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安徽非遗望江挑花为研究对象,提取望江挑花的针法、图案、规律等特征要素,探索望江挑花在现代数字化交互中的传播路径,为非遗的传播提供新方式。通过探索望江挑花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明确现阶段非遗文化传播的诉求以及望江挑花交互模式呈现的优势,依据交互设计路线对望江挑花的特征要素进行分析,找寻“技艺”与“技术”间的转化模式,最终构建挑花在交互设计中的实现路径与方法。保留望江挑花图案与针法的特征属性,结合线上传播的方式方法,完成望江挑花交互设计功能模块的建立与系统构架的搭建。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交互设计的融合,促进传统非遗技艺适应现代化生活,实现非遗技艺可视化互动,扩大非遗技艺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羌族民间艺术是随着羌族社会不断发展而继承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传统工艺美术——挑花刺绣,是独具羌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而“云云鞋”又是羌族挑绣绣品中极具艺术价值的一部分,其上绣的纹样色彩风格独具。文章试从羌族艺术与羌民族历史沿革、信仰崇拜、民间风物神话传说等密切关系,对羌绣“云云鞋”的纹样色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剁绣     
王颖 《教育导刊》2007,(6):46-46
一、背景介绍剁绣是中国民间刺绣的一种技法,在七、八十年代盛传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但如今,传统的剁绣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二、材料介绍剁绣绣花针:取医用针头一枚,在针尖处钻一针孔即可(如图1);棉布,绣花线,绣花撑。  相似文献   

4.
女儿制造     
明天是老爸的生日。至于生日礼物嘛,嘘,千万别露了底!老爸大名“王新伟”,我一面绣上“新”字,一面绣上“伟”字,两面连起来,里面塞满棉花,一个小小的绣包不就大功告成了吗?把它送给老爸,让他把绣包串在钥匙链上,这样,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女儿的这片心意。怎么样?绝妙创意吧!说干就干。学校小卖部里就有一袋袋十字绣的材料包卖。我挑了一袋,仔细看了看说明书。十字绣最基本的是连续针法,只要在十字网格布上,按照笔画,一格一格来回穿线就行。我兴冲冲地摆开了架势,穿线、打结、穿格子。谁知刚穿了一格,这线头就跟我对着干上了,故意拧成了一…  相似文献   

5.
单洪根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F0003-F0003
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乡展溜村一带的锡绣苗族服饰堪称世界民族服饰中的一绝。它以藏青色家织棉衣为载体,先用棉线在布上按独有的图案穿线挑花,然后用锡片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丝线在图案空隙中绣制花朵,成就一张张服饰的绣片,作为服饰的饰件。银白色的锡片绣缀在藏青色的布面上,对比强烈,色彩分明,藏青沉稳,银白跳跃,最富视觉冲击,是具有特殊审美意象的苗族装饰。  相似文献   

6.
范素萍,山西和顺县人,出生于刺绣世家,从记事起,就跟着长辈学绣鞋垫,曾有多件作品在国内获奖,因而她也成为“晋绣”(牵绣)代表人物。“和喈中国”呈圆形,直径90厘米。底布是粗棉布,五层叠加,用浆糊黏合(因底布硬,所以晋绣又叫“硬绣”)。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9,(1):F0003-F0003
贵州省剑河县南寨乡展溜村一带的锡绣苗族服饰堪称世界民族服饰中的一绝。它以藏青色家织棉衣为载体,先用棉线在布上按独有的图案穿线挑花,然后用锡片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丝线在图案空隙中绣制花朵,成就一张张服饰的绣片,作为服饰的饰件。银白色的锡片绣缀在藏青色的布面上,对比强烈,色彩分明,藏青沉稳,银白跳跃,最富视觉冲击,是具有特殊审美意象的苗族装饰。  相似文献   

8.
杜崇斌 《高中生》2009,(19):49-49
8岁那年,我成了一名小学生,挎着自家缝制的绣花书包,迈进了小学的大门。说起我的绣花书包,现在的孩子可能怎么都想象不出它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它就是在自家织出来的白粗布上绣上花,再裁剪、缝纫,做成一个很简单的单肩挎包。  相似文献   

9.
望江挑花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望江挑花是皖江地区挑花刺绣工艺中的佼佼者,在表现形式上有四个特点:一是应用范围广泛;二是材料普遍、工具简单;三是针法严密多变;四是图案题材内容、组织形式丰富,造型情趣盎然、色彩单纯朴素。  相似文献   

