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资产阶级上升期和没落期的各种思潮也涌到中国来了。当时的文艺家无一不受其影响,而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如何,则因人而异。那时的许多文艺家的思想,的确处在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中,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是如此,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也是如此。郭沫若当时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有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同时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而且由于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在一段时间里,泛神论对他的思想和创作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文学特色极其鲜明,他追求人物,情节的浪漫,并在作品中融入诗歌,他创作风格的形成不但与自身的写作风格,五四的时代精神有关,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吸收借鉴中外文学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他的历史剧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因此,要深刻理解其创作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剧的文化底蕴。从中了解到我国上个世纪的爱国情、民本心、英雄气。  相似文献   

3.
泛神论在17至19世纪西方哲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文学和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诗歌领域也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泛神论观念的诗人,华兹华斯与郭沫若诗歌的泛神论思想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三叶集》大部分篇幅是郭沫若矛盾痛苦心灵的忏悔。其天性放荡不羁,但传统和良知又使它不能尽情迸发。他充满自卑又不能泯灭自负,这成为它接受泛神论的心理基础。一方面浓重的忏悔意识使他企慕完美人格,另一方面其伦理意识仍然屈从自由天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赞扬过16世纪以斯宾诺莎为代表的泛神论从开始“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论者都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使哲学“不再是神学的婢女”①,充分显示出它的唯物主义特征。诗人郭沫若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与他的著作接近了,系统地读了他的《伦理学》,《论神学与政治》,《理智之世界改造》等书,接受了斯氏的泛神论思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引发生态批评,呼唤全社会参与的生态关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从不同角度批判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地球万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一超前的生态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9):19-2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瑰丽绚烂的色彩,把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现代第一诗人”——这是诗人闻一多对于诗人郭沫若的称道和评价。(见《闻一多全集》,庚集七十四页)这原是闻一多先生就郭沫若同志的早期诗作说的;但终其一生来看,郭沫若同志也正是中国现代第一诗人。郭沫若同志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贞不渝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的创造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而且终生是杰出的诗人。正如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富价值的课题是揭示“球形天才”的创造之谜。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突破了前人在“泛神论”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认为“泛神论”是一种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运思方式的生长点,并从创造学的角度分析了郭沫若的创造性特征,以期为郭沫若研究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11.
张尚信 《考试周刊》2011,(52):31-33
郭沫若和华兹华斯是中英两国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华兹华斯重视个人情感与人类共同情感息息相通,不追求奇特的想象和夸饰,不让放纵的感情扼杀真和美,认为浪漫主义诗学在过分强调个人情感方面可能引起歧义,而郭沫若则追求狂放的自我扩张,表现出一个个性极端膨胀的无所不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对郭沫若与泰戈尔二人抒情诗中所表现出的泛种论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表达特点,并概括了其异同。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女神》像一声春雷,掀开了中国诗歌划时代的一页。他强调诗是激情、灵感和心灵感受的直接抒写,而不是“做”出来的。郭沫若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学家,除诗歌创作外,还有剧作、小说、散文等。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富价值的课题是揭示“球形天才”的创造之谜。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突破了前人的“泛神论”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认为“泛神论”是一种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运思方式的生长点,并从创造学的角度分析了郭沫若的创造性特征,以期为郭沫若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中文自修》2006,(6):F0002-F0002
拜伦(1788-1824),19世纪初叶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为鲁迅先生大力推崇的“摩罗诗人”的代表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泛神论”,十六、六世纪产生于西方,是一种认为万物皆神的哲学思想。新文化的伟大旗手郭沫若早期创作中颇受“泛神论”影响。对如何评价“泛神论”在郭沫若早期思想中的作用与地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女神’其实就是泛神论的化身”。(按栖:《论郭沫若的诗》)第二种观点认为:“泛神论”只是影响郭沫若早期思想和创作的“一种因素”,它在思想上不占主要地位,而是处在不断削弱和逐步消亡的状态之中。(顾炯《郭沫若(女神)的创作思想》)笔者认为两种说法都有偏见性。第一种说法夸大了“泛神论”…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浪漫主义诗派对中国新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的郭沫若受雪莱的影响最大,他佩服雪莱的反专制精神,并且受到雪莱哲学思想的感染。雪莱的文艺思想也使郭沫若受益不少,但最主要的还是创作上雪莱对郭沫若的濡染。文章主要从二人的哲学观、创作激情以及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来分析二者诗作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以1924年他写的《孤鸿》为界碑,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以个性主义为核心的积极浪漫主义,认为诗的创作是诗人精神人格的表现,诗的形式应当是创造的,诗的美学价值在于诗情的纯真自然;后期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革命浪漫主义,与前期相比,在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大众、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的认识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郭沫若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历史逻辑的统一性,这是他文艺思想发展的典型性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同志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杰出的剧作家和历史学家。从他开始创作起,便不懈地以文学这一武器为革命斗争服务,有力地打击敌人、鼓午人民的斗志。他的早期诗歌和历史剧,以充沛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壮丽雄浑的风格,纵情地唱出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希望和理想,在我国现代文学中放射出夺目的光采。他不但以自已丰富的创作、而且也以多种活动促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创作的诗歌和戏剧,一向为学术界所重视。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出现了研究热潮。但是,他在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则很少有人问津。笔者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从一九二三年二月间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发表《<残春>的批评》,揭开了郭沫若小说研究的第一页起,至一九八三年二月止,全国研究这个课题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