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风狂,或作“疯狂”,其语盖源自“凤凰”。风(疯)甲文中与“凤”通,狂与“凰”音近可转,凰鸟在《山海经》中写作“狂鸟”。风狂与凤凰除语音相通外,其语义亦颇与凤凰之品性相吻合。凤凰的“歌舞饮食”,均有出“风”头和“狂”妄自大之嫌;其飞群鸟从以万数,又或漫天翱翔,自是在发“风”或发“狂(逛)”。因凤凰是古东夷族所崇拜之图腾,故凤凰有“风狂”之表现,应是古华族对夷族某些风俗习惯的一种蔑视  相似文献   

2.
千古奇书《山海经》,里面到底讲些什么?很难有人说清楚。按照汉代人的观点,《山海经》一书的性质属“形法家”。“形”者能看清形态的物类,如太阳、月亮、星星之类;“法”即法则,事物的变化规律。打破《隋书·经籍志》以来以《山海经》为“地理类”的传统桎梏,还刘秀校定《山海经》为18篇时的原貌,从地上读到天上去,《山海经》基本是一部“天书”。它以宇宙本体论为框架,在观象授时、制定历法、岁时祭祀的过程中产生神话。再从天上对应到地上,“天人相应”(汉代人的观点),比喻万物众生,形成了“闳诞迂夸”(郭璞语)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有丰富的远古史料。“《山海经》记载的石和奇禽怪兽反映了石器时代的狩猎生产”;“《山海经》记载的女权材料反映了远古时代母系社会形态”;“《山海经》记载的炎帝黄帝”,“《山海经》记载的伏羲、尤传说”,“《山海经》记载的帝使传说”等内容,均反映了《山海经》远古时代史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堪称一部“奇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蕴含着我们这个世界上古时代的丰富信息。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其中很多宝贵的信息并不为后世的读者(包括今天的研究者)所理解、所重视,常被斥为怪诞不经,甚至被视为神话总集。今天,我们应该让《山海经》从神话回归历史,恢复它是上古时代的一部信史的本来面目。汉代刘秀(欲)在《上(山海经)表》中写道:“《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东晋郭政在《山海…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研究5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一部“奇书”。最晚从晋代起即有学者研究该书。近 50年来 ,在《山海经》研究中 ,参与人数之多 ,学术活动之活跃 ,前所未有。中外学者在研究中对《山海经》性质的认识有“神话”说和“信史”说两大派。在全体矢志于《山海经》研究的中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 ,其研究的终极成果 ,必将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本中的长妈妈是鲁迅儿童时代的保姆,她帮鲁迅找到了“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山海经》给了少年鲁迅强烈的“震悚”并产生无比的“敬意“,因而也使鲁迅对长妈妈终生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阿长与〈山海经〉》形成了单一的阅读视角和解读——诠释者较多地注目于从政治角度和民粹立场来阐释,把阿长阐释为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化身,而忽略了鲁迅内心的冲突与紧张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的流传与重要古本考评金荣权《山海经》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的一大奇书,全书共分“山经”与“海经”、“荒经”三大部分。“山经”主记上古山脉所在、水源所出以及各地草木、鸟兽、鳞甲、矿产的分布情况;“海经”(包括“海内经”)与“荒经”多记海内外奇人怪...  相似文献   

8.
自我·“五四”·宇宙精神《凤凰涅》赏析李铁秀郭沫若的《凤凰涅》,在1920年1月30日至31日两天的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破例以整版的篇幅连续发表了。从此,一对火中新生(也是永生)的凤凰便“翱翔”“欢唱”在群星簇拥的诗国的天空。凤凰形象...  相似文献   

9.
朱永芳 《语文知识》2006,(11):17-17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宇文新州之懿范”一句,“懿”(yi)是美好(多指德行)的意思,如“嘉言懿行”。笔者在课堂上把它拆解为“壹次美好心意”(“壹”表音,“壹”“次”“心”表形,“美好”表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篇目是《山海经》传统研究三大难题之一,刘歆《山海经》篇目又是争论的焦点。在回顾《山海经》篇目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论证:刘歆所称“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乃刘氏等人校编《山海经》时参阅过的材料之篇数,计《山经》材料5篇,海外海内经材料20篇,大荒海内经材料7篇;刘氏所称“今定为十八篇”乃定本之篇数,计《山经》5篇,海外海内8篇,大荒海内5篇;《汉书·艺文志》所称《山海经》“十三篇”当指《山经》5篇和海外海内经8篇。  相似文献   

11.
万惠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9-121,134
淮滨"沙冢遗址"出土的沙冢红陶鸟造型丰满圆润,L形的侧影、A字形的正面像、尾部展开的V形状,极具母性特征和生殖崇拜的女阴符号,从实物上充分证明把鸟作为图腾崇拜是上古时期淮河流域沙冢遗址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流域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地理、自然环境造成自然禁忌崇拜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鸟图腾崇拜的文化意象源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崇拜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类型。在《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中保存了大量先民宗教崇拜的文化信息 ,从其中有关文字及其说解 ,可以探究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渊源 ,印证我国古代宗教崇拜具有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族群便已较大规模地迁徙,其中南移至凌家滩的一支成为皖中地区东夷的主要族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是学术界经常谈及的话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泛图腾论”,把考古发现的远古时期祭祀礼器或日用器物上面刻画的鱼、鸟、花卉等图案都视为图腾;二是“图腾否定论”,以张光直先生为代表,认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不能证明中国远古时期存在图腾崇拜。本文依据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调查,证明远古时期海岱地区的确存在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海岱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催生了中国文字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诸多的神明崇拜中,关羽与诸葛亮的崇拜同源于汉末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这两位刘备集团中的得力干将,在千年传说与信仰的相互作用下,依靠自身所具有的杰出历史功绩,加上被后人赋予的理想人格,终于发展成为全国崇拜的神明;但是在民间信仰和官方推崇的交互影响下,由于关葛二人的自身功绩和社会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崇拜规模、崇拜地域、崇拜形成关键时期等一系列崇拜因素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对生殖崇拜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关注,生殖崇拜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佤族是云南省独有少数民族之一,生殖崇拜对于佤族先民不仅是一种繁衍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在佤族地区,源远流长的生殖崇拜信仰观念及其物化形式,至今仍然可以找到明显可见的遗迹,在佤族的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美术、原始舞蹈及至今日的民族习惯中随处可见生殖崇拜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存与生殖问题是他们最基本的本能。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繁衍。凤这一形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它的出现与人类的两种生产是分不开的。本从凤与太阳崇拜、生殖崇拜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兴”作为《诗经》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历来争议颇多,其关键在于对兴象本身的理解不够透彻明了。从鸟类兴象与宗教故国、鱼类兴象与生殖崇拜、草木兴象与爱情婚姻等三组固定套语中,可以看出某种兴象与“所咏之词”具有特定的内在联系,也与当时的民俗风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从军事学的视角,对鄂西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巫术崇拜、白虎崇拜、英雄崇拜作分析解读,可以看出鄂西土家族文化现象中蕴含有丰富的军事斗争因素,折射出土家族崇武善战、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一般认为岭南石狗文化圈的石狗崇拜近源是外来的瑶畲檠瓠,远源是土著的百越图腾。根据文献和民族语言的资料,岭南石狗崇拜的民族源流:既是百越神灵崇拜的遗存,也是中国龙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