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薇 《科教文汇》2008,(30):242-242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中模糊词和句的存在使得语言更加富有表达力。本文着重讨论了英汉数字的模糊性在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区别,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纽马克在整个翻译理论中最杰出的贡献,交际翻译法具有相对意义,语义翻译法具有绝对意义。交际翻译法是集归化、意译及地道翻译的优势,而语义翻译法是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将交际翻译法和语义翻译法互相结合在一起的翻译方法,是目前最好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中韩建交伊始,韩国文学作品开始正式在中国大规模翻译出版。已翻译出版的翻译作品中不乏优秀译作,但因两国存在语言体系、文化、历史、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等差异,也存在部分误译。本文即是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有国内译作中存在的部分偏误和不恰当之处,探寻韩国文学作品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杨淇斯 《科教文汇》2012,(25):143-144
文化适应性是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翻译的质量。本文根据不同文化主题与文化适应性的关系,探讨文学作品翻译中增强文化适应性的技巧,期冀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窥”。人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人名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区别他人的特定标志。而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往往是作者根据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身份或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精心设计的。因此,本文就英汉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翻译方法做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7.
节奏存在于宇宙万事万物之中。寒来暑往,朝升夕落,风起云涌,自不必说,一篇文学作品之中也涌动着节奏,抑扬的起伏,灵巧的衔接,流畅的语流,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成功的翻译除了要做到有形语言的转换,还要做到无形"节奏的再现"(余东、刘士聪,2014:92)。语言节奏本质上是情感节奏,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中声情并茂的审美意蕴。就节奏的组织方式而言,英汉文学语言各异,节奏翻译也不是双语字词句等对应成分的替换,而是篇章整体风格的吸收与内化、整合与再现。所以,正确把握情感并辅以一定翻译技巧,方可再现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8.
论文学作品翻译的风格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彩凤 《内江科技》2007,28(4):80-80,86
再现作品的风格是文学翻译的要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除了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外,还应忠实地再现原作的风格.本文就其必要性及如何达到风格再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略谈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首先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价值做出阐述,尔后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特色,且以《老人与海》文字做出举例。本人教学有年,一纸管窥,执笔仓促,若有益于同仁点滴,则我至为深幸。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翻译大多只停留在语言和文字层面,而较少考虑文化的因素,缺乏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大的背景角度去通盘考虑,使翻译能够让读者尽可能熟悉读本的内容和风格,而丧失了某些语言上的特色。近年来随着文化作为跨国界交流的重要内容,引起了我国翻译者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异化的趋势,采用摆脱原有语言规范的约束,同时保留原文内在的语言特色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我国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取得更大进展。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异化趋势,并对文学作品翻译异化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给予各位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诗歌具有模糊性,其模糊语言创造模糊美。模糊美作为诗歌美的一部分在译作中应得到表现,译者的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式,即能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的语言,再现原诗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2.
李素慧 《内江科技》2008,29(2):85-85,116
英汉习语中数词的虚指已失去了其基本的数字意义,而被赋予了一种隐含的文化意义。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此类数词的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有效翻译模糊数字虚义的策略,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英汉语言。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网站服务质量的模糊语义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运用评价者的语言评价信息,以模糊语义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得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玉 《科教文汇》2009,(20):262-262
导致语义模糊的原因有多种,有的词本身具有模糊性,但根据语境可把握原文的准确含义。有的是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处理这样的模糊语言,有时可以直接处理为译文的模糊语,有时需要根据语境,把握原文的准确含义,再根据英汉语民族的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作出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方韵 《科教文汇》2009,(26):255-255
本文通过对萧乾自译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萧乾在自译作品中根据译文目的所采取的特殊翻译策略,并阐述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领域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跨界交流方式,文化作品翻译能够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造诣和不同文化特点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使其跨越不同文化领域,进而实现多元文化交流。这正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但在现实中不同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对等现象。本文就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力求能够为英美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71-271
版面分析过程可以理解为同模式类对象间聚类(合并)及其风险(hazard)相伴而生的过程,该文将就此问题展开关于版面分析中的模糊与精确相伴问题及处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逻辑规则——模糊逻辑判别函数(fuzzy logic differentiation function)。  相似文献   

18.
林桂红 《科教文汇》2012,(20):137-138
翻译具有模糊性,本文以诗歌翻译为例分别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和语篇五个方面阐述了这些模糊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从而说明翻译过程是一个能够发挥无限创造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特别是不同国度的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思想的自由载体,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在表达人类思想、揭示社会百态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转换工具,是我们与西方英美文学直接沟通的桥梁,也是打开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户。然而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字词句的表面意思上,还要结合这部作品的文化背景,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把一部文学作品翻译明白理解到位,不然只能是断章取义带来语言组织上的失误,小则产生笑话大则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蒋樱 《内江科技》2012,(9):63-64
语义修辞是英汉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语义修辞的概念入手,对比分析了英汉语义修辞特点,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