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黄全愈老师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社区,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原因是这种运动队一直坚持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教练会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小队员.记得有一年的一个赛季,第一场球打完以后,矿矿(黄全愈老师的儿子)的队赢了.教练就让家长们面对面排成两队,把手举起来,与对面的家长握手,排成一个长长的"凯旋门".孩子们一个个欢笑着从"凯旋门"下跑过去.后来,无论输赢,家长们都照搭"凯旋门".结果这支球技并不怎么样的球队,竞然一直打到了社区的决赛.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黄全愈老师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社区,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原因是这种运动队一直坚持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教练会想方设法、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小队员。记得有一年的一个赛季,第一场球打完以后,矿矿(黄全愈老师的儿子)的队赢了。教练就让家长们面对面排成两队,把手举起来,与对面的家长握手,  相似文献   

3.
黄全愈老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曾经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送孩子去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运动队是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的。某年的一个赛季,某一位教练很会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小队员们。第一场球打完后,矿矿(黄全愈老师的儿子)的队赢了。  相似文献   

4.
沈丹 《班主任之友》2022,(11):39-40
<正>傍晚六点,我又接到小誉家长的电话了,说孩子没有接到。小誉是学校女足队的成员,每天下午三点统一由外聘教练带队训练,放学也不随班级一起。“小誉爸爸,那我联系教练问一问。”“沈老师,教练电话一直不接。我发微信他们也没有回复。”家长显得有些着急,放学已经一个小时了,  相似文献   

5.
代价     
我是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我很喜欢篮球,在篮球场上,你总能看见我活跃的身影。而在不久前,我却从篮球场上消失了。我几天未上篮球场让队友们很是诧异,在她们眼中,篮球和我是合二为一的,哪里有篮球,哪里就有我面对队友们的疑惑与不安,我只能强颜欢笑,因为我无法面对对我充满期待的教练和队友们,我已经决定退出篮球队了。当我当着队员们的面向教练申请退队时,教练也诧异地望着我。我知道教练老师想知道原因,但我不等教练开口,就跑开了,只留下泪水在空中飞洒,心在滴血,其实我真的很爱篮球,真的。我之所以退队是因为他——男队中的一名队员。其…  相似文献   

6.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们在平日的忙碌之外,又多了一项任务: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名,或在课本上写下“已读三遍”“已背”等字样。为孩子检查作业成了家长的“家庭作业”。家长们怎样完成这份“作业”是大有讲究的。如何检查、指导孩子的家庭作业,以怎样的方式为孩子签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有一位家长的做法很独特,在第一次为孩子签名的时候,他就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应该负起责任。签名是老师让家长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们中学生游泳队组建起来后参加的第一场比赛。在三个小时的行车过程中,由于 48名青少年满脑子所想的就只有胜利,因此,公共汽车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气氛。但是,当我们走下公共汽车后,看到身强体壮、肌肉发达的对手们时,这种兴奋立刻变成了震惊。参赛的两队人马在游泳池的两边排成两队。“谁愿意参加 500 米自由泳比赛?”教练问。几只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包括贾斯廷·瑞斯的,“我愿意,教练!”教练低头看着这个脸上长着雀斑的少年,说:“贾斯廷,这项比赛的一程是这个游泳池的 20 倍长,而我发现,你只能游它的 8 倍长。”“噢,我能做到…  相似文献   

8.
我县坦市学区复式小学,先后实行了“交叉”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首先是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象秀溪小学二年级14个学生,原来学习成绩不太好,通过一期的“交叉”上课后,听写成绩平均达到80分。家长们对“交叉”上课也很满意,家长刘铭勳很高兴地说:“一个老师变了两个老师,我两个孩子读书,上学放学,一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师出示了一幅“大雁南飞图”,要求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学生说:“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小于号,一会儿排成一条横线。”老师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创造性,但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那句“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个句子,这位老师想了不少办法,而学生最终没有说出来,老师颇为失望。事实上,对这些一年级学生而言,说出“小于号”、“一条横线”来,并非有意创新,而说不出“人”字来,也很正常。“桃花怎么会开呢?”“因为它想看看这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10.
每年教师节,家长们都会送来礼物。面对家长的礼物,教师们都感到很“头痛”。“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礼是尊师重教的一种表现形式,适当地送点小礼物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家长们想通过金钱来“买”特殊待遇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中,朱老师因为家长委婉地提出“望老师在校多鼓励孩子”,就“心里还是觉得闷闷的,有些难受”;就“心里真是有些说不出的委屈,很想马上给家长拨一个电话,说说从我的视角看到的情况;又想给她发个信息,解释解释”;并“一下课我就和小吴说,让他拿出本子,在本子上写写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最终家长回信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朱老师也颇感满意。表面看这次家校沟通效果很不错,但我们却认为这次沟通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该书作者黄金愈先生在引言中写道:“我不是教育理论权威,我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实验,对许多教育问题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但我有不解的惶惑,有百思后的疑问,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真实的思考。我想把我的不解、疑问、经历和思考写成一本小册子,与我大洋彼岸的同胞交流!......我想把我这些年来的疑问、对比和思考,用我和我的家庭的亲历和见闻平白地叙述出来,让中国的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一道参与这个‘启疑’的思考过程。”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成引言一、创造性能不能教?二、能不能用左手…  相似文献   

