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偏见概念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伽达默尔在对海德格尔“先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偏见”的概念,他对偏见的重新梳理和定义构成了他的阐释学的基础,对偏见概念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对伽达默尔阐释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理解是认知过程及其结果,但翻译中的理解是以文本的意义为对象和内容的。现代解释学论证了前理解对于理解的不可避免性和重要意义。伽达默尔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等原则。他的视界融合观从理论上印证了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的历史根源及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突出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出了文本重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非功利性的美学理想背后,伽达默尔看到的是根源于笛卡儿著作、后来又成为启蒙运动的普遍要求的“以偏见反对偏见”。伽达默尔认为,偏见并非妨碍理解和禁锢人的非理性,而是所有解释的必要基础。所有理解(或解释)都包含着断定,而断定就是一种主观认识。认识是为了使用,形形色色的使用方法使万物具有千变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为“前见”正名是伽达默尔的一大贡献,然而它在布尔特曼的解释学中已经突显。任何理解总是受某种前理解的引导是布尔特曼坚信的解释学立场。解经不仅受到语言、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解释者的主观因素也必然渗透其中。然而,真正的理解是在此基础之上超越时间的距离,使当下与过去达成一种生命关联。所以,前理解的内涵在布尔特曼的解释学中被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它不只涉及现成事物,而且关涉解释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牛军 《阅读与鉴赏》2007,(12):31-32
伽达默尔从对艺术经验的考察出发,建立起本体论的解释学,即他研究的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而不是理解的方法和技巧问题。这样就保证了审美理解与其他理解活动有着相同的规律。解释学对“理解”问题的研究成果,也适用于艺术真理的理解,或者说,伽达默尔对艺术真理问题的研究是哲学性的,它本身就是解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释义学的"理解"不是一种主体认识客体的方法,而是主体的存在方式。通过对其理解与方法,理解的历史性,理解与审美,理解与语言,理解与实践几个方面的解读,能深刻地感到:人以理解而存在,并由此保持人自身的独立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7.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体系中,文本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受海德格尔存在论观念的影响,伽氏认定,文本是被理解的给定之物,并把文学文本看作是“最高程度上的文本”。总体上看,伽达默尔文本观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托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支点,将语言关注指向了文本,使语言之思得以具体化,文本也因此走向本体论的视域和存在之途,从而确立了文本和阐释的互参共存格局,获得了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无限性的统一。这些努力,不仅有力地影响了接受美学的生成,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和绝对相对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本体论基础上把诠释学发展为哲学诠释学,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效果历史”思想,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伽达默尔而言,方法论并不是他所关注的,他也不想提出任何可以做出正确诠释的方法论,哲学诠释学乃是探究人类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语言问题是英美语言哲学和解释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无疑是这两派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语言与存在、语言与世界以及语言与理解等诸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都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对他们在语言观方面的有关论述进行比较,也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英美语言哲学和解释学这两大哲学传统的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透过对典型个案朱熹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与西方现代阐释学同样强调,理解之蔽的存在乃属必然而非偶然,不可能在一种无蔽状态中进行理解,更不可能在理解之蔽完全去除之后才进行理解。但中国古典阐释学理论认为,理解之蔽不止是成见,而是包括了知、情、意乃至个人气质与习性等多个方面;理解之蔽也并不是构成理解之前理解的本质成分,它只是“本心”的发见,但不能完全遮蔽“本心”,使理解成为可能的根据不是理解之蔽而是“本心”;正国有此、本心”,理解之蔽才应该而且可以去除。是否承认理解之蔽后面还有“本心”,乃是中西阐释学理论的一项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论伽达默尔的先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着重发掘了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先见学说,认为:前理解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是个人与历史文化的存在上的承接,是个人无法拒绝的。理解所处的前理解状态,就是先见状态。先见是历史的产物,是构成个人的历史存在,并为一切理解提供基础。先见在理解过程中有合法地位,在理解过程中有拓展理解的作用,是开启解释循环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把语言视作可理解的存在,把历史性当作理解的原则,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学;他的解释学是一种揭示真理(存在或意义)的方法,因而也是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诠释学经验”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在《真理与方法》中,他首先通过考察三个例证,细致地分析了经验概念;然后再通过分别辨析三种类型的“我”与“你”的关系,阐明了三种不同的诠释学经验;最后指出效果历史意识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这种分析方法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库恩和伽达默尔对语言的重视、“先见”和范式在认识中的相似作用、是否可通约的分歧等 ,使我们直接把握到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库恩哲学与伽达尔的哲学解释学在文化领域的相通。这有可能导致将科学置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而不再超然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的关键环节及概念间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诠释学困境的根源在于:片面继承了(存在与时间)中此在日常层面上所展开的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内容.跳过此在本真生存论环节及时间性的分析,而直接转向以本解释和对话交流为特征的存在之历史发生领域的描述.这一跳跃必然使诠释学各环节失去内在的统一性根基。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在吸取传统的辩证法,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改造,使得辩证法在解释学中获得新的生机。伽迭默尔通过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具体分析,把理解看作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使其解释学辩证法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古希腊哲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哲学的本原性、开放性、真实性与哲学解释学在本质上有内在的共通性 ,这集中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伽达默尔将解释学的真理定位在前科学状态的真理观 ,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获得启示 ,并充分考虑和探究了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 ,建立了解释学的问答逻辑。在哲学的归宿上 ,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为契机 ,最终走向了实践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8.
伽达默尔解释学言义的文本不是作者的唯一主观表达,只有解释者(读者)与之对话的境遇中才真正存在,才有意义。本文以此为理解基点,阐释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文本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19.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姚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11-13,36
伽达默尔认为西方自从柏拉图之后,就走上了一条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符合论的真理观自那时以来就一直盛行不衰。近代以来,人们试图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探求真理,伽达默尔则认为,科学方法不能保证人们获得真理;他认为科学的方法导致人类成为自然的主宰,同时,也变成了主宰人的生活的东西。伽达默尔认为在当代,真理已经无家可归并处于放逐的途中,只有通过艺术、历史、语言的途径,才能回归到主客统一的原始的真理,才能使它从异化中重返家园,在更高的水平上回归到古希腊的前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