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素是一位对隋朝兴亡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一生战绩辉煌,为隋的建立及其政权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开国功臣,但称不上功臣之首。他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营私易储,助广夺嫡,杨广即位后施虐政而乱天下,隋因之而亡,但杨素不是隋亡国元凶,只是帮凶。这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一、因进攻高丽而征发繁重的兵徭力役隋王朝建立短短三十余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末农民起义为何爆发、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是引起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隋王朝初期,由于隋的政权还不够稳固,封建统治者所掌握的物质财富也不甚丰富,隋文帝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政权和积累财富,从而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到了隋代后期,国家财富已非常丰富,隋炀帝便到处巡幸,并不断大兴土木,从而对人民的徭役剥削不断扩大和加重。炀帝即位初,即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发丁男数十万掘  相似文献   

3.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但政权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前期,统治者注意以隋亡为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步衰落。藩镇割据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的瓦  相似文献   

4.
隋末唐初,农民起义如急风暴雨般扑天盖地而来;残隋政权苟延残喘,拼死挣扎;各地豪雄竞起、虎视环伺。作为隋京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重心、李唐王朝肇兴基地的关中地区,各派力量在此都作了充分的表演。剖析关中各派武装力量的升降沉浮,探索关中在当时全国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李唐王朝勃兴的内在历史契机,也许不无裨益吧! 一、无所适从,迅速分化的农民起义军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99页:“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有些课外相关资料用此观点,但在课本第10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紧接着,到了第102页,课本上又是这样讲的:“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  相似文献   

6.
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之一。在他的宣传鼓动、组织领导之下,瓦岗军发展成一支拥有百万之众的反隋武装,沉重打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然而,这支曾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民军最终未能夺取全国政权,反而归于溃败。其间原因固多,史家评论亦众,笔者仅拟就李密用人之失误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自汉武帝经营西域后,西域就与中央政权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央历代政权都用很大的精力经营这片神奇的区域,西域各国也对中原政权和华夏文明产生向慕之心和归属之感。隋朝建立于民族大融合之后,西域形势更加复杂,因为在传统的西域各国外,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还有西突厥、吐谷浑、铁勒、党项等几个势力强大的民族。隋朝君臣以含容的态度和灵活的策略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解决了西域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隋王朝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当时的重臣裴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唐律疏议》的局限性看中华法系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律疏议》的制颁主要是袭用隋《开皇律》,以及存在着内容停滞僵化、颇多具文等局限性,反映了中华法系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制颁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出于“标榜自身政权合法性权威性的政治考虑”,胜过“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法律考虑”。  相似文献   

9.
裴矩(548—62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他幼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略,留心政治时事,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北齐时,作过北平王高贞的兵曹从事,调任高平王文学。北周时,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总管杨坚的记室。入隋,迁给事郎等官。参加过平陈之役。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以三千弱兵,安抚了二十余州,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隋炀帝即位后,“方勤远略”,裴矩积极从事发展隋朝与西域各族联系的工作和对吐谷浑、突厥等边疆地区的经营。他一生历事北齐、北周、隋、唐四朝,参加过窦建德农民政权,而最有意义的事迹,还是他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的政权建设思想是其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建立民主政权的重要性,并对这种政权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强调政权的民主政治改造和党的领导,这些都为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1]政权接班人的问题,在整个封建王朝中事关重大.哪一位开国皇帝不像秦始皇那样,希望子子孙孙万世而为君.打江山不易,守成却更难,为了江山永固,为了中央政权的强势与稳定,历代统治者在皇子培养、亲王管理制度上可谓煞费心思.唐朝初年,刚历经隋末唐初朝代更替的统治者们借鉴亡隋的教训,吸取历代兴亡得...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会同享,有难必然同当……"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就会想起作文班里,由二十几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灰太狼"隋天瑞隋天瑞和灰太狼的性格十分相似,一到下课,他就开始吓唬小肥羊——女生。结果,老师打完水回来时,正好把隋天瑞逮了个正着,他向老师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转身过来对小肥羊们说:"我一定会回来的。"要是他嘴边有一条刀疤,我还真把他当成"灰太狼"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是否有勇气直接关系到一件事隋的成败得失,它甚至比一个人的出身和履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瞩目。即便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他充满勇气,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情不仅仅需要勇气,勇气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胸怀。  相似文献   

14.
从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直到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才又重新走向了统一。但隋王朝二世而亡,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短命政权之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毛主席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极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诗经》中早有“殷鉴”之诫。早期史官之设,尽管职责甚多,但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却是其最主要的责任。到了封建社会中期的唐宋时代,史学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取鉴思想更为明确和系统。唐宋政权皆建立于长期分裂割据之后,执掌政权的人历经战乱,深知得天下不易、保天下更难。因而隋、唐、宋的统治者极重视“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把修史工作提高到关系政权兴亡的高度来认识,也因此隋唐以降官修史书成为修史工作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古代宁夏是我国北方羌戎等少数民族所居之地。秦代在这儿设置了北地郡。汉代仍为北地郡,固原属安定郡。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在宁夏一带建立了“大夏”等地方割据政权。隋、唐、五代,宁夏分属朔方郡、灵武郡,固原地区隋置为平凉郡,唐改为原州。宋时,党项羌族拓拔思恭部的后裔李继迁又建都于中兴府(今银川市)建立了封建割据  相似文献   

17.
<正>隋抱朴是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中所着重塑造的一个主人公形象。对于这一形象,评论界论者纷纭,有人说:“他是一个博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企图普渡众生的苦行僧”;有人说:“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孕育出的一个博大而痛苦的巨人”……这些评论道出了隋抱朴形象的一些真实性因素,但他们都没能概括出隋抱朴的真正的性格内核。我们认为,隋抱朴真正性格内核是对于“原罪的忏悔”,这种忏悔并且已深入其潜意识领域,构成了他的“情  相似文献   

18.
正统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家解释政权合法性和政权更替合理性的重要理论。范晔的正统观念非常强烈,左右着他对东汉历史的认识,如他对东汉前后其它诸多政权贬斥,对东汉衰亡的反思,但着力点在于确立东汉的合法地位。无论体系结构,还是语言,《后汉书》都突出了东汉纲举天下、总揽一代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 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政权被少数士族把持,一般地主很难参予政权活动。隋代实行明经进士等科取士,为一般地主创设了参加政权活动的机会,限制了部分贵族把持政权,强化了皇帝的权力。唐代初期承袭隋制,李世民看到新进土试毕出门的情景,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了。”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说明统一科举内容并进而统一思想,在经学上大下功夫是唐太宗统治的手段之一。因为隋之唐兴,如何统一思想是唐初统治者面临的一个极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姜维是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统帅之一,他出生于西凉豪族,有羌族血统。本文认为,姜维充分发挥自己民族特性,改变了蜀汉北伐的方向,对蜀汉后期军事路线与战略目标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蜀汉政权的稳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