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项链》久负盛名,特别是那余味无穷的结尾,尤为人们所称誉。其实,这篇小说的隽永风格,蕴藉全篇,仅仅是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中的一个“也”字,就已显露出其笔意。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细心的读者不由会想到:写她的美丽,为什么要加一“也”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美丽动人往往是姑娘们成为阔太太的资本。她“也”美丽动人,那么,她的资本将会给她带来了什么?她若不美又将如何?……可以说,小说正是从这个“也”字作开去的。 “也”字第一妙处:洞察幽微,活画出“这一个”的心理、性格。  相似文献   

2.
(一)《项链》开头写道:“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句中嵌一“也”字,似乎有点突兀,殊不知这正是作家匠心独运之处。“也”原是并列连词,往往用来关联同类的人、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的《项链》开篇写道:“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初看令人费解,哪有劈面就用“也”字的?“也”是一个频度副词,前有相同对应物才能使用。而本句是起句,前面并不存在对应物。其实,这正是作匠心  相似文献   

4.
一、开头的"也是"《项链》开头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初看起来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文才能用"也是"。那么这"也是"如何理解呢?其一,这"也是"背后有这样的潜台词: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本来就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她跟当时上流社会的任何一个漂亮女子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还远远超过她们。但"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她没有陪嫁的资产"而  相似文献   

5.
小说《项链》开头有一句这样的话:“她(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这里并没有其他人,突兀地着一“也”字,很值得玩味。其一,强调玛蒂尔德的美,在全篇中有重要地位。把美貌当成资本,正是以美色为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玛蒂尔德天生丽质,具备了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便梦想着过“高雅和奢侈”的生活。但由于命运的差错,客观现实的冷酷与主观梦想的奢望形成较大的反差。正是爱慕虚荣的狂热心理,导致了她舞会的一时欢乐换来十年辛酸生活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阅读《项链》时,往往会将关注的目光滞留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对她怀着一份“哀其不幸,怒其虚荣”的复杂感情,却常常忽视了生活在她身边的与之同命运、共呼吸的丈夫——路瓦栽先生。课文第1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请注意“也是”、“好像”表明了作者独特的关注视角。为什么是“也是”?因为她处在“美丽动人”的那一群之外,或是人们在关注“美丽动人”的那类时没有注意到她。“好像”为上帝的责任心打了马虎眼,但玛蒂尔德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她是小职员出身。至于这是否是命运的…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的著名短篇《项链》是这样开头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初看起来,叫人感到突兀,因为叙述者在开篇第一句就用了一个“也”字。一般说来,频度副词“也”字的使用是以某个对应物的先行出现为前提的,如“你去图书馆,我也去。”《项链》则在失去对应物的情况下,反常地使用  相似文献   

8.
精巧的开头。“文似看山不喜平”,特别是短篇小说,如果一览无余,平平淡淡,那必然索然寡味。翻开《项链》,读者的心一下子便被抓住。小说开头就用连词“也是”,自然引起读者注意。初看起来这个“也是”的确令人费解:“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文才能用“也是”,那么,路瓦栽夫人原先和谁一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呢?”这势必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 精巧的铺垫。关于假项链的三处伏笔,作者也进行了精巧的安排。路瓦栽夫人在一个青…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动静相生,摇曳多姿,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不愧是散文里的精品。但笔者认为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有的地方经不住推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的意思是“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这一句有力地表现了三峡山高天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有一篇微型小说叫《绿衣大使》,说的是一位年轻的女邮递员在送信时发现,有个叫周纯的“大眼睛姑娘”,这几天总在焦灼地等待着男友的信件,而且眼中“满盈泪水”。过去,隔不了几天,她便给大眼睛姑娘送上一封厚厚的信,信封上总是工整而薄洒地写着“周纯余启”,可后来,信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近两个月;信地竟绝了迹。今天.她给用纯带去的,竟是一封薄薄的、信封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周纯亲启”的信。她清楚地记得,自从那些来信的落款从“xx工厂”换为“Xx研究所”之后,周纯就没有笑过。于是她直觉地感到,那个男子是个“现代陈…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中小学诗词教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多是抱定“先释字词再释句,最后一项是主题”的模式不放,此种“译诗”教学听得多了,不免有些担心:1.作诗,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一句一句积成诗,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先有句才有字。‘先释字词再释句”,无异于对古诗的肢解,“这字好,这句子好……”如此学生最多了解了些作诗的技巧,但永远读不到诗的最高境界,一首诗就减了价值;2.诗有“情感和语言的浓缩”之说,把“大漠孤烟直”翻译成“广大的沙漠上一缕孤烟直冲云霄’没错,但诗  相似文献   

