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都存在只注重交际语言行为,而忽视交际非语言行为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交际表达的认识。事实上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非语言行为具有更加真实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其与语言行为一样,在英语交际中不可或缺,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高中英语非语言行为交际教学做出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交往是靠信息的交流得以实现的,信息交流又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是最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刺激来配合教师的语言,即用非语言行为来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有些情境里,利用非语言行为进行交流,其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实现的,在体育教学的课堂环境中,恰当的非语言行为将对语言行为起到必要的补充和深化,有时则会起到语言行为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教学,教学过程的信息就流域反馈及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等方面,非语言行为在其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行为的概念非语言,指的就是无声的语言。何谓军体教学的非语言行为?笔者认为,它是指在特定的军体教学中,教员运用无声的语言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受训者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王治业一、什么是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身体部位的变化,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非语言形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除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教师...  相似文献   

6.
梁作霞 《考试周刊》2009,(46):126-127
人类交际有两种形式:言语的和非言语的。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交际的全部过程.本文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探讨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教师应重视非语言交流秦明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非语言行为的修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非语言交往手段,未必就能达到高效的交往目的。因此教师在重视应用非语言行为的基础上,应注意对自己非语言行为的修饰。即一要注意群体性以及一定的社会交往习惯;二要努...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众所周知,文字语言符号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是唯一载体。“回头一笑百媚生”,就是胜过文字的非言语交流,这种交流传递的是“非言语信息”,我们称它为“行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无声语言”或“态势语言”,其载体是神态和动作。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语言与文字语言并行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他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行为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初探高丽娟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借语言以外的东西,如面部表情、手势、语调等来辅助或补充言语行为所需要的内容的过程。通常在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言语行为的使用,但对非语言行为却往往忽视。即使有部分教师注意了一些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运用,但...  相似文献   

10.
张淼 《甘肃教育》2008,(6):22-22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专家研究认为。在许多方面的交际中,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的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所以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对稿好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发生误会,导致交际失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上非语言交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有必要充分重视语言交际手段之外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非语言交际理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修养并适度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交际行为由两种行为组成: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为也是交际行为的内容之一.本文侧重论述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合理地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语言行为主要是通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身体手势、外表修饰以及空间距离等表达方式开展教学的行为。非语言行为具有专业性、动作性以及连续性、自觉性的特点,是课堂语言教学行为的有效补充。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巩固课堂知识以及辅助语言的作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师非言语行为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手部非言语行为、脸部非言语行为、身体非言语行为、副语言行为、空间语言行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教学进程和增进师生情感方面有显著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非言语行为,要加强实践练习,提高非言语表达技巧,同时要适量,掌握好"度"。  相似文献   

15.
人的行为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可能会存在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来交流,从而加大语言输入。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在导入、讲解等教学过程中,在语音、词汇等教学方面。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引起学生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考虑文化因素,避免文化禁忌。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符号是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正确地利用视觉性、听觉性和其他非语言符号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艺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听写是语言教学中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识字的掌握程度,而且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一直探求从听写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信息通常靠语言及非语言的两种方式进行。一般而言,大家会比较注重言语的信息,因为它直接、易于表达、思考、分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都很关注老师音量的大小、发音的正确及逻辑的表达等。其实,老师的非语言行为也不容忽视。巧妙运用肢体动作,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用面部表情、手势、眼神这些肢体语言来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可见非语言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理解,忽略了对于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这对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埋下了隐患.如果我们能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非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势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教学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这也决定了语言测验的目的及形式的不同。语言测验是有效的语言交际行为的一部分,也是通过这种语言行为观察推断交际能力需要参照的基本范畴。这就需要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明确语言测验的目的及施测的种类,以适应现代汉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