variable aims to capture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new goods, such as their novelty and complexity. The estimated results confirmed the relevance of this model specification and helps in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 why previous studies have failed to find a statistically rob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growth. Moreover, we found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release of a new product enhances growth opportunity among multiproduct firms; second, product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growth of firms belonging to sectors with stronger commitment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ir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nhances firm growth substantially in those sectors that absorb externally originated patents.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2,51(8):104152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involves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Past research has begun to investigate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and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and sectors, and the role of new products in these processes. In this work, we focus on the firm-level process of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namely, India. First, we explore the drivers of firm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effects of diversification upon firm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rofitability and sales growth. Second, we look at the idiosyncrat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ducts, trying to identify the synergies of a product line with respect to the overall product basket of the firm – i.e. the “coherence” of its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We observe that the future performance of firms crucially depend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roducts they produce.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两阶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家族管理权强度、所有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抑制资本投入;在成果应用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促进成果应用效益;相对于所有权强度,家族管理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更强。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加强研发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