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玉 《成才之路》2020,(7):20-21
针对班级管理工作中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几个方面研究感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有感恩精神的人;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恩的力量,树立感恩意识;积极营造感恩环境,让学生在感恩中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可见"感恩教育"在当前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怎样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谢社会。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当前的教育越发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这是不对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从当前感恩教育出发,对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做几点分析,让感恩教育与班级管理相得益彰,绽放出班级管理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初中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设计者、执行者,要从改造学生思想入手,引入感恩意识,科学创设,整合资源,多元发动,为班级德育赢得重要契机,也为学生健康思维的构建创造良好环境。感恩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对全面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钱晶梅 《考试周刊》2014,(4):174-174
班级管理方式是决定班级管理水平的风向标。中专学校的学生班级管理人员必须对中专学校学生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并采取诸如影响式、授权式、融通式、协商式、宽容式的班级管理方式,着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愿景管理理念下,如何提高高校班级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高校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难度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管理自由化,学生班级意识不强,学生考评机制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愿景管理理念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意义,提出了基于愿景管理理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的班级管理中,要科学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在班级中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在班级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7.
许娜 《成才之路》2012,(15):96-96
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进入现代化教育时代,班级管理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换代,在班级管理中灌输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已经取代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方式,融入学生主体教学意识的班级管理能够改善以往学生处于被动位置的状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里的主人翁地位,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带来良好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灵魂人物,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班级管理必须适应新的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从细微之处抓管理,不断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中职班主任不仅要熟悉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同时要把握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保证管理工作具有高效性以及持久性。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用赏识教育的策略,能够开启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田,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方法,最终提高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可见,我们的前辈就告诫人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责任,也是义务。但让我们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被爱”得渐趋冷漠与麻木的孩子,他们大多对己不负责,对事不关心,对人不感恩。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增强德育教育韵实效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班级民主管理不仅能极大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搞好班级建设,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念里,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为学生操碎了心,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所以,班级管理中主体是学生,本文针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可见,我们的前辈就告诫人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责任,也是义务.但让我们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被爱"得渐趋冷漠与麻木的孩子,他们大多对己不负责,对事不关心,对人不感恩.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霍萍 《辅导员》2012,(12):81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可是作为老师,我们可否用感恩之心对待学生。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正正的进步;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幸福。教师学会感恩,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充满民主、平等与尊重,才不会吝惜赞扬和鼓励。教师学会感恩,才能教育学生真正懂得感恩,学会欣赏他人,为他人的成功喝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陪我一路走到现在,认真反思,是学生让我真正感受到教学的幸福!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认为,班主任如何能够成功的管理好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特别在家校融合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握好艺术与技巧,多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多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现。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能弥补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措施,首先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措施,包括:营造和谐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多元化管理,提高班级整体水平、随时与家长沟通,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最后通过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措施,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营造舒适、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的现象,中学教育中的"重智育轻德育"教学模式,是导致中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感恩教育的现状出发,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渗透感恩教育,以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教学目的。一、感恩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家中的"独苗",长辈们对他们  相似文献   

19.
留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所谓班级管理的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用于班级管理之中,以此营造出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方法。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有哪些留白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班级管理中,采用赏识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肯定与积极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基于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