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着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卓越口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当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之有效的尝试,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找准定位、把握机会、开展训练,必将使得学生的卓越口才实现相得益彰的提升。"培养学生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朱永新教授认为:之所以要"培养卓越口才",是因为口才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里所缺乏的。因而,从小培养学生卓越的口才是助力孩子成长成才、适应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离不开对孩子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一群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在新课标中同样提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对孩子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增强语文理解能力、语言的积累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杨峻 《教师》2011,(24):73-73
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离不开对孩子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一群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在新课标中同样提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对孩子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增强语文理解能力、语言的积累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我们教育的模式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听;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此教学严重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孩子在这样长期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失去创造意识。长此以往,孩子就变得像一个机器人,失去了主动性。因此,作为一切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呢?我的作法是: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假设旅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的许多课文是对一些事物的认识,我根据材料的特点采用想象的方式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任余宝 《家长》2015,(2):12-13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画面的能力。没有想象力的孩子,就没有创新的精神,所以要对孩子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注意来培养她的想象力。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夫妻俩照看她,一般不让老人来看。因为老人看孩子,对孩子说教得多。无论什  相似文献   

6.
用激情去点燃智慧我是一个语文教师,语文不是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技能的学科,它还承担着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重任,关系到孩子的精神世界能否健康成长。而"情"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联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为有情人。以情动情,用激情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抓好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四错常规",让孩子与错别字说"不",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汉字,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继往开来、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蓬勃发展的新世纪。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绝不仅仅是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掌握高新科学技术而已,而且还要求具备心理上、生理上及社会文化上的高素质。语文教学不是单单追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某些能力的提高,而是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站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度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现实教学中,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表面上看,这…  相似文献   

9.
季晓鸣 《考试周刊》2013,(94):195+129-195,129
<正>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的中心主题开始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向"能力的培养",孩子们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工活动是展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深受幼儿喜爱,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同时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应给予说理性知识,而要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放开孩子的想象力,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机会,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基础教育,具有工具性,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等,并在基础上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为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王学东 《学周刊C版》2010,(9):116-1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中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文章从培养学生兴趣、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自信、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作者在平时教学中运用的策略,以期寻求到一条让孩子快乐获取知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校园,传入耳际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映入眼帘的是孩子天真的笑脸,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阅读教学就伴随儿童左右,(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怎样创造出充满灵动的课堂,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更加精彩呢?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动"在读前——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人类已经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离不开创造思维。社会的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造思维。叩开21世纪的大门,知识经济将扑面而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应当作出怎样的回应?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小学课程中,它的教学内容最多,课时数最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课堂,是…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培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依赖于科学技术 ,发展科技则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语文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也必须面向二十一世纪跟上时代的步伐 ,着力于对教育对象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方面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已顺应了时代要求 ,现代文阅读选用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 ,以题目的形式明确提出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学生会读课文,教给孩子读书方法;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三是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简言之"教育、教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雪竹 《考试周刊》2012,(40):24-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而语文义务教育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是门思维性、想象力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具有严格感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一面,而且具有灵活性、变通性、阅读性的一面。注意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恰当地处理教材中的"一般"和"特殊"、"通常"和"例外"的关系,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