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刺激是一种使肌肉收缩的技术。用一种迫使肌肉收缩的电刺激来取代对脑中枢神经的刺激。用这种方法,各按被刺激的肌肉之始发状态的不同既可使肌肉做等张(动力性)收缩又可做等长(静力性)收缩。本来,这种电刺激技术仅仅用来防止由于外部神经受伤致使肌肉麻木进而可能出现早期肌肉萎缩的。近年来,电刺激越来越多地当成一种使继续萎缩的肌肉复元的技术。毕朔卜,杜莫林和克拉巴列德,威廉姆,威廉斯,阿尔贝茨和巴克,克莱狄茨和朗格,艾里克森和哈格马克等人的研究表明,用电刺激法对切除膝关节半月板之后的肌肉复元时,用石膏长时固定之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的胰岛素缺乏,既会使脂肪细胞内胰岛素依赖性2-脱氧葡萄糖的转运降低,也会使骨骼肌内胰岛素和肌收缩刺激作用依赖性3-甲基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内糖转运载体分子具有长期的调节作用,而肌肉收缩刺激能产生一种不同于胰岛素的糖转运调节作用(Wallberg-Heuriksson和Halloszy1984;Ploug等人,1984),原文作者用小鼠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进行一定强度的经常性的肌肉收缩活动可能产生一种对糖转运能力的长期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运动员起跳时,总要先下蹲、掀 臀,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增加臀部与腿部肌肉的长度,使其收缩时产生更大的力量,传导到地面,将身体弹向空中。从肌肉与弹跳的关系看,肌肉长度增加后,可以使起跳力量更大。 根据人体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肌肉的初长度增加后,可以增加收缩时的反弹力量;第二,肌肉拉长过程的本身是一种“信号”,会给大脑皮层专管肌肉收缩的神经受到刺激,使受到刺激部位发布更强大的命令让肌肉收缩;第三,从力学角度看,肌肉拉长后,可以增加力对臀、腿部的作用时间,有利于得到收缩前一瞬…  相似文献   

4.
骨骼肌的发展水平是受收缩蛋白合成与分解的影响,本文以小白鼠为对象研究表明运动刺激能使骨骼肌活性化高的收缩蛋白合成,同时在量上明显增加。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收缩反应说明运动刺激可以使骨骼肌对Ca离子感受性生理机能得到明显改善,肌动球蛋白Mg-ATP_(ase°)的活性随Ca离子浓度增加而升高,表明骨骼肌收缩蛋白在质和量的变化,可能是肌动球蛋白Mg-ATP_(ase°)的活性增高而引起。  相似文献   

5.
长时间的胰岛素缺乏,既会使脂肪细胞内胰岛素依赖性2-脱氧葡萄糖的转运降低,也会使骨骼肌内胰岛素和肌收缩刺激作用依赖性3-甲基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内糖转运载体分子具有长期的调节作用,而肌肉收缩刺激能产生一种不同于胰岛素的糖转运调节作用(Wallberg-Henr-  相似文献   

6.
肌肉和脂肪是人体的两个重要基本成份。然而,特别是讨论训练问题的时候,则又是两个最难通晓的成份。身体包含有三种类型的肌肉,一种是随意肌或称骨骼肌,一种是不随意肌如消化道肌肉,一种是心肌。在运动中,我们主要关心骨骼肌的收缩,因为当骨骼肌收缩时,身体才能运动。人体的各种动作是通过高达434块肌肉的收缩实现的。这些肌肉由2亿5千万个小单位——肌纤维所组成。典型的美国男人,肌肉占体重的40%。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是一种可以引起肌肉产生收缩的技术。由大脑发出的中枢冲动被一种迫使肌肉收缩的电刺激所取代。这样,按照所刺激的肌肉的最初状态,不仅可以刺激肌肉的等张性收缩,而且也可以刺激肌肉的等长性收缩。最近以来,有人用电脉冲电流来增加完全健全的肌肉力量。把电刺激用作肌肉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是以下面一条原理为依据的。即:  相似文献   

8.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超等长训练就是指  相似文献   

9.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太极拳时老年人健康身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38个年龄在58~70岁的老年人。太极拳组共有9男、儿女;对照组有9男、9女。太极拳组练习11.2&;#177;1.4个月的太极拳,每周练习4.6&;#177;1.3次。每次练习包括20分钟的准备活动、24分钟的太极拳练习和10分钟的放松活动。练习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2~63%。在练习前后测试心肺功能、力量、柔韧性和体脂百分比。研究结果为: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组男子的最大摄氧量增加了16.1%(P&;lt;0.01),胸/腰的柔韧性增加了11度(P&;lt;0.05),膝部的伸展力量增加了18.1%(P&;lt;0.01);膝部屈肌力量增加了15.4%(P&;lt;0.05);太极拳组女子的最大摄氧量增加了21.3%(P&;lt;0.05);柔韧性增加了8.8度(P&;lt;0.05)。伸膝肌的力量增加了20.3%(P&;lt;0.05),屈膝肌的肌肉力量增加了15.9%(P&;lt;0.05)。而对照组的这些指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2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对提高老年人健康身体适应能力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证实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效果,指出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太极拳强调了人练习的原因,故建议集体进行太极拳练习。  相似文献   

13.
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忠山 《体育科学》2000,20(1):79-81
采用同位素及生理生化的方法连续多年追踪研究了从事太极拳运动对老人骨矿物质、骨密度、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可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性刺激,可有效地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并有效调节骨钙——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太极拳运动的太极拳功理、养生价值、健身价值、生理作用以及太极拳的锻炼环境和时间五个方面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方法,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太极拳健身队伍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陈威 《体育学刊》2012,(4):116-120
通过与《论太极推手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兼论传统太极推手竞技化不可行》作者商榷,对该文作者提出太极推手仅适用于"对练运动形式"提出质疑。认为现代太极推手运动源于传统习练太极拳之"用"的练习,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传统的太极推手练习不乏对抗性,太极推手竞技化可行,传统与现代并重并不矛盾,并对竞技太极推手的继续开展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鞍山市铁东区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及练习后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鞍山市铁东区居民练习太极拳多以强身健体和结交朋友为主要目的,在练习后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改善消化系统等功能。通过研究,文章力求从侧面揭示出目前鞍山市大众体育的发展步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太极拳的社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动处方是对锻炼个体生理特点、健康状况、锻炼目的等综合考虑而制定的计划,应遵循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及专业性等原则。太极拳因其动作、技术特点,比较适合于健身活动,而倍受锻炼者青睐。为此文章就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制定原则、注意事项及太极拳在运动处方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概述,为制定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简化太极拳颁布50周年,简化太极拳,五十年的过程,大胆的跨越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智慧的诠释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学的学生身体状况不尽如意,学习简化太极拳,使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一种长线的运动项目在学校里学习开展,走向社会后又能以此为锻炼的手段,保持身体身心的健康。学会打太极拳,弘杨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修身养心功效而为世人所瞩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从而为大学生通过太极拳健身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日两国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统计学中的降维方法(K-L变换),从太极拳运动的目的、效果、要求三方面,找出影响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弥补运动不足、受惠于好的设施与教练、培养意志品质;性格开朗、增进食欲、娱乐身心;小规模场所、高水平太极拳俱乐部、体育运动的普及等,并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