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的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学习过程.如何使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经过实践探索,我们对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块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教学设计是按照""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环节和思想设计的,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的"随机试验"展开,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以隐含的"函数关系"为主线,设置了一系列具有简洁性、针对性、探究性、开放性、思维价值高的"问题串".引领学生自主构建"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等概念,建立"两点分布"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强调"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数学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设计"参与"式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是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动力.所以设计数学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语言艺术和美妙范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很重要的.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九化"现予以介绍,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活动,习题设计是数学训练成效好坏的关键.以高中数学习题训练优化设计为例,从解题程序化的步骤、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设计问题,让学生做"精良的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习题,使学生保持高效、持久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理解内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要将情感态度目标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初中数学作业长期以僵化的机械式训练为主,习惯以量的积累获取质的提高.这样的作业形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心理,影响学习效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调整以往的作业结构,立足于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发展,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学习特点和渴望被理解、认可并开始学习自我反省的心理特点,通过对作业内容的灵动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健康发展,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提高数学作业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将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价三个维度入手,就初中数学作业的灵动设计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数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历来是中职学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可从改变认识开始,变枯燥、难懂、无用为有趣、好学、有用;从科学设计入手做到六个"统一";从过程管理着眼合理分解学习过程;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发教材、完善过程、注重激励、多维评价,让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专业提升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习题教学中,习题既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顾及新知的巩固,学生的个性发展,习题的难度、梯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层递进"式习题的设计是以课本例题为生长点,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数学核心知识,既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又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例习题教学中,教师利用"分层递进"式例习题开展教学,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从一题多问、一图多用两个方面探索分层递进式例习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以甘南某藏族中学"以藏为主"模式为例,对影响初中藏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师和学生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基于新课程理念,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提出对策.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设计,注重教学细节,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课前预习,增强学习自信,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和美育教育,目的是发现学生美的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定教"就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进行教学的确定.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立足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以学定教",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对数学课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章进锋 《新教师》2022,(2):48-49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教学新思想,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策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一些认识与做...  相似文献   

13.
以甘南某藏族中学"以藏为主"模式为例,对影响初中藏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师和学生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基于新课程理念,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提出对策.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设计,注重教学细节,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课前预习,增强学习自信,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1]).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应遵循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施中,应以数学"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选择、设计恰当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动手实践、深入探究、思维拓展活动中去.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原则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数学教学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节高中数学函数概念课.人教版中的三个实例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这节课选用苏教版教材中的三个实例,让学生容易理解.整节课以"问题"为驱动,带动学生思考,使函数概念的形成显得自然,进而使学生易于理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新课标不再以"学习结果"作为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认知规律与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此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数学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创设情境就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多样性的探究情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设计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活动,以问题、游戏、生活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了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特点有着明确要求:"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有太多内质联系,教师要转变教学认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语言、创设生活化教学问题、设计生活化教学训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启动学生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有效打造学生数学素质和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8.
依据"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教学观来审视数学有效教学,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建构性、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重新审视"双基",为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建构数学知识;注重学习迁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能力等途径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采取适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摒弃以往的"学生为学习而学习.教师为教学而教学"这种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下面浅淡我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2011版新课标实施以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教学开始走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开始摒弃原先举例加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而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出发研究数学问题,解释数学问题.这一切,无不使数学教学更多地充满了实践性、趣味性.但是,数学在生活中,生活却不是数学,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不认识到这种距离,一味地把数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