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为消解“智能技术+”教育的伦理隐忧,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思考与研究,需借助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以伦理学视角对其中的人机关系进行审视,深入剖析智能技术当前以及未来在价值、责任、隐私、人性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由于智能技术具有“类主体性”等独特特征,因此,需要以寻求自我价值、加强法律监管、建构理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等为中心思想,提出可行的消解路径,并力求在未来的教育中坚守教育本质,秉持理性态度,遵守伦理规则,从而保证智能教育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智能技术在赋能教学迭代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伦理风险。在阐释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内涵基础上,基于智能技术支持教学的三种典型应用场景,分析智能技术不合理应用所引发的伦理失范行为: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引致学生出现同质化发展倾向,智能技术支持的学习分析易产生侵犯学生隐私等心理伤害,基于智能技术构建的虚拟教学环境引发师生出现主体性异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以及技术文化理论相整合视角,从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智能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以及智能技术属性层面探讨引发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风险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消解策略:强化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意识、完善与内化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规范、保障智能技术工具教学应用的合伦理性以及提升教师智能技术教学能力,以期为破解教师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困境,推动智能时代教学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2-18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为教育变革提供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对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产生了新的威胁。文章从学生数据隐私的理解和相关研究入手,对学生隐私保护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数据隐私面临着智能技术与数据分析僭越隐私边界、互联网平台垄断风险骤增、传统"知情同意"数据保护架构不再适应等困境。随后,文章总结欧美国家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设计隐私权及限制识别技术嵌入教育智能设备开发、社会组织协同设置教育行业自律条例、学生隐私制度建构辅以机构设立等。最后,文章提出学生数据隐私保护措施。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清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的潜在风险,并为我国建立系统可操作的学生隐私保护规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隐私受法律保护,但学生作文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尚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进行隐私保护,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伦理原则,如明确的文体区分原则,积极的社会关系原则,个别化沟通原则,监护人权利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隐私受法律保护,但学生作文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尚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进行隐私保护,需要确立一些基本的伦理原则,如明确的文体区分原则,积极的社会关系原则,个别化沟通原则,监护人权利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Angus 《科技文萃》2013,(10):104-111
严格意义上来说,所谓智能手表,是一种人性智能化的科技终端。像手表,却并不属于“手表”。对于设计研制这类事物的人来说,产品所拥有的手表功能,只不过是其偷换概念、赢得用户眼球的筹码,而真正赢得市场回报的,是智能终端所涵盖的各种功能,从而试图在分类市场空缺争夺战上赢得头筹。  相似文献   

7.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集成了多方面技术的管理系统,具有实时、准确、高效等特点。随着系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交通大数据隐私的保护则显得格外重要。大数据隐私保护仿真平台提供两种方式建立路网,一种是使用路网生成工具,通过自主编写道路文件生成自定义的路网;另一种是使用路网转换工具,转换不同格式的路网。研究归纳了现阶段智能交通大数据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与不足,介绍了智能交通大数据实验平台的构成和原理,描述了系统框架的设置和隐私保护方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有效智能交通大数据安全隐私,具有较好的教学与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教育数据隐私风险不容忽视。为有效保护教育数据隐私,文章采用系统文献分析法,首先从研究时间、研究主题两个维度梳理了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随后揭示了智能校园、智能虚拟教学空间、教育大数据平台三大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中存在的教育数据隐私保护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支持方案。该方案提供隐私泄露行为监测、隐私保护分级分类两大功能,整合3种模型训练方式与9种隐私保护技术进行三级隐私保护,可实现不同教育应用场景下模型训练方式与隐私保护技术的个性化配置,从而全场景保护教育数据隐私,促进教育信息化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云"储存可以让人"足不出户、洞察天下"。但不容忽视的是,大数据体系在吸纳数据时,并不将个体是否愿意共享信息的意愿考虑在内,必然带来了隐私非隐的问题。要解决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对他人人格尊重的缺乏,对社会现行价值观的冲击,对构建现代文明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等伦理困惑,仅靠法律、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从隐私伦理道德观的形成、行业自律制度的建立、全民数据素养教育的加强等方面展开一系列隐私伦理建设,使人们能虑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生存价值,更智慧地迎接一个安全、高效、文明、发达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0.
