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与古代小说的复杂演变相联系,又受制于本土文化等级秩序、价值理念、思维习惯、审美趣味等,可析为杂小说观念与文学小说观念两个系列,二者相通而又相对独立。前者的内涵有一个位移的过程,并得到了文化等级秩序上的史志学分类。后者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今人而非古人建构,历史上对其所作的阐释有限且多为负面,但于明后期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巨大扭转。这种扭转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小说评点大繁荣,具体而言有本体论、人物论、技巧论三方面,而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估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民权的概念是中国近代思想家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过程中承接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的同时,吸收西方究政文化中民主与人权的因素而创造出来的.中国近代民权观念经历从君民共主到君主立宪,从民主共和到民主人权,直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演变过程,民权观具有工具性、集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涵又不甚相同.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来的近代社会,传统婚姻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婚姻缔结观念的封建性与离婚再嫁观念的不自由性两大方面,成为近代婚姻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背景。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引入、发展、顶峰等三个阶段。在近代婚姻自由观念的影响下,民众日益将之付诸实践。近代社会婚姻自由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具有新旧杂糅性与不平衡性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以题材内容对小说所进行的分类中,提出“家族小说”这一新的类别,并从社会因素和文学自身发展因素等多方面论述了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小说理论,是小说理论家借西学东渐之势变革传统文学观念的初步成效,林纾、严复和梁启超等人从情、理、事三个不同方面与西学构成纽带,使得小说开始了近代转型,确立了近代品格,产生巍然可观的理论成果。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以开启民智为主导思想,强调小说的政治功用与社会地位,并对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创作手法作了多方面的阐述,成为整个近代文学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经历了全方位的变动,女性群体进入文学关注的视野和文学研究的范畴。近代历史上留有其名的知识女性数目众多,包括吴藻、秋瑾等人,她们才学斐然、关注民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的文学历程前后期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造成其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放足、兴女学及媒体等,从其变化不仅可以一窥近代中国女性观念的流变脉络,亦可得见近代中国社会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翻译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总体上是沿着科学技术翻译、社会科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线索而发展。这一阶段纷繁的翻译活动书写了中国现代性源起的轨迹,引发了中国现代性中地球模式、民族协同观的形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制度转型、道德规范与价值体系重构、人权观念革新、中国旧文学思想颠覆与新文学形式生成以及现代白话文建立等中国现代性的核心元素和特征。翻译的这一历史渐进性书写,发生在中西古今的交叉坐标体系上,经由全球现代化趋势和中国特定文化本根性共同作用而完成,塑造了中国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8.
16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有的政治体系遭到破坏,神权与王权并存的双重社会结构被王权至上的一元结构所取代。神权、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宗教改革过程的始末,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政治观念的演变,这些演变促成英国走向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获得独立自主的国家尊严,唤醒英国人民的民权至上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学中的归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看似混乱,但其中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规律。同时,这一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中地位的逐步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文学是欧美影响极大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对中国文学真正产生重大影响是在五四以后,但其萌芽却早在近代小说中已露端倪。在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中国近代小说呈现了一些新特质,为五四新文学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历史小说处于文体的草创与转型期,它以诗意为旨归的叙事突围使之突破旧历史演义的格局,呈现了新的现代性文体特质。叙事突围融铸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历史审美品格,也构成了自身叙事演进的线索: 1920年代鲁迅的文化反思型、郁达夫的主体感受型历史小说在1930年代继续演进为主题丰富、意象纷呈的社会阶级型、文化批判型、主观诗化型历史小说。1940年代,急切的现实关怀使现代历史小说格外关注历史的现实讽喻作用。叙事突围更进一步落实在具体叙事手法上,以时间的现时化,视角的个人化,文本的镜像化三种叙事手法营构出奇幻相生的历史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2.
《文山学院学报》2016,(5):45-49
民族政治学视阈下的中华民族思想及其历史演变是与变化中的"中华民族"概念界说相密切联系的。中华民族思想的每一次大的发展与变化,基本都是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大讨论。围绕关于中华民族的讨论,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思想的历史演变,总结为一个缘起—发展—集结的过程。运用民族政治学的方法对中华民族思想作历时性梳理,可以使我们对中华民族思想有一个宏观把握,有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思想研究作出未来展望,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变迁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近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进入近代之后,随着文化整体主义的解体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境在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剧变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西方文化、城市文化和平面媒体文化促使近代中国散文产生了新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以来系统的会计教育于清朝末年开始,在民国初期逐渐成熟和完善,而此时并没有开设独立的会计专业,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也尚未建立,会计课程仅存在于商科教育中;直至民国中期,复旦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会计系,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才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系统、规范、科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兵站"一词源于日语,是日本军事后勤近代化的产物。日本在引进近代欧洲后勤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陆军战时后勤体制——兵站体制,这一体制在袁世凯编练新军的过程中传入中国,并在"民国"军队中得以继承,在概念及相应的职能上打上日本兵站的烙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建立了兵站,并结合自身需要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交通运输保障组织。现代以来,中外兵站的职能趋于一致,均重视平战结合、综合保障和联勤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权力书写是文学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关于权力的叙事,承载了丰富的内涵,既是作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追问;作家们通过对权力的书写呈现了小说的独特意义,彰显了作家们的叙事立场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7.
英国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19世纪末期出现了一批以霍华德、格迪斯和内特福德为代表的城镇规划理论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格迪斯的"新技术时代城市"和"集合城镇"的理论以及内特福德的"政府干预"理念的出现,表明英国城镇规划指导思想开始由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和人本主义进行演进,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城镇规划思想对英国城镇规划法律的发端和英国城镇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习跃,为后来的历史性巨变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开户了国民政治意识现代化的闸门;辛亥革命的化革新奠定 了“五四”新化运动的基础;辛亥革命促成了民族工业的第一辉煌期,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孙中山武装革命学说和辛亥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设计观孕育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成长于二战后的欧洲。20世纪中期受到反主流设计思想的修正,形成多元的现代设计观。现代设计无论对功能的强调还是对形式的关注,其终极目标始终是以人为本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1908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新式剧场-“新舞台”,此后,新式剧场风靡全国,不久即取代茶园成为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新式剧场给戏曲艺术提供了一个封闭的演出空间,使得欣赏戏曲成为相对单纯、严肃的化娱乐活动,也促使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但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对于西方戏剧艺术自然是适用的,而对于中国戏曲独有的表演程式、观演关系等就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本对中国戏曲演出的观演心理作一番考察,进而从戏曲表演、戏曲语言、观演关系等方面讨论新式剧场(镜框式舞台)对于传统戏曲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