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缺损的原因主要是所有者依然缺位,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应明晰产权、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现行激励机制、规范政府行为.从而达到防范和遏制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需求,给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其信贷风险的管理问题意义重大。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华夏星火》2008,(12):32-33
农村信用社贷款虽面向"三农",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农户贷款不仅用于农业生产方面,也有很大一部分贷款用于自办小企业、发展服务业,经济发达地区有的用于外出经商。信贷业务的发展对农信社贷款风险防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降低信贷风险,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乃彬 《科技广场》2006,(10):71-7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小额信贷是一种为自我就业的低收入用户提供信贷服务的信贷制度和方式,这种信贷制度和方式是在传统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有效满足低收入用户信贷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本文试图剖析小额信贷目前面临的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在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往来越来越密切的今天,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催生新型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管好用活中央扶持“三农”改革资金政策和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进行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各种潜在的矛盾逐渐显露,虽然经过信用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就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信贷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作保障.而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途径,除各项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规避风险.风险小了,才能避免各种损失,间接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文章首先从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方面,分析风险种类及成因,最后提出了防范与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到县、市一级,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有所畅通。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乡镇、村一级的支付结算体系仍存在着不少缺陷,支付结算工具落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明显弱化,这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剖析现行农村信用社支付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途径,为了使农村信用社支付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上的困境,提出了新的制度安排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采,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但是,仍存在三大主要矛盾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本文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于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提高科技开发水平,有利于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农村信用社推行合作制有两个标准,其一是是否实现了民主管理;其二是是否实现了互助融资.本文对农村信用社按以上两个标准推行合作制进行了动态博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政府按信用社是否实现了民主管理来推行合作制是难以取得成功的,而按是否实现了互助融资来推行合作制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运用法学理论基本原理,通过引入法律的本质、价值、评价标准等基本概念,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思想相对滞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部分条款未能真实反映出社会经济生活的法的需求,而且相关法律规定与我们信仰的理论冲突。《农村土地承包法》自身之不足极大地局限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最终决定了该项法律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美容  郭东强 《情报科学》2001,19(5):452-455,461
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热门话题。本文把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并着重探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计算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广泛存在的授信者信用缺失现象,探讨了授信者信用缺失所带来的危害,详细地分析了导致授信者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治理授信者信用缺失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范宇 《科技广场》2005,(11):34-35
由于历吏发展及现实经营的诸多因素.农村信用社现状仍然困难重重。笔者在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信用联社贷款业务的管理需求,结合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信用联社信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成熟的B/S结构的方式,结合3层结构客户端系统模式,运用ASP.NET、C#、ADO.NET、AJAX技术以及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提高信贷信息质量、规范信息业务处理流程、增强信贷业务统计分析的能力,在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升信贷业务管理水平、提高信用联社竞争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在广大乡村进行所谓的"类"地方自治改革的理由并不充分.对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则以自治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整体政府理论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在张力,弱化了该理论适用于我国乡村治理变革的可能性,从而质疑了"类"地方自治在我国乡村治理改革中的可行性;一则以制度实施为视角,分析了乡村治理问题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关系,否定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制度本身之间的因果关联性,论证了村民自治的异化才是乡村治理低绩效的真实原因,从而动摇了"类"地方自治在我国乡村治理改革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给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信用伦理学意涵,对信用伦理作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历史叙事、穷尽社会信用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以及显明社会信用伦理现实建构的基本理路都是十分必要的。将“信用”概念释义与使用重新复归到伦理学视野中来,沿着传统的道德思维路向或伦理学方法,透视信用伦理的道德哲学基础,探究社会信用伦理缺失的诱因,找寻信用伦理历史叙事与现实建构的根本途径。在对信用理念作“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两种状态的道德形而上学解读的基础上,尝试着型构信用伦理意涵的“自在自为”的道德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