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尽管人类历史上的文学书写历来都是由男性进行启蒙的,但是在"文革"时期的《海港》、《龙江颂》、《杜鹃山》三部"样板戏"中,女性却第一次获得了对男性启蒙的神圣权利。不过,这场以女性为主导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却隐含着政党权力话语规训的内容。经过权力话语的训诫,集体理念战胜了个人情感,由女性代表党对大众所进行的思想启蒙运动,终以女性自我情感被淹没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针对"什么是启蒙"这个问题本身发问,通过重返历史的方式,指出"启蒙"字面涵义下所隐藏的人与神关于"光明—真理"的权力斗争,并以此揭示"启蒙"始于权力斗争、终于极权主义的悲剧宿命。与此同时,介绍一种未成为历史主流的"启蒙"样式,即康德和密尔建立在谦卑和调和基础上的"启蒙",并对此种类型的"启蒙"前景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的"五四"启蒙文学有着自身的独特的知识谱系和话语类型,对"五四"启蒙文学的知识谱系和话语类型进行探寻,提纯出"五四"启蒙文学从"人"的觉醒与确立到"人性"的审美实践再到"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的三种话语类型和发展逻辑线索,为更加历史、客观的评价"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提供了"体系内部"的批评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新发现的赵清阁两篇同题异文之作《友情》,考察1940年代后期赵清阁"友情"观念形成及其嬗变,借镜于作家的情感、人生与创作经历,进一步指出作家的自我表述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内在张力,希望能对理解现代中国作家人与文的幸与不幸,以及研究现代知识分子的"私人生活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以《后悔录》、《启蒙时代》、《河岸》、《古炉》等十五部作品为考察对象,将近五年来长篇小说中的"文革"书写置于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年的"文革"书写这一"宏观"语境中,从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角度切入,来把握当代作家进行"文革"书写时的主体精神,进而反思其中传达出的某些不良的价值立场与文化意识,希望借此对当代文学如何更好地处理"文革"这一历史对象做出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哲学的路径里,"启蒙"似乎仅仅特指中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潮"。然而,如果打破这种特定的"启蒙"话语而拓展启蒙的视野,回溯柏拉图的"洞喻"和"线喻"并进行认真探究,则这两个比喻所相互映现的正是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那么,在柏拉图的视阈里,为何启蒙?如何可能启蒙?启蒙具有何种特性?启蒙之人性究竟发生何种变化?以上诸类问题,都需要进行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归来"作家在新时期之初的人道主义立场和历史反思态度促进了当时启蒙思潮的生成和发展,促进了新时期之初"人的觉醒"。但他们的精神立场和创作也表现出内在的矛盾和困惑,在作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和话语认同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归来"作家的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合法"身份的"老干部"形象,许多作品不断表述着"忠诚"的主题,这与"归来"群体的批判姿态和启蒙立场形成了矛盾。这些矛盾表明了新时期之初文学创作仍然受到意识形态合法性要求的强势钳制,也暴露出"归来"群体思想立场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教育思维是关于"教育"的观念综合体,是对教育实践的观念化概括和升华。教育启蒙思维是在教育的"启蒙"意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启蒙"为精神向度、实践目的论和方法论支撑的观念形态,其实践指向即是"使人成为人"的启蒙教化,体现着超越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在当代,推动教育启蒙思维的实践转化,需要坚持"人的启蒙"的使命,使其突破"奴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束缚,并积极转向"人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发展"。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很好地抓住教改的实质,而是仅仅关注课堂教学是组织形式,因而出现了诸如"刻意展示自我"、"表演痕迹严重"、"过分依赖课件"、"评价方式庸俗"等现象。作为一名承担英语启蒙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唯有洗净铅华,坚守本真——关注学生情感,追求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长之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著名的京派文艺批评家,他对于胡适曾经提出的"‘五四’乃是一个文艺复兴"的观点作出反思,认为"五四"是启蒙而非"文艺复兴"。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一种从语言层面体验作家生命情感的文艺批评方法,并积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去发掘"完人"人格和充溢着旺盛生命力的审美资源,以此来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  相似文献   

11.
