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各类线上媒体软件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为学生提供便捷学习、社交条件的同时,也为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难点和思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冗杂、真假难辨,虽然网络为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提供了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思想活跃且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或虚假信息的影响,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接受或滋生不良的观念和思想。因此,文章基于信息时代背景特点与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的现状,并探索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性、实效性和充分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政教育,使其能够在未来为祖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高中的学科教学当中进行一定思政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时代的潮流.而地理学科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一门学科,在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不仅使思政教育在内涵、空间、信息和模式上呈现新的特点,而且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难度增强,师生深层次交流互动的应然要求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索新媒体时代促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从学生个体、环境塑造和行动决策三个层面,通过打造思想政治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网上网下的同心圆共同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线课程、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等手段,形成育人合力,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榜样激励作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可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理想信念和发展观念,实现能力素养的协同发展.基于此,了解榜样激励和思政教育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施现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榜样激励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对策,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思政"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格局: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目标同向、教育效果相辅相成等特点,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思政素养、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当前,只有在思政课堂中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现代化、信息智能化等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沿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不仅需要重新厘清、阐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更要为大学生在新时代面对的时代背景提供新的思想教育理念.高校...  相似文献   

7.
思政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时代"的到来,使"思政博客"成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文章就"思政博客"的界定、网络环境下思政博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积极作用以及思政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发挥的现状,结合2009年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博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政博客"这一新载体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总体表示出理性的态度与行为,但处于思想活跃又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他们,容易迷失自我,仅仅在德智体美方面进行思政教育,突显出一定的问题,他们的媒体素养较为缺乏,这给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故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增加“媒体素养”这一内容,它既是思政教育的调味剂,又是一道独家美味佳肴,应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烹调好这道菜.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群体,亦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提升,使其牢记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坚定不拔的信念去推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渗透的价值和路径,具体分析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高校忽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价值、相关部门对红色资源挖掘利用深度不够等。并提出大学生应自觉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了解,进行自我教育;高校应对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政府相关部门深度挖掘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等相应对策。以期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更好的融合红色文化,进而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骉 《科教导刊》2019,(11):76-77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其教育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因此,需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明确,结合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思政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探讨“兴趣+问题+专题+活动”的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价值观,同时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地位,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构建“认知、入情、明理、塑行”四维一体的成长型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构建提供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萱 《文教资料》2014,(1):143-144
网络信息的发展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形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难题。高校思政课在网络环境下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面对新的挑战,思政课要善于利用网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创建网络平台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的未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我管理的新观念正是试图营造、创设一种民主环境,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存在的价值.鉴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就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了一些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与改革也是大势所趋。如今高职生面临的社会矛盾较多,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1.我国高职思政教育的现状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  相似文献   

16.
庄琰 《文教资料》2014,(27):94-95
当下,网络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而其中的价值多元化现象应该成为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的首要战场。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特点,网络中的价值多元化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价值多元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帮助,同时有可能造成他们的价值困惑与冲突,这就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为此,辅导员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构建一个生态和谐的网络空间,以便使价值多元化朝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诸多机会,使大学生就业有更多选择.高校在开展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学习培育作为基础,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在自主创业中能够有效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含义进行了解读,分析大学生双创教育基本模式和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使新媒体成为学生的信息圈、舆论圈和交际圈。新媒体可强化思政教育针对性、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拓宽思政教育领域,为高职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高职院校应从树立正确新媒体育人理念、依托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新媒体监管力度等路径,推进新媒体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使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强化高职思政教育影响力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政教育目标是我国总结和积累历史经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理想与信念的集合,能够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化学生群体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分析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明确其基本内涵,能够为我国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探索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使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成为助力我国社会治理与国家建设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和谐感的一种吸引力和推动力。亲和力彰显了人文意蕴,为打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局面注入了勃勃生机,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和动力。分析了全媒体视角下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阐述了全媒体发展背景制定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