10.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挑制工艺,它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堪称民间艺术的奇葩。黄梅挑花纹饰繁富,色彩绚丽,风格浪漫抽象具有浓郁的楚域风格。黄梅挑花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研究其中的楚文化意蕴对我们传承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藏画“唐嘎”是我国少数民族绘画艺术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 “唐嘎”汉语称卷轴画,多是在布上绘制而成,并用各色绸缎镶边,也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工艺品。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用白银或铜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点一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杨晓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2):128-129
土族的刺绣被誉为祖国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堪称一绝.土族刺绣做工精细,图案颜色丰富多彩,每一针都可见功底,每一线都可出效果.土族民间刺绣种类比较多,在彩线的运用及颜色的搭配上,都具有着鲜明的民族及地方特色.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在色彩、针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常用的针法有三种:平针、掺针、插针.不同针法又延伸出独特的拉绣、堆绣、挂绣、盘绣.盘绣是先将数根丝线搓成细绳,再用绳线盘绣出图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多用于大腰带、钱搭.作为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了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绣花的乐趣     
绣花是一种细活,不一定人人都会,但是只要你细心认真地学,也许你就会绣出别出心裁的得意之作。我有绣花的乐趣,是妈妈培养的。小时候经常看见妈妈手里拿着针、线、白布和绷架,先在布上画上美丽的图案,然后把线穿过针孔(五颜六色的线都可以,只要恰当),在线的末尾打一个活结,就在  相似文献   

14.
陈克琴 《物理教师》2009,30(7):32-33
所谓微元法,就是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从对其极小部分(微元)的分析入手,达到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法.其实,微元法的思想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剪纸时用一把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剪下去,剪出优美曲折的轮廓.绣花时用细线在衣服上一针一针绣出美丽的红花绿叶.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刺绣     
刺绣是母亲十六岁开设的一门功课,督导是我的姥姥。我的地主姥爷对这一学科也给予了必要的重视。他坚定地阻挡在我母亲上中学的道路上,其目的就是让女儿回到家里,将那还空白的白布绣满花朵、蝴蝶或飞鸟。每个女孩都坐在家里绣花。被阻挡了去路的母亲坐在了木格子套窗下,白而纤细的手指捏起了一根细长闪亮的绣针,她想都没想就绣了一朵花。在这里,母亲的思维不见一丝活气,“绣”这个词一定得对应着“花”吗?在这里,母亲没有想到要另辟蹊径绣它一个衣衫褴褛的乞儿,或是一个裸露着一个肩半个胸的在石板街上奔跑的女人,她没加思索就踏上了一条宽…  相似文献   

16.
马思丹  姚素兰 《辅导员》2011,(23):35-35
我们经常玩游戏.但最喜欢玩的是打跑城,它虽然让你大汗淋漓,却又能令你快意十足! 打跑城需要一个沙包.沙包是一个由边长大约六厘米左右的棉布制作的.里边装满沙子。游戏规则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7.
“正则绣”这个刺绣品种,三十年代初产生于丹阳私立正则女子职业学校,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旧教育部为了发展这门“针画”艺术,于一九四一年六月批准成立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设三年制和五年制绘绣专修科,招收有绘画基础的高初中毕业生入学;并授予创始人杨守玉先生以副教授的职称,由她担任科主任。一九四七年春,杨守玉先生因病离校回常州家中休养,“正则绣”教学工作由我担任,直到一九五一年底正则艺专改为江苏省艺术师范学校,绘绣专修科停办。“正则绣”名为绣,实为画。它是以针线为工具在布面上作画的一门针画艺术。因为它是用乱针绣法刺成的,看上去绣面上线条交叉重叠显得很乱,人们叫它乱针绣以区别于传统的比针绣。针画是“正则绣”的实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散发着浓厚的彝族文化生活气息。“诺苏”是彝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分支,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大小凉山。诺苏姑娘的服饰艳丽古朴,非常独特。她们上身穿右衽大襟衣,下身穿着摆动的百褶裙。上衣常用挑、绣、镶等多种手艺技法制成羊角形、漩涡纹等传统图案,而百褶裙也由多层鲜艳的色布拼接而成。裙的上半部分随身,  相似文献   

19.
刺绣,俗称“绣花”,在我国古代的文字记载上也叫“针凿”或“女红”,是用彩色的丝绒、棉线,在绸缎,布帛等材料上凭着针的穿刺运动,完成的各种纹样、图案或文字。刺绣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蚕丝的国家。据传说:轩辕皇帝的臣子伯余使用麻缕作衣,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丝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产生,便带来了以后刺绣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祭拜天地时穿的礼服上就绣有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花纹,故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雅典文化和与其相媲美的楚文化,都是在遥远的古代,同时达到了人类艺术发展历史的顶峰的伟大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不同的是,楚文化及其艺术血脉千百年来一直在楚地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尚能在楚地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寻找出它们的踪影。楚地挑花刺绣,就是这样的十分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在造型和审美上与楚艺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楚艺术品中的漆器出发,寻找其与枝江挑花艺术的联系,以加深对枝江挑花这一民间艺术的历史源流和价值的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