技术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也对学生的数据隐私保护提出了挑战。教育类App作为面向学生的信息化工具,其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至关重要。为研究国内教育领域App保护学生隐私的现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研究文献中提取评价指标,建立面向教育类App的隐私保护评价指标。然后,抽样选取30个教育领域的App,应用该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国内教育领域App保护未成年学生隐私的力度尚可,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儿童隐私保护政策制定情况差,隐私保护政策提示不明显,隐私保护政策内容表述模糊,对未成年人信息管理重视度不够,等等。最后,针对我国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和问题,从隐私保护政策设置、建立隐私保护机构、完善律法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隐私是个人心理环境的分支,不同的国家时隐私观的态度不同.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因隐私观而引发的冲突事例屡见不鲜,甚至影响了人们之间的顺利交往.本文探讨了中西方隐私观的具体差异,以便于不同国家的人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对隐私观的态度,促进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隐私问题已成为阻碍区块链发展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厘清智能合约、攻击手段、隐私计算工作流程链等核心概念,并通过案例举证,对智能合约中隐私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文章发现用隐私证明能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安全多方计算能保护智能合约的数据隐私,可信计算环境能保证合约代码的私密性,但数据隐私安全防护仍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我看了贵刊2010年第12期提出的雨伞容易被忘记的问题后,就想发明一个智能手表。手表具有普通的计时功能,另外装有一个编码信息接收系统。,把与它对应的编码条贴在携带的物品(如雨伞)上。智能手表就会接收编码条发出的信息。如果你落下了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与网络伦理教育定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并且概括性地描述了一门研究生阶段的侧重网络伦理的心理学前提的课程。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教师改善其学生对伦理实践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在在线活动中的道德水平。网络空间中的决策应考虑到网络心理、道德发展以及与伦理相关的问题例如在线身份和隐私。也讨论了该领域新兴的研究结果,包括主体在线身份和实体世界身份的紧密关联性。这些违背常理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线活动中的诚实伦理。另外,还涉及了这门网络伦理课程所涵盖的两个具有特殊心理学涵义的话题——在线隐私和在线伦理在师生讲授与学习网络空间里的符合伦理规范道德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包括一名教师讲述学习这门课怎样帮助她教授其学生网络伦理。  相似文献   

15.
情的迷失是现代道德哲学困境的焦点之一.由于理性的极度扩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原则即功利原则和个体原则的极端化导致情的伦理地位和伦理功能的削弱,进而使现代人陷入一系列道德哲学困境中:情欲的过度膨胀引发了生命困境;道德情感的世俗化引发了道德困境;伦理情感的退隐引发了伦理困境.因此,要超越这种困境,我们必须重新恢复情的伦理地位和伦理功能,以期恢复人的情感能力,使现代人的世俗世界和意义世界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萃》2013,(10):22-22
智能手表,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三星在9月初发布了一款名为Galaxy Gear的智能手表,却意外遭受全球媒体及行业分析师的一致批评与吐槽。但从路透社、纽约时报、CNN、彭博社、福布斯等国际知名媒体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世界对于智能手表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度。对传统钟表行业来说,这或许是继“石英危机”后的又一个历史性事件。那么,狼真的又来了吗?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教育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全美对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重视。尤其自2011年以来,美国联邦教育部全面实施的"教育隐私计划",健全与完善了政府对教育数据隐私安全的防治。"教育隐私计划"的实施首先体现在立法政策层面,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发布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权法》《学生权利保护法》等,完善了教育隐私保护的法律规制体系,推动了美国联邦教育数据安全防治政策的实施。其次在教育隐私保护的技术层面,美国联邦隐私技术援助中心的技术援助服务日趋完备,持续提供教育数据安全防治的技术指导资源、技术培训服务等。最后在教育隐私保护评估机制层面,教育数据隐私影响评估的全面开展,有助于维护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数据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三月开始,谷歌将实行新的隐私保护政策,谷歌记录用户使用习惯就会变得合法。这其中可能就包括位置、兴趣、年龄等信息,那么如何避免谷歌对隐私的偷窥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关闭谷歌中的搜索历史功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据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频出的信息安全事件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正形成使用智能产品的信息隐私忧虑。通过一项全国性互联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基于知识属性特征,人工智能素养作为智能时代的数字素养,可被划分为通用智能素养和专用智能素养:前者强调在智能产品上的消费运用能力,同隐私忧虑呈显著正向关系,并且个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意识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了正向中介作用;后者强调在智能产品上的技术生产能力,并因对智能产品的技术信任而显著降低了人们信息隐私忧虑水平。其中,实践导向的人工智能专用素养对于缓解个人信息隐私忧虑的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果一方面解释了随着人工智能产品推广以及通用人工素养的普及化,公众信息隐私忧虑逐渐加深的客观现象;另一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鉴于专用人工智能素养缓解个人信息隐私忧虑的作用机制,除应推动建立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标准外,政府还应继续鼓励专业人工智能知识的科普工作,并着重培育公众人工智能素养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区隔是传统媒体时代公民隐私得到相对有效保护的关键前提,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措施也主要根据这个前提展开。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曾经界限清晰的公私边界因个人言行被数字化(数字人出现)和数据的流动而持续消融,这也导致了现代公民的隐私陷于无处安放的窘境。传统的基于公私边界区隔的隐私保护理念和方案已经无法真正有效发挥作用。数字化社会公民隐私面临困境是由传播技术的变革导致的,具体可从重新认识数字化社会公私边界区隔的变化、良好科技伦理的严格遵守及隐私保护中知情同意原则的科学制定和执行三个主要层面寻找新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