《流年》是魏微最重要的女性成长书写。作者在宁静的怀旧中表达对日常生活的真切感受,文革岁月中的童年是一种暖伤,构成了小说的"精神特质"。通过《流年》,魏微打通了现代文学与当代写作之间的壁垒,沿袭了文学史上有关诗意抒情和日常生活写作的传统,同时能娴熟地驾驭现代主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2.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著名的京派文艺批评家,他对于胡适曾经提出的“‘五四’乃是一个文艺复兴”的观点作出反思,认为“五四”是启蒙而非“文艺复兴”。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一种从语言层面体验作家生命情感的文艺批评方法,并积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去发掘“完人”人格和充溢着旺盛生命力的审美资源,以此来弥补“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造成的“生命力”匮乏的裂痕。  相似文献   

13.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群,自觉地肩负起改革国民劣根性的历史使命。他们将国民劣根性的诸般表现,用现代乡土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加以刻画和展示,以期敲响民族危亡的警钟,找到疗救的途径,这种启蒙主义文学传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本雅明抛开传统史学所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研究,从事微观的"拱廊计划"及日常生活研究,显示出本雅明研究视野的独特魅力。他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蒙太奇"等手法重现现代城市生活的本原,形成一种理解日常生活的诗学。本雅明在历史的"废弃物"和"垃圾"中表达一种日常生活理念及其现代性的批判,在传统历史经验贫困的现实生活中表达审美经验的现代性转变,凸显出其理论的诗学价值和意义。本雅明的日常生活诗学为当代研究日常生活理论及城市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理论视野,并引发了人们对当代文艺审美空间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古华1980年完成的《芙蓉镇》是一部借鉴并发扬民族传统与文学传统的优秀长篇小说。民族习惯、民俗生活、民族人物性格的书写与突破成为作品的一个显要特色;对现代文学传统的借鉴,集中外叙事文学的写作传统于内,完成了“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的变迁”的写作初衷。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家与道家便是其中的两大重要派别,二者既对立又互补。具体而言,儒道互补表现为源头上的男女互补、出世与入世的协调和审美意识的相互补充。这种互补有着一定的根基和缘由:孕育于先秦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殊的哲学基础之中,以"道"为共同纽带,均崇尚和谐美。可以说,先秦儒道的文艺思想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对后世具有较大的启示:对国家治理而言,应当注意调节"秩序"与"自由",以达平衡;对文学创作而言,应将"为人生"与"为艺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陈晓明提出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有"中国立场"的说法细究起来是可疑的,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学的独特性,不能抹煞了更大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视角和文学尺度。历史合理性并不等于文学合理性。当代汉语写作有其独特性,但不能因此而拒绝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所已确立和达到的水准与高度,过分强调其不可比性和不可通约性实际上是一种心虚和逃避。"中国立场"的提法会将单纯的文学评价问题复杂化,带上不必要的政治及民族的情感色彩,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多些"文学立场",而少些混杂不清的"中国立场",显然将有益而无害。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的"语言论"作为其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弥补、沟通了克罗齐直觉美学观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美学体系。在大量接受克罗齐"直觉即表现"的主观内在式思维,建立美感经验的独立性之后,在"艺术传达"这一问题上涉及到从"主体论"到艺术"本体论"以及其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这些都促使朱光潜面对中国传统诗歌资源的时候从"点悟式""体验式"的主体心灵鉴赏角度转向对诗歌本身语言形式上的"内在"分析。在重视语言对诗歌重要的作用同时,他提出了语言——思想——情感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关系。中国诗学本身即具有汉语的诗性传统,而朱光潜将其与瑞恰兹的文学语言理论进行相互生发、相互变奏,最终不仅使得现代美学在学科化进程的同时加强对审美经验的阐释力度,更是为现代美学的发展塑造了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霜叶红似二月花》继承“五四”思想革命的思想传统和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 ,从思想文化的高度 ,通过对历史题材的精心选择、对家庭生活的重点描写 ,对历史转型期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表现出作者对反封建思想革命重要性的体认 ,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深刻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