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教材中写景散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文体之一,因其语言文质兼美,意蕴深刻,常为学生所不解,尤以短小精炼者为最.以《四季之美》为例,观照统编教材写景散文编排意图,深入解析写景散文之教学重点,并以朗读、比较、想象、联系等多元教学策略,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感悟写景散文之美,从而达成与文本、作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统编教材中写景散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文体之一,因其语言文质兼美,意蕴深刻,常为学生所不解,尤以短小精炼者为最.以《四季之美》为例,观照统编教材写景散文编排意图,深入解析写景散文之教学重点,并以朗读、比较、想象、联系等多元教学策略,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感悟写景散文之美,从而达成与文本、作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写景散文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学习文本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品味鉴赏的探究能力往往是教学写景散文的重难点。文章以《江南的冬景》的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意象赏析法、填词法、想象散文化法、比较鉴赏法等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之美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4.
<正>统编版教材编选的写景类课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具有丰富的诗意内涵和独到的美学价值。教学这一类课文,教师须从写景类文本的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和结构之美的不同维度,开掘出丰富而独特的价值点,从诗意的视角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一、聚焦文字之美,感受写景类文本的表达之巧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连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想象画面、品析语言并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生长,从而提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晨星 《教育》2022,(12):8-1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文言文的学习.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从学生熟知的、短小有趣的故事开始,逐步到寓言、神话、散文,再到带有思辨性的文本,由易到难,体裁多样,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语感.怎样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中,引领学生触碰和感受文言作品的语言之美、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思辨之美,沐浴先贤的...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中高年级教材精选了大量的写景类散文。构建写景类散文的生态课堂,要创设鲜活情境,让学生品析散文语言的意蕴;同时,要组织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从而达到和作者之情、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境界。这样,就能使学生走进散文的内核,感受并学会散文的语言表达之美。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的散文类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文本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诵读,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深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境、技法、活动、实践等角度展开引导,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诵读体验中形成审美认知,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9.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编排以"预测"为人文主题,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继而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自三年级起,每一年段均加入阅读策略单元,而"预测"则作为首要阅读策略,最先出现于统编教材.文章以统编版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对文本进行分析,形成教学心得,努力践行从"教语文"过渡到"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散文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抒情与阐发哲理三类。散文类型不同,阅读的策略也就不同。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散文,特别是教会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同类散文的阅读策略,真正提升散文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统编教材的重要文体,是夯实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重要资源。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把握其结构之妙,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引导学生涵泳其意蕴,揣摩其深刻思想,体验散文的情感美;同时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散文的表达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沉入文本中,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散文这一类文本在统编教材中占据很大比例.根据散文"浸透作者情感""以文字为创作和审美的对象"等特点,对散文的阅读应当重点关注作者的情思、语言的表达、作品的文学特质和作者的文化特质.对于具体的课文则要在与编者的积极对话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语言、表达、经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写景散文因为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写作模式,在教学时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几篇写景散文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写景散文的教学技巧:抓住修饰语,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景物的情景美;提炼动词性词语,跟随作者的脚步,体会景物的变化美;抓住文本中鲜明的不同处,通过对比,来感受景物的差异美;披文入理,概括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苏教版教材中,篇篇课文文质兼美,笔触生动。特别是"写景状物类"课文,文本作者饱含深情,借文抒发,读之令人动容。从文本形式到内容,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文本蕴含的形式美、内在美、情感美。美,孕育在文中。写景状物类课文的教学,我尝试带领学生用心、用情去细细品味,去发现美、感悟美。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写景散文的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契合了写景散文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鉴赏散文语言、指导学生诵读、开展学习活动等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对散文的赏析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分享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材所选取的散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流淌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然而,我们虽然在散文教学中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却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谈不上从散文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如何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发现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如果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加入写作环节,以写促读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有效推动散文教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写景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个年段均有编排.这类文章文质兼美,描摹细致,情思饱满,想象丰富.学习这类文章,应当引领学生立足文本,在反复诵读、品味中感受美的景、美的情,感悟作者借助文字所表达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从而深入作者内心的情怀,到达作者精神的彼岸.下面以苏教版《黄山奇松》为例,谈谈写景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是当下的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应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以阅读为桥梁,结合深度阅读教学方法,有效渗透“四史”教育,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是教师教学的有效凭借与抓手。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散文单元中,教师要以语文要素为依托,引导学生体悟散文意蕴、感受散文语言的生动,并注重对优美语句的积累内化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理解散文的艺术魅力,获得美的熏陶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也很突出.从美育角度突破中学散文教学,不仅符合中学生学习散文的基本诉求,也具有极普遍的推广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散文的语言、结构、意境、情感等美质构成角度展开阅读学习,既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散文的文学艺术之美,也能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