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庄子认知结构的分析,概括出庄学之“愚者——物”、“明者——理”、“神者——道”三种精神层次递进上升的认知境界。从中提出庄子虽然否定了在“愚者——物”、“明者——理”两种境界的认知可能,却肯定了在“神者——道”境界中完全可知的观点。换言之,庄子的认识论是一种可知论的观点。神秘主义并不构成庄学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人们用艺术形象的方法来表达精神生活,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使人的精神获得超越,这种超越性就形式而言,它有一种无言之美。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就要研究艺术的超越性。本文试图从孔子和庄子的哲学、美学理论中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3.
试图通过对《庄子》内篇"天"字的语义分析和寓言"庖丁解牛"的阐释解读庄子思想图景的三个层次。首先对"天"字进行三个层次语义分析,接着结合寓言"庖丁解牛"和内篇文本,分析"天"的三个层次的含义、寓言的三个层次与庄子思想图景的三个层次的对应关系,由此展示庄子思想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4.
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清廉思想资源,其清廉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孤高自赏的隐士姿态、物无贵贱的平等意识、天地一体的无我之境。从独善其身的心灵逃避,到摆脱清高的普遍尊重,再到泯灭自我的无私状态,庄子清廉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也是庄子在黑暗纷扰的世界中,思考人的心灵如何归依、人的精神如何安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多注重西方思想对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王国维与庄子的主体形象、思想中"真"的追求以及"物化"与"观物"的具体概念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庄子》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为宗.以"无为"为法的<庄子>哲学,演绎到管理之学便是以"不理理之".从其历史内涵上讲,它是对于礼俗社会的理想化表达.尊重和维护管理对象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基础、核心;"以不齐之"是其所推重的管理思维,而"无己"、"无功"、"无名"——一言以蔽之即"无待",则被视为管理者的理想境界.在这一境界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在自足其性的基础上获得了高度的自由.这一哲学的根本价值不在于提供若干可资操作的行动方案、管理技术,而在于站在更加超越的立场上从事现实批判和文化解毒,使我们能对社会的罪恶和文化的毒素保持必要的警醒.  相似文献   

7.
《庄子》首篇《逍遥游》集中反映了庄子自在自由而又平等的人生观。庄子借《逍遥游》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空灵超拔高远的人生境界,也为人们揭示了诗意生存的审美意境,这对当代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深刻而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唷我之境”可再分为“小我之境”和“大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更确切说是“超我之境”。这“三境界”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可统一起来,但顺序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小我之境”,是执着于构成自我结构的一切利益、感受、知识等,这种“自我状态”绝对化必然与痛苦相生,是第一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回头”否定了对“小我”的执着,从而在“那人”身上发现相对的自我,是自我的一次解脱,也是新的觉悟,达到相对的“类我境界”,此第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代表第三境界,一切障碍消除了,自我延伸到无限,体验到永恒,得到彻底解脱,获得对世界本质的完整认识和大智慧。  相似文献   

9.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一流的本科教育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声誉体现和发展目标,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也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历史与制度的惯性,人们一直渴望由政策效应来激励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实际上这种形式强化了本科教育改革对政策的依赖,各种利益主体的改革动机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所以相关的政策出台十分频繁。不论是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形式的模仿,还是到今天各种本科专业的建设工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活动离不开认知的整合,需要依照本科教育的特性来展开。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利益主体的认知对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更大。一流本科教育的塑造是长期且持续的过程,优质的本科教育形成意味着认知状态的变革,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不能凭借行为控制和科层绩效来实现,重新变革认知结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才是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0.
孙优 《学语文》2014,(1):20-20
正《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扛鼎之作,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重视。我们可将其梳理为三个层次:至人无己逍遥、神人无功逍遥与圣人无名逍遥。逍遥一词在《诗经》中也有出现,如《诗经·郑风·清人》中的河上乎逍遥。而在《庄子》中出现更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求实论,实践论,生产力中心论,人民利益论,文化导 向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刻领悟这些哲学意蕴,用之武装我们的头脑,并指导我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理论继承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具体表现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论、以生产力为根本的历史唯物论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等方面,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价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笔者认为,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求实创新论,实践论,生产力中心论,人民利益论,文化导向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刻领悟这些哲学意蕴,用之武装我们的头脑,并指导我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创立了具有科学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和行动指南,成为指导中国各族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德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马丁?瓦尔泽《喷泉》的独特写作手法,即由一些零散的片段回忆中掺杂着哲学思辩,做了简要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历史和现实的哲学关系,使回忆文学产生了新的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的新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其基督教哲学思想深受柏拉图思想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充分阐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与柏拉图思想的连贯性,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基础,全面研究奥古斯丁这位伟大的西方哲学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文章从防患于未然、见微知著、权衡利弊、鉴往知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象棋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期达到从象棋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基础的提出是学界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其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分为三个层级,研究范式是原生性层级;元理论是统筹性层级;理论基础是特殊性层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