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卫东 《江苏教育》2023,(1):29-31+3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而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育人为先,推动全面育人的方式变革;教师为本,推动全面育人能力的提升;协同为要,推动全面育人的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生态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是育人生态中最稳定、最基础的要素。评价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必须考察院系、学校、政府之间的协同性,必须考察课程之间、课堂内外的协同性,必须考察学校、企业、社会之间的协同性。建构基于系统思维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撬动“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畅通”的育人共同体建设,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将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爱党爱国相结合,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将育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教育强国,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当前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履行育人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党建引领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三全"育人氛围不浓厚等问题。结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州职院)商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实践的"四成"育人模式,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围绕"四个服务"的功能定位,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全面强化"第一课堂"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增强"第二课堂"活力,落实文化育人工作;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营造浓厚育人氛围,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师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为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湖南省花垣县花垣小学立足于实际,以师为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全面地提升网络育人的整体实效,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媒介作用,行之有效地给予教师正确且规范化的引导,以更好地提升网络育人的整体质量.文章分析新形势下"网络育人"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形势下"网络育人"的合理路径,指出高校要科学构建网络育人机制,创建广泛的育人平台以及环境,发挥榜样作用实施心理育人,切实有效地提升网络育...  相似文献   

7.
周剑 《成长》2021,(2):41-4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引进名师工作室的落户与实践探究,充分借力名师工作室的资源,通过“搭平台、定目标、巧用力,重实施”等加速民办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促进民办教育育人质量的提升,推动区域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崇高的理想信念既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力量源泉,又是学成后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现阶段的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深度不够、持续性不足、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困扰和影响着学校铸魂育人作用的全面深入发挥。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在全媒体背景下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应运水平、实现全员全程育人,为学生不断提供强大的精神之“钙”,是坚定其理想信念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赋能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机制;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构建"五育五入融合"的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实施路径;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化"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学习方式.促进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断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教育者的考卷,命题标准是"初心和使命"。答好坚定信仰的考题。不忘从教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新时代,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方面,传递教育力量,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另一方面,传承教师精神,恪守爱国守法、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要;育人大计,德育为先;德育大计,方法为重。而诸多教育方法中,批评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利己育人,利用不好,则损己伤人。作为教育工  相似文献   

1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在"育人为本"中强化"德育为先",在"德育为先"中强化"育德为基",在"育德为基"中强化"渗透为要",进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变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指导,全面、系统、整体构建的育人体系。本文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分析了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以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并探讨了如何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对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从以物质保障为主的"保障性资助"向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资助"转变。发展性资助育人符合学生内在需求提升规律,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构建"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五扶并举的资助育人实践架构和绩效评价为保障机制的"五扶一评"发展性资助育人实践体系,可将"资助"与"育人"全面结合,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24,(1):20-21
<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自1985年试点实施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有力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今天,中小学校育人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大的时代使命。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治理逻辑也需要有新的发展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所学校能否优质高效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素质精良、业务过硬的教师群体。教师业务能力过硬了,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育人水平,教师的发展是一所学校内涵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行政手段进行推动,更需要在激活教师个体自主发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民众整体素质的提升及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提供支持.文章分析"三全育人"的含义及提出背景,探讨"三全育人"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的意义,指出高职教育落实"三全育人"的策略:了解学生整体情况,制订综合培养计划;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夯实学...  相似文献   

18.
菁菁者莪 教师为本——兼论大学中教学的基础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育人为本。"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因而在大学的诸多任务或功能中,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大学诸功能之间的关系。不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教学与研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欢 《林区教学》2022,(10):113-11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落实“双减”政策,有助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回归教育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家长双重负担,进而推动基础教育回归正确轨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绿色健康教育。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出现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校外培训能否源头治理、配套工作能否建立健全等诸多难点。为积极应对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难点,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做好配套工作,健全相关服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60-165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育心与育德"密不可分,要整理资源形成合力。心理学社是由学生组成的社团,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一个重要载体。本研究以大学心理学社为抓手,探讨如何发挥朋辈网络传导和聚合效应,通过朋辈之间的心理互助和支持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社会支持,从而将心理育人由"学生到学生"的端点与终点互连,达到从"学生个体到学生群体"的全面连接,延伸心理育人触角,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力不足的困境提供新视角,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扩宽心理育人受益学生群体的覆盖面,使心理学社成为心理育人的重要补充,促进高校心理育人成效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