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豪 《考试周刊》2012,(72):124-125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要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让学生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就要让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探究适宜新时代而又能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位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3.
刘忠 《成才之路》2012,(31):17-I00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不如说,“兴趣”这个词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它是很多人做事的原动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有没有兴趣影响了学生后面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于能不能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得学生们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样就能保证教学质量。面对现实,本人在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关键。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作好课堂设计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觉悟、自觉行为的一把金钥匙。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菊香 《教育革新》2010,(10):43-43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内容原则抽象,趣味性少,学生总觉得枯燥难学。所以有相当多的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为此,实施主体性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记得我刚教书时,老教师便给我介绍思想品德课的授课过程:导入→学习新课→明白事理→深化观点→导行。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导行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讲一套,行为又是另一套,则说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只停留在道德认知上。如何让学生在获得道德认知的同时产生良好的道德愿望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呢?一、跳出书本,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为  相似文献   

8.
很多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说教课,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高桂芳 《课外阅读》2011,(9):233-233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因其理论性较强,在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最没意思,枯燥无味。因此,如何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就成了本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修订后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能否在课堂上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把以往教师主动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转变为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进而演化为学生通过自身思想的升华,积极主动、自觉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以及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实际中采用了“感知→明理→激情→导行”四个环节的教学结构,简称“四环节”教学法。基本内容如下: 1.初步感知,引人入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伊始必须引人入胜。常用方法有:①联系实际,从谈话入手。如《真正的朋友》,开头可这样设计:“我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已进入初中课堂。尽管近年来对教法进行不断改进,但课堂教学始终摆脱不了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学生难免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愿学。要端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愉快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我要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材内容抽象,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因…  相似文献   

15.
曹珊 《班主任》2002,(1):48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经在学生中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做过调查。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喜欢训人、讨厌学生、不公正,不笑等等。其中“不笑”这一条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世界上恐怕不存在从来不笑的人,也不存在从来不笑的老师。但是,在学生印象中,也许确实有从来没有笑过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而且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了源头之水,有了活力之源,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徘徊在以升学为目的应试教学模式上,上课教知识点,复习背考点,考试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学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的教师发出了“思想品德课没法上了”的慨叹。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法达到“三维”教学目标。那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外,必须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杨雪莲 《考试周刊》2010,(14):169-16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些不利教学的局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与交流     
<正> 学校领导、教职工同志们: 我担任的几个班的《中国革命史》教学,在去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中,都排在各学科之首,尽管有很大的水份,但的确说明了:这门课的教学是受学生欢迎的。这些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失败论”、“空想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影响,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下称“两课”)的教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非常注重导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