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泥塑"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是塑造立体形象的一种手工制作活动,也是幼儿园手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泥的质地柔软,幼儿可任意改变泥的外形,做出各种不同形态的物体,它较绘画活动更形象、生动和逼真,更易于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我们开展一系列泥塑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一、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泥塑的技能泥塑活动要教给幼儿基本制作方法,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幼儿泥塑需掌握的技能包括:团、搓、捏、压、接合、戳、贴等方法。幼儿相关技能的熟悉、掌握需要具  相似文献   

2.
泥是大自然中触手可及的天然材料。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造型多变。符合幼儿好奇心强、富于想像的心理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幼儿园抓住农村空间大、泥土资源丰富这个有利优势,对幼儿泥塑活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意图 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价值,而角色游戏又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空间更广,自主性更高。游戏、泥塑活动和大自然相结合是本次活动的新尝试,让孩子在大环境、在游戏中体验泥塑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是单一的泥塑活动力所不能及的。 娃娃家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游戏,家又是每个幼儿都很熟悉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发现娃娃家里少了什么?从而引发出创作的主题,引发起他们对泥  相似文献   

4.
<正>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塑造,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我将这类活动称为"玩泥活动"。我认为:泥塑是一种有趣的美术游戏活动,孩子们应该从中享受乐趣,沉浸在玩泥的欢乐之中。而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都以无意注意力为主,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性较低,一般只有三五分钟,所以我必须根据幼儿们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技能水平、兴趣、需求,以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超轻黏土是除橡皮泥、陶泥之外的一种新的手工材料,它有环保、无毒、色彩丰富、易成型、易保存的特性。在日常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对超轻黏土的强烈兴趣。与"泥"有约,遨游轻泥世界,能使幼儿的艺术表现、科学探索、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发展。一、探索储存和摆放,为创意旅程做好保障(一)共探储存方式  相似文献   

6.
泥塑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一个分支,我园选择从幼儿认知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中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给孩子提供彩泥、橡皮泥、黏土、陶土、瓷土等各种泥塑材料和陶艺制作工具,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创设相关活动情境,把幼儿泥塑活动整合于幼儿园一日课程之中,使幼儿在玩泥巴中,学会主动探索,自主发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黄泥──这一天然的游戏材料,来源于大自然中,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易于塑造,趣味性强,幼儿可任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设计了玩泥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捏捏、揉揉、搓搓中掌握玩泥的基本技能,体验玩泥的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一 有趣的黄泥   目标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黄泥的特性。   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贴泥、团泥、压扁的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准备   黄泥若干;玩泥板、围裙、套袖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8.
正在泥塑活动中,幼儿的童心、童趣、想象力、创造力等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泥塑活动教学效度有效性作了一些探讨。一、泥塑内容选择的适宜性1.小班幼儿。由于小班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不够成熟,认识能力也很有限,这时期主要以陪养幼儿对泥的兴趣为主。教师应为其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引导幼儿揉捏、敲打、拉长泥  相似文献   

9.
<正>【正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而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段话取自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论著。"自然派"主题活动是以自然材料作为游戏材料,把大自然当作游戏场的主题活动。所谓"自然材料"即指在自然界随处可觅、无须花钱、先天存在的材料——石子、水、泥、树叶……,又或许是一些废弃物品。从游戏材料回归大自然开始,我们试图带着孩子慢慢开始学着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进而  相似文献   

10.
"野外科考活动"是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新途径。它给予了幼儿真正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能提高幼儿学习科学的效益,是其他任何教学或游戏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实施野外科考应充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野外科考活动的准备工作:确定适宜考察的内容、进行实地预先考察;野外科考活动的实施工作:积极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及时关注幼儿探究性过程、注意预防幼儿突发性事件;野外科考活动的后续工作:鼓励并为幼儿提供机会进行交流与分享、引导幼儿整理并分析收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曹慧雯 《教育》2022,(3):14-15
民间泥塑,又称"彩塑""泥玩具",是用黏土捏制的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手工艺.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的总称.它造型夸张拙稚,花纹奇特多样,色彩对比鲜明,展现了淮阳人民对远古自然的崇拜与敬畏.  相似文献   

12.
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淮阳民间小泥塑的统称,与淮阳民风、民俗有着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非常特殊,分为打泥、搓坯、成型、染色和点花五道工序,费时较长."泥泥狗"的造型十分奇特,全身黑底色,上面绘有七彩纹饰,其文化内涵皆与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有关,被专家学者誉为"真图腾"、"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正>小班幼儿与真正的泥塑活动还是有一步之遥的,因为前期的泥塑活动大多是使用彩色橡皮泥来进行的。橡皮泥具有干净、柔软、可塑性强的性能,符合幼儿爱操作、富于借形想象的心理特点,因此它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小班幼儿由于刚接触泥塑活动,头脑中对泥塑活动的了解总有些"泥塑前概念",这其中既有对泥塑活动的理解,当然也有误解。如刚开始,手执橡皮泥的他们,  相似文献   

14.
在参与实施我园“乡土特色的美术活动”的园本课程中,我班从幼儿爱玩泥的兴趣出发,开展了以泥条画为主的系列乡土美术活动:活动之一是开展“画表情”的绘画活动。通常在这类活动中幼儿是用水粉进行创作的,虽然色彩表现丰富,但人物造型的表情很单一,线条表现力不够强。怎样才能提高幼儿在表隋方面的表现力呢?考虑到泥条具有柔软、可塑性强、易于表现线条变化、能随意改变造型的特点,因此以它作为本次美术活动操作材料再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25):181-182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食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本文作者巧妙地将"食育"与自然角探究活动、生活体验室活动结合,三者一气呵成,寓"食育"于自然之中,寓"食育"于生活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对萝卜的兴趣,并及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以生活体验室为着力点,设计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泥塑活动,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而且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泥塑活动是很有必要的。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在引导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和进行泥塑活动的创作中,采取了一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艺术是发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泥塑活动除了能提升幼儿感受美、表达美、欣赏美的能力外,由于其操作材料本身的特性,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具有独特的价值。泥本身具有湿润柔软和多变的特点,更能刺激幼儿手部触觉感受,而且能促进他们大小肌肉的协调发展。与在平面上呈现的绘画方式相比,泥塑的表达方式更易于幼儿来操作和表达,对幼儿空间想象思维、空间造型和艺术创作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泥本身具有的可塑性、表现性、变化性为儿童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表现空间,操作的过程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控制力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8.
融入血脉的原始生存观念的烙印深深印刻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原始艺术形式之中,被称为原始艺术"活化石"的淮阳泥塑玩具"泥泥狗"具有传承悠久,古拙质朴的装饰特点,在器物造型特点、图案纹饰符号、色彩象征意义等艺术特色上都体现了远古生殖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生活中,随处都能看到一盆盆绿萝,一棵棵小树,一片片绿色,这些不仅为幼儿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植物、感受生命成长、增进责任意识提供了资源和机会。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养殖活动,这样的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接触生命、了解生命的机会,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的养殖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幼儿园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把玩着各色彩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塑造不同的艺术造型,满足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大班幼儿有一定的人物造型能力,对美术作品中夸张、变形的手法十分感兴趣,泥工活动“有趣的脸”是基于大班幼儿兴趣和年龄而设计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的幼幼互动、师幼互动式的探索体验是本活动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