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源于他对人类自由的坚定信念和现实关怀。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消灭,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人类自由。人类异化成为通往人类自由的最后关节。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逻辑加剧了人们的异化程度,它借助文化工业的麻痹功能阉割了人们争取自由的原始动力——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的真实意图在于批判它与技术和经济合谋造成的政治极权主义。他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却捍卫高雅文化,其真正兴趣不在于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文化作用下的作为解放力量的人的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存亡可能。争取人类自由,是阿多诺建构文化工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阿多诺"最先把大众文化和高等文化同时纳入到现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视野",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奠定了基调.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对商品化、标准化、强制化的大众文化造成的现代工业社会文化危机的回应,他提倡一种具有否定、批判和乌托邦功能的"反艺术",认为只有这样的艺术才能消除绝望、拯救心灵、拯救现实.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暴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揭露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是阿多诺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论题。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中的“文化工业”,从一产生就必然是虚假的和带有欺骗性的,它不仅使艺术沦为非艺术,而且以含蓄隐藏的手段施行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因而,阿多诺对大众文化及其产生的时代作了决绝的否定;同时,阿多诺又虔诚地希望以“现代艺术”的反叛精神来实现对现实的救赎,表明了重建启蒙的渴望。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入手,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阿多诺文化批判思想的精义,并对大众文化的实质和命运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异常发达.由于受到资本同一性逻辑的主宰,文化工业并非致力于满足人的文化需求,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由此文化工业加剧了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其看似给大众以“娱乐”,实则不惜把人置于痛苦的异化状态.大众生存危机凸现了现代资本主义之“恶”.但是在文化工业的侵袭下,大众被扼杀了反抗的可能,因而文化工业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水泥”.由于资本同一性逻辑的稳固性,阿多诺对文化工业持激烈批判但悲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有权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的话值得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是在业余时间拉开的。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  相似文献   

7.
刘云兰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1):89-91,102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力量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人性的异化充满了深深地忧虑与关怀,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以及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体现着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吕婷 《现代语文》2007,(5):120-121,114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写于1963年,他认为,文化工业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的在各个分支上相似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系统。本文结合当今大众文化现实,旨在深入理解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多·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揭示了"神话就是启蒙,启蒙却倒退成了神话"的辩证法,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文化工业现象。他们认为在资产阶级操控下的大众文化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本真性而沦落为商品,渗透在其中的技术理性加深了大众文化对人们的奴役。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阐释不仅能够了解法兰克福学派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还能对反思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奥多·阿多诺深刻影响了20世纪西方哲学和社会批判理论。在即将迎来阿多诺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立场上,总体评价阿多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具体来说,第一,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提出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哲学元批判,完成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20世纪转型。第二,阿多诺提出“否定的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获得了一种影响深远的20世纪新形态。第三,阿多诺对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的近现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主流发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强声。第四,阿多诺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美学理论,对现代主义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阿多诺在第二章“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详细的分析,直指文化工业的负面特征,其表现出的同一性、欺骗性以及反启蒙性,都致使人丧失了主体性,在意识形态和商业化进程中,主体性渐趋消失。然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弥漫着浓烈的精英主义论调以及悲观色彩,这也是其理论的局限所在。因此,还是要辩证看待,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理论家阿多诺一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持批判态度。在他看来,"文化工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极权统治的代名词,扮演着"社会水泥"的角色。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尚未揭示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未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文化工业"批判遮蔽了工具理性的积极价值;"文化工业"批判无视大众主体性等。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需要进一步反思、批判阿多诺"文化工业"的思想,并以之为镜去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重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所开展的社会认识论批判,并非呈现为一套完备的学理体系,而是脱胎于他对现代工业社会理性形式的分析,尤其体现在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上。以大众文化为商品内容的文化工业生产系统,实现了以社会控制、消解认识自律性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了康德试图批判并加以限定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上述图景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疑难(即图式论疑难),就此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一方面,文化工业的社会效应,引向了对康德知识论其社会实践意涵的再阐发;另一方面,阿多诺对康德图式论反讽式的借鉴,精准定位了文化工业实现社会控制的运作机理。就此,一种基于康德先验知识体系改造的社会认识论,可在文化工业批判开启的社会历史总体性中获得理论定向。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以资本主义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为内核而展开的.通过对科技理性意识形态化的阐释,以及这一内核展开下的“虚假需求”和“额外压抑”的分析,向我们深刻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但其理论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为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药方也不可能医治好现代资本主义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具体表现为生产风格的同一性、消费娱乐的欺骗性,并进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对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使用了自由时间概念,指出了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闲暇时间的差别,论述了自由时间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本文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理解自由时间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当时任职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将莱斯的两部著作盛赞为对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清楚、最系统表述”,并宣布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支派和环境政治社会理论新流派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闲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闲暇与闲暇教育   “闲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表示“许可“的意思,指的是在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进行的活动时间.柏拉图曾指出它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状态四层含义.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时,不仅把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而且把个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在这里自由时间就是广义上的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20.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文化现象的集中概括和深刻反思,极具批判性,并对西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这一理论在今天看来略显偏激,但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现状及社会效应,再审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来说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