12.
《陌上桑》是东汉时的一首乐府民歌,其中“罗敷善蚕桑”一句,乍一看,它交待了罗敷的身份、兴趣、爱好和特长,但读完全文细一品,这是全文的伏笔。它不但暗示了主人公的思想品质,还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影射了事件的结局。一、“罗敷善蚕桑”这一伏笔暗示了主人公的品质高尚和心灵美好。“蚕桑”一词告诉了我们罗敷的身份——劳动妇女。这就决定了她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地位及阶级情感。一个”善“字不但告诉我们罗敷聪慧能干,热爱生活;靠劳动养活自己,以劳动为乐。不贪图过那种不劳而获、锦衣玉食的剥削生活。她也明白:自己与“使君”属于两个…  相似文献   

13.
《师说》这篇课文中的第二段是全文的主要论证部分。讲清这一段文义就能使学生理解韩愈阐述的“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中心论点。构成这个段落的三个对比句及作者在每个对比句后所发表的议论是讲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取串讲方式,分析这三个对比句在论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简单论述对比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有重点地讲解疑难字、词、句,力求把课文分析与字、词、句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讲解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似重点在一“风雪”上,但仔细思索全文,贯穿全文的却是一个“火”字。以一“火”贯通全文的教学,能收到“牵一‘火’而动全篇”的好效果。一、小说情节:“火”张“火”弛抓住林教头怒“喝”杀贼主要是为了泄心头的怒“火”,全文情节就可理如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散文的地位和影响,实不下于他的诗歌。其散文《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多字的本文和四十多字的赞语。但就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竟出现了九个“不”字。这九个“不”字,堪称全文之眼目,言简意赅的刻画了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隐士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一个长辫子的时髦姑娘挤上公共汽车,就觉得自己的长辫子被后边的人拽住了,她使劲拉了拉,拉不动,感觉被后边的人拽着,于是猛地转身,给了后边那人一记耳光一天!那居然是个穿着军装的小战士!但小战士没吭声,只是红着脸笑笑,于是长辫子更气,骂了句“流氓”,挥手又给了小战士一个耳光,小战士 仍然没生气,只是红着脸指了指车门——原来,姑娘的长辫子是被车门夹住的,姑娘的脸突然间红了,可一时语塞,偏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战士只是看了看她,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谅解,而且,仿佛是为了不让姑娘难堪,车刚在下一站停…  相似文献   

17.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赵后乐朱自清先生的《绿》全文共41句,1000多字,仅用“了”字煞尾的就有18句,但读之不觉累赘、俗气。在朱先生笔下,“了”字或联情,或缀景,或叶韵,使文章更加脍炙人口。一、联情朱先生曾两次游仙岩。一次春天...  相似文献   

18.
我惊叹于“一分钟小站”那停车的一分钟:下车的农妇在一分钟内可肩扛手提,穿过拥挤不堪的车厢,将她的箩筐、扁担及孩子顺顺当当地带下车;上车的小贩可越过水泄不通的车门,将堆得小山般的货物稳稳当当地装上车:而那站台上沿车窗叫卖的小女孩,也能在这短短的一分钟内卖完她篮中的煮鸡蛋和玉米棒。这是何等高效率、大容量的一分钟呀! 我惊叹于“微型小说”(也叫“一分钟小说”)的一分钟:它只是有一分钟的版面。于是它惜墨如金,删去所有“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只留下结结实实的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标点。一分钟小站和一分钟小说的景观唤起我对提高课堂教学中每一分钟质量的感悟与思索。  相似文献   

19.
这故事发生在非洲的一个村落,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年轻姑娘。她美丽动人,十分可爱。 可美中不足的是这姑娘有个毛病:打出生以来,从未张口讲过一句话。为此,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20.
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册子上给王熙凤的判词有“一从二令三人木”之句,脂本此处还有“拆字法”三字批语.怎样破译?说者各异,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笔者不想旁征博引,太掉书袋,因为那不一定是实事求是作学问的方法.最好还是从雪芹那里找一些方法吧.先看一下,判词第一句“凡鸟偏从末世来”,不用引经据典,稍有文字知识者一看就能知道,“凡鸟”两字就是王熙凤的那个“凤”字(繁体)拆开而成的.这已是大家公认的.那么,我们对第三句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也用同样简明的方法来解一下.“从”字的繁体写法是光写二个双立人(彳),不管是立房卧,反正双就是两个;这就先有两个人了.再在右边的上半边,横着并排字上两个“人”字,这又是两个人了.然后在这两个“人”字的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