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小平 《考试周刊》2014,(69):43-44
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课堂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体现形式,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有所涉猎、有所思考但又感困惑的问题。本文探究了语文的学科精神,并以语文精神为核心指导,思考构建良性高中语文课堂的要素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一种主体精神的教育。无论是从教学目的还是从教学过程来看,作为语文教育核心部分的阅读教学都是一种生命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习是人类最重要、最基础、最长久的学习。无论什么国家、什么民族都不会例外。语文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和精神基础。人的思想、情感、成果都必须通过语文来表达和记载——语文是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首先是一种语言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生命特质;其次是一种审美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风格表征;第三是一种文化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人性烙印。语文教学学科精神的价值取向,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而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快快乐乐教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快快乐乐写作文是所有学生的愿望,但是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本是文化的载体,是语文教学实现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奠基的载体。这个特定的教学任务决定了语文教师——这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特定的视野。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语文教师自然是引领这些“苇草”翱游语文知识海洋的高手。因此,语文教师理应契合学生语言和精神学习的需求,开掘乃至创造文本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汉语的语境、人类的文化传统、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精神生命之中——这些都是语文的根基和原点,都是语文赖以生存的活命之“水”。语文教学只有回到语文的根基和原点之上,才能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那样,语文连同我们自己才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生机勃勃,质朴而又楚楚动人。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存在两大流失:生本流失、情感流失.这些流失使语文学习处于失调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怎样调节这种状态呢?研究性语文学习的态势、品质及设计都告诉我们:研究性语文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索式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兴趣,激活知识储备,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生态.是调节语文学习失调状态的一种途径,而且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而文学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载体,不管是古代文学,还是近代文学,都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文学必须纳入语文课本,语文教育必须包括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韦丽 《学苑教育》2012,(14):36-37
在学科教育中,每一门学科都是一棵果实累累的大树,而语文却不在其中,因为语文是这片果园的泥土,她独有的文字影响、情感熏陶、精神启迪有着滋养根系、培枝育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钱 《语文天地》2014,(9):19-21
虽然世界上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但是不论哪一种语言文字都是一种工具。自然、社会、生活、人生、文化、精神等内容都通过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表达。汉语言文字也同此理。汉语言文学简称语文,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决定了语文是丰富多彩、复杂深刻的。也决定了语文需要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思考、探究,深入其中,从先前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和主动创新,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既为“经师”,又为“人师”。对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而言,“人师”的成分理当更多一些。语文教师是培养孩子“精神骨骼”的,孩子的精神骨骼健康,才能在天地之间傲然挺立。作为一名身担重任的语文教师,我以为我们应该自觉涵养“三气”。  相似文献   

13.
许序修(厦门市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民族经验和民族传统的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化。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根,民族语文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家园。但是,对这个精神家园的建设,不但很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受到语文教师自身的破坏。不久前,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上语文课时就大肆宣扬:“读语文只学中文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习英文。不学好英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改革和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许多国家都把本国语文特别是写作看作是一门基础的和应用的学科。在美国,本国语文是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日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条写道:“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说话和写文章的能力,培养主动表达的精神。”德国在学生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是在学习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知识与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这一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下面,笔者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其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历来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课题。语文写作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方法为策略开展语文写作训练的教学组织形式。该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改的天地里又迎来一股新风“简单教语文”,还沉醉在“多途径结合教学”中的教者们又一次陷入“整改”的境地。我们不知道语文究竟该怎么教,但我们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承载体,正因为有了它,人才会触景生情、才会睹物思人、才会享受内在的精神旅途,缺少了它,人的生命只属于物质,没有灵魂的空间。但是从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来看,许多人都把语文看作是人的生活的附属物:认为语文纯粹是因为生活需要才存在,使得语文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生命状态,是一种“惟利是图”的机械操作。但走进特级教师王菘舟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语文教育的本质与灵魂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本质和精神灵魂的教育,是民族生命形式和生活语境的教育与传承。语文教育的核心本质是塑造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心灵,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可以说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根基就诞生于"甲骨文"中。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从诗经到现代文学经典都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表达,语文蕴含着民族气质和民族品格,语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基本表达,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和唯一的,文是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实践课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课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实践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在语文教学中,让我们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