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宸  王玉珏  黄俊  赵进 《科技风》2022,(2):115-117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从菌种选育到产物分离提取的整个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的原理、工艺和应用等,旨在让学生理解、思考并解决发酵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为学生从事相关方面的生产和研究打下基础.本文论述了项目式教学法结合工学实践对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  相似文献   

2.
综述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概况。从菌种的选择、发酵温度、p H值等方面考察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同时探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食品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31-31
一项名为“畜禽粪便、秸秆、菇渣废弃物等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2003年8月下旬在京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实用性强、技术成熟,具有可操作性,可有效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有机废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缓解我国规模化养殖、食用菌栽培等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为有机废物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据中国农科院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宁国赞研究员介绍,从1998年开始,北京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便组织专家针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2):133-133
l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五碳二元酸的新工艺新方法完成单位:微生物研究所在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五碳二元酸(DC15)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中,研究者在菌种培育、培养基配方、发酵过程控气和后处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内容,都是国内外所没有的,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创新的项目,已完成2500升罐规模中试实验。199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国家验收。该项发明有显著经济效益和巨大社会效益。2多波长光参量激光器完成单位:物理研究所等光参量激光器自80年代以来成为最有前途的宽调谐激光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本校生物类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现有水平,从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手段等多方面对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主要包括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综合运用"双师"授课、传学帮带、自主实验、分工协同等教学方式,增加基础考核和综合考核等考核方法。通过本实验教学改革,既提高了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醇类燃料是重要的生物液体燃料,但其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戊糖难以利用和CO2排放等问题,而琥珀酸发酵生产的放线杆菌等具有高效的戊糖代谢和CO2吸收能力.为此,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醇酸联产工艺,有助于形成高效、原料组分充分利用的生物炼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性,并且十分丰富,每年生产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相当于世界年能耗总和的10倍。因而,生物质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发电/供热、生产燃料酒精、生产生物柴油等方式进行转化和利用,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视,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本校生物类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现有水平,从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手段等多方面对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主要包括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综合运用“双师”授课、传学帮带、自主实验、分工协同等教学方式,增加基础考核和综合考核等考核方法。通过本实验教学改革,既提高了微生物发酵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生物氮素作为微生物发酵的一种新型氮源,我们首次在头C发酵生产上应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利用生物氮素作为头C发酵生产上的补充氮源,其发酵水平优于其它氮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微生物发酵制药的研究进行综述。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可以为开发新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饭生物采油技术安全体系来规范技术的运用,从筛选菌种、生产菌液、现场应用等方面实施系统的安全措施,防忠于未然;使微生物采油的科研人员在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科研和生产,都能清楚地知道如何达到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藏科技》2006,(3):62-62
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发酵剂产品,最近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中大显身手。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将这项“有机废物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评为“2005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7,(10):4-4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近期宣布,由该所范云六院士领衔完成的“利用玉米种子生物反应器生产高活性植酸酶”项目,日前通过农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李振声院士、戴景瑞院士、方荣祥院士等国内著名的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动物营养学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详实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学等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第二代植酸酶产品具备替代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植酸酶功效,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功能 的新型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多方面的。新型生物材料、具有多功能的材料、或人工设计的所谓人工智能材料(仿生材料),在整个材料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技术(含微生物技术)的渗入使构建的新型生物材料更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硫氧化是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硫氧化细菌(sulfur-oxidizing bacteria,SOB)是单质硫或还原态硫化合物生物氧化的驱动者。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可产生并向环境排放大量硫化物,导致空气污染、材料腐蚀和生物毒害。在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的治理和硫资源的回收过程中,SOB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SOB分类、生理生化、生物脱硫和硫资源回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菌种资源的挖掘、硫化功能的研究、脱硫工艺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柴油机试车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冲缸垫"的现象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将会造成漏油、漏气、漏水,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油耗提高等不良后果。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冲缸垫"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及技术攻关,特别对现场装配工艺的改进,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受到明显的效果,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米营养价值较高,通过酶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和饮料加工技术制备成小米发酵饮料,不仅保留了小米自身营养价值,同时借助微生物发酵增加了益生因子。本文针对小米饮料的原料选择、菌种选择和发酵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小米发酵饮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2):167-176
方心芳(1907—1992),工业微生物学家.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临颖县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先后在比利时鲁文(Louvain)大学、荷兰菌种保藏中心、法国巴黎大学和丹麦等国从事过微生物学研究.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酿造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工程是当前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含义是指人们利用近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对细胞、核酸、染色体、基因等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物质的认识,采取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基因转移、微生物发酵等各种精确的手段,使有利于人类的各种生物特性的最佳状态可以得到利用、遗传和复制,从而可以按人类的意志生产新的物种、制剂、诊断手段以及新的高产、抗逆、优质的品种等等一系列生物变革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一领域的成功,不仅显示了现代科学的巨大进展,而且已经并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细菌也知道风险对冲在自然界,表现型之间的随机切换(风险对冲)是生物在变幻无常的环境中求生存的常见现象。对暴露于一个与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等环境有相似性的波动体系中的荧光假单孢菌所做的一项研究,实时显示了这种行为何以能够发生。本期封面所示为一个荧光假单孢菌菌种的菌落,这个菌种已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