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和着多媒体视频上黄河澎湃的景象,深沉浑厚的民族精神令身处课堂的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高诵起了诗歌《黄河颂》。这是上海学科“两纲”实施推进周活动中闸北区实验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严隽琪以及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的领导走进课堂,饶有兴致地旁听了整堂课。9月29日,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联合举办了“上海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月——学科‘两纲’实施推进周”活动,这是自今年3月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颁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对“两纲”在各学科中实施成效的检阅。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中,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方法。为此,我在数学课堂上,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使课堂教学朝着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发展。具体内容是:在学生自学课本,  相似文献   

3.
古诗“译”画是我校近二年来实施拓展型课程开展“学古诗、画古诗”活动中总结出的新方法。课堂内,我们尝试着诗画结合,美术和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课堂外,我们给学生创设拓展的空间和探索实践的平台。这种方法既帮助了学生理解诗中含义、作者的情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首诗启发我们,发挥教育功能,不局限于说教、训导,而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刻地认识事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走进了还原教学本真,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它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抓手,"让课堂回归自然和生命",使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5.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得好:“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是让每一个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教育中通往人生的幸福圆满.复旦大学中文系申小龙教授指出:“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工具性,而是人文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语言教育才会充分尊重语感,充分尊重语义,充分尊重语境,充分尊重表达功能.”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忽视了这一点,总是采取庖丁解牛式的讲课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简化成了只有“听”和“记”的活动,孤立地进行要求学生积累和掌握字词句的技术训练,使优美生动感人的课本“体无完肤”,忽略了语文文本中闪耀的生命之光.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精神进一步得到贯彻,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这种课堂模式给学生所带来的思想禁锢,也在积极寻求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可以突破语文教育“技能训练”的狭窄视野,从而焕发语文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非典”考验了整个中华民族,也考验了我们的德育实践。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6项教育、8项活动,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项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1.民族精神教育。利用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发生的感人事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2.科学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人类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强大武器,严防封建迷信思想进入校园。3.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教育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遵守公德,提高防病意识,搞好个人卫生。4.心理健康教育。用“非典”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8.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礼貌行为训练 近年来,面对中专生源的变化,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针对青年学生的新特点,编织德育“互联网”,构筑品行“防火墙”。通过教学、学管两条线,多样式、多渠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宣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思想进步、身心健康的课堂和课余活动,寓教于乐,施教于行,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起到实效,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9.
课堂文化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进行某种“文化活动”,体验某些“文化适应”,感受某种“文化熏陶”。数学教育也是文化教育,它必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情意世界”、“价值世界”,注重课堂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文化,让数学课堂充盈文化精神,显示文化特质,发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及时的举措,是将上海市“二期课改”引向深入的重要契机。同时,两个《纲要》的丰富内涵,与我校正在实施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实验与改革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是我们铸造“精品教育”的重要机遇。不妨通过教育案例来回顾和反思我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黄秀婉 《陕西教育》2005,(11):20-2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呢?一、“魂”——生命化评价现代学校教育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拘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怀生命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根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称“两纲”)的要求,我们挖掘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基础性、普遍性、系统性统一推进,坚持开展拓展性、研究性学习,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3.
昌邑小学以“文博教育”为载体,使民族精神教育渗透进了课堂和学校活动,进而形成了德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1 “引发—活动—改组”教学活动的理论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 ,它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从广义知识的分类来说有三个方面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因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 ,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我们可以通过“引发—活动—改组”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改组认知结构 ,并解决现实的问题。“引发”指引发学生思维 ,充分调动智慧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尊敬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尊敬每一分钟生命的发展。而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生命实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努力打造“生态课堂”,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人整体生命投人的学习生态环境,调动师生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谢红桃 《考试周刊》2011,(86):223-223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专家对“生命意识”的论述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19.
缪云芳 《四川教育》2004,(12):31-31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从以“知识为中心”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本原上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所在.教育应该关注鲜活的、整体的“人”本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是他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能否在课堂生活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完整、和谐、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前,“培育民族精神,高扬生命风帆”——杨浦区主题教育(班会课)推进会在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举行。各中学分管德育领导和政教主任共150人左右参加。上体附中进行“全员德育”活动展示,“全员德育”活动展示分为升旗仪式和校操两部分。嘹亮的国歌声、校歌声;整齐划一的校操;“教师之星”、“学生之星”、“班级之星”的评选等活动无不凸现了“全员德育”的全员性、主体性和实效性。本次一共有14堂主题教育(班会课)进行展示,其中包括了荣获2006年杨浦区“师惠杯”中学主题教育(班会课)展评一等奖的昆明学校、辽阳中学的主题教育,杨浦高级中学、杨浦职校、交大附中、育鹰学校的主题班会课,以及上体附中的8堂特色主题教育(班会课)。展示以多样活泼的形式,鲜明深刻的主题,生动地展现了“培育民族精神,高扬生命风帆”的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