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旁观儿童教育许卓娅(二)“危险边缘儿童”“危险边缘儿童”是指那些在学校的学业学习或社会融入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困难或发展障碍的儿童。称这些儿童“处在危险的边缘”,是因为理论上认为,如果这些发展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及矫正,这些儿童将很可能会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的保护和救助已成为实现整个儿童群体权利保障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二十多年来,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判断标准变得更为模糊,这对完善与发展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增加了难度。为了明确当前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构成这一基本问题,本文尝试从导致不利处境的环境因素出发,将处境不利儿童划分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儿童、学校处境不利儿童和边缘儿童四大类,并对每一类进行了概念梳理和构成分析。  相似文献   

3.
边缘儿童往往表现为心理焦虑,行为偏差、交往不畅、游离群体等心理症状或行为问题。他们是有特殊需要的一类儿童,但其在正常教育机构中的特殊需要并未得到满足,生存现状不容乐观,这需要教师和家长针对边缘儿童问题给予及时关注和心理干预。本文通过个案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边缘儿童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心智化教育减缓边缘儿童边缘化倾向;通过沙盘游戏减轻边缘儿童焦虑情绪和交往不畅;通过涂鸦游戏减少边缘儿童行为问题,以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与边缘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息息相关,同时在矫正其行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对边缘儿童的治疗方法有游戏治疗法和绘画治疗法等。边缘儿童父母应给予边缘儿童更多关爱;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关于边缘儿童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引导方法;创造适宜环境,为孩子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怎样教育“边际儿童”于凤莲有这样一些儿童,说他正常,有的方面却接近非正常的边缘;说他非正常,有的方面却又接近正常的边缘。这种儿童既不属于绝对的正常,也不属于绝对的非正常,我们称这样的儿童为“边际儿童”。我刚接小班时就遇到了一名这样的儿童。他个子矮小,...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 对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但在日常的幼儿活动时间里, 我们经常会发现群体中有一些幼儿既不被同伴接受,又不被同伴拒绝,处于被同伴“忽视”的状态。他们经常游离于同伴交往活动的边缘,在班级中既没有好朋友,也无固定的玩伴。他们常向别人提出申请和要求,但常受到同伴的忽略或不同意,又因为他们是  相似文献   

7.
由于儿童社会性发展出现诸多问题,而教师的教育策略问题也日益严重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同时,我们也发现多维悦读具有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我们开展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多维悦读生态课程的研究,建构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多维悦读生态课程”体系与推广措施及策略,有效解决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要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其社会适应困境的表现,家庭在这一困境中成了矛盾的焦点,进而成为引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即父母榜样作用、亲子关系亲密度和儿童反抗严厉管教。另外,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儿童同伴之间关系不良,外系统中父母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困境,还有城乡文化冲突、教育观念冲突、婚姻观念冲突,儿童的流动和父母婚姻的变迁……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恶化。  相似文献   

10.
四川平武县东北角靠近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大山深处,生活着一群讲“没有文字的语言”的白马藏族儿童,他们总是伸出三个指头对外地人说:“我们要花3年时间去过语言关。”笔者曾多次去白马藏区,采用情景交谈与个案记录方法,考察了解这个在文字文明边缘的少数民族儿童的早期言语发展,分析研究文字习得行为缺失与幼儿园言语活动缺失给少数民族儿童的义务教育带来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儿童社会化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本能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新精神分析派则增加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自身向健康人格的成长潜能。尽管这些流派对儿童社会化问题的解释各有特色,也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为我们进行儿童社会性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依据。 一、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是社会性教育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这一观点开拓了“社会认知”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将儿童的认知发…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而教师作为儿童人格品行的指引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科学应对,既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为问题行为背后隐藏了儿童的恐惧与害怕、儿童真实的心理特点、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儿童对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儿童生长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发展几乎影响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多年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对儿童语言获得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先后形成了经典条件作用范式观点、操作条件作用范式观点、认知发展的观点、普遍性观点、成熟观点、"先天论"的观点、精进或调谐理论等研究成果,而从人类进化的宏观视角阐述与分析儿童语言获得机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哲学的胚胎。进入儿童的问题世界,可以发现儿童对本原的追问,对认识的追问,对美德的追问。儿童的“提问”是生命个体内部矛盾的真实反映,表达了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儿童某个维度的“提问”用时间的链条串起来审视,我们会看到个体“提问”的演进过程。提问是儿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随迁儿童处于城市与农村两种生活环境的边缘下,城乡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他们有同龄人所没有的迷茫、困惑和矛盾,他们身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学校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现当代中国农村随迁儿童学校德育的概况、存在问题、成因以及难点进行阐述分析,希望能为农村随迁儿童学校德育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理论,我们看到正常儿童在心理和认知发展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等相关活动来实现对事物的把握;又通过对游戏在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的特殊作用和孤独症儿童所具有的心理低龄化的特点的分析,以及学习国内外孤独症教育康复中游戏运用的成功经验,我们设计了通过游戏教学和活动,改善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中国社会化、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独特现象应运而生。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暂时性的缺席,给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他们只是给予了孩子以生命,却不能真正带给孩子生命发展的意义。而由范梅南教授提出的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这一全新的师生关系理念,给予我们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很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上好主题教育课,知易行难。解决儿童良好社会性发展这个问题的关键在课程、课堂和教师,缺一不可。一、德育课程我们的主题教育课程,只有体现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尊重价值多元,我们的学生才能有良好社会性发展的可能。我们的主题教育课程,体现了综合性、主题性、自主性、协作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最终达成儿童良好品行的形成,社会化的发展。以一年级为例,课程分三个主题:我是绿苗苗、我爱家人、欢乐中国年。  相似文献   

19.
记录观察的结果是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导致我们对儿童活动的观察是否有效,影响我们对儿童发展的正确认识,也关系到对儿童活动的指导是否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记录观察结果应当是认真、客观、周密、细致的。前面我们分别谈了“参与式观察”要求、技巧和方法,下面我们试以儿童的图书阅读活动为实例谈谈观察记录的方法。 一、描述性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提出了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办学思想。2005年迁入新校址后,我们对这一办学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了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校园环境、德育环境和教学环境,追求正常儿童超常发展,超常儿童特质发展,特长儿童特色发展,特殊儿童正常发展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