13.
骄傲的小赫     
小赫是一个聪明、内向的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在幼儿园里,小赫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讲自然知识,小朋友和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博士”。渐渐地,小赫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也不愿意给小朋友们讲有趣的故事了,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平时和小朋友说话时也表现出很骄傲的样子。老师问小赫:“你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小赫高傲地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每次都得我告诉他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却很不以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小赫的老师该怎样做呢?让小赫重新回到集体中来,您有什么妙招吗?(天津杨婷婷)  相似文献   

14.
考试与人生     
若是有个老外问我,中国的孩子们哪方面本事最大,我觉得最有把握的回答是:考试,以及应付考试。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孩子在这上边花的工夫最多。中国人不比人家笨,多花了工夫,自然就多长本事。美国的孩子们把很多工夫花在打棒球上,所以打棒球我们比不过他们。但若是比赛一下数学或者物理考试,这就该咱们拿大奖了。咱们就是专干这个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都是“考试专业户”。真的,“考试专业户”,“考试人”,或者索性叫“考星”,都行。而这个话绝不是随便说说当作调侃的。孩子们有政府、社会的鼓励,有老师当教练,有家长当经纪人…  相似文献   

15.
鼓励的魔力     
美国有一位叫麦克的男孩同许多同龄人一起接受垒球训练。一天,教练叫队员排成一行,练习击球。别人都击得很好,唯独麦克总是不能击中目标。其他的孩子开始议论说:“麦克不是打垒球的料。”麦克非常懊恼,向教练提出离开垒球队的请求。教练对他说:“问题不是你不会打垒球,而是手套有问题。”随后,教练给了麦克一副新手套,并鼓励说:“戴上它,你会成为队里最优秀的队员。”果然不出教练所料,麦克后来的确成为了最优秀的队员。麦克之所以成为最优秀的队员,似乎是由于“神奇”的手套。其实,手套并没有什么魔力,真正产生魔力的是教练在给麦克一副新…  相似文献   

16.
两份评语     
学期的最后一天,我代表女儿女婿参加了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会上,老师很诚恳地要家长们多提宝贵意见。家长们自然“知趣”,都说“很好很好”。 散会了。我拿着园里发给的一本《妈妈必读》、一袋纸工玩具和一份老师写的评语,带着小外孙离开了教室。一出园门,我就打开了那份评语,只见上面留着很娟秀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鼓励孩子自己去挣钱——擦一双皮鞋5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美国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许多儿童通过修剪草皮或照看小孩等工作挣钱,不仅有了劳动的体验,而且对金钱的价值也理解得更深了一些。中国并不缺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意义绝不逊色于美国的“要花钱自己挣”。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却缺乏美国家长们的勇气去实施这些口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的亿万富翁,钱固然很  相似文献   

18.
郑苑飞 《教育导刊》2004,(3):119-120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 will you do to be a good 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 study harder and do more housework.”“I′ll not make my parents 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经常迟到,喜欢调皮捣蛋,但英语基础不错的男孩会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念一首什么样的诗呢?难道他想给我出“洋相”?  相似文献   

19.
有次参加了一个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画活动。这是一个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设计了一份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进行记录。在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一位外婆看着表格,很疑惑:“这么点小孩.他们会反思吗?”  相似文献   

20.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willyoudotobeagood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studyharderanddomorehousework.”“I'llnotmakemyparents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