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课标》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课程理念之一,要求将其尽可能地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这就必然地要求高考数学的命题必须努力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本文将以数学文化的考查为视角,评析2012年  相似文献   

2.
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的总和,而其中的物质产物是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精神产物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数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数学的概念和命题,比如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勾股定理;第二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数形结合思想、消元法、交轨法;第三则是关系到数学文化层面,小到一个人的数学观念,大到一个民族的数学传统.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但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再通过个体间的交流与整合、知识的淘汰与优化,然后才成为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发明创造;另一方面,人类创造了许多文化,数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也与其它文化交织在一起. 只有在这种观念下探讨人类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才有意义. 同时,在探讨数学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时,不能不考虑数学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影响. 可以说,数学首先影响到作为个体的人,然后才影响到人类以及人类文化.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在教育领域更关注数学文化对个体(即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正在稳步向前推进,由此使得高考数学的命题视角逐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从"双基"内涵、学科特点、数学思想、数学能力、知识交汇、彰显创新、数学文化七个方面,揭示和研究了新课程理念下高考数学的多元命题视角,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延伸思考。  相似文献   

5.
郑毓信等先生认为,数学并非等同于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应主要地被看成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以“数学共同体”(数学家构成的特殊群体)为主体,并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在一定传统指导下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数学就是一种文化。美国著名文化学者怀特(L.White)提出,数学对象应当被看成一种文化,即“数学实在即文化”。按照现代数学观,数学显然不仅包括有作为数学活动“最终成果”的事实性结论,而且也包括有“问题”、“语言”、“方法”等多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于是,数学的文化性质则就是指:无论就事实性结论(命题),或是就问题、语言和方法而言,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且它们又都应被看成“社会的建构”,这也就是说,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命题、问题、语言和方法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即是一种由职业因素联系起来的特殊群体(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现代课程改革中回归"数学文化"的本位数学作为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指数学拥有的广泛非数学意义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从文化传统的层面展开了数学学习、继承、教育的意义。数学文化的研究从文化发生学、文化史、文化传统及数学教育的意义上都给予了具体分析,数学教育意义上的数学文化的研究强调,数学作为文化现象,它的教育不仅是简单的数学方法、内容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数学发展的动力除来自生产实践外,还来自人类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从而使这门学科表现出了科学与文化两种特性。数学教育家丁石孙教师认为":长久的数学教育与研究中,我们对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因此,对数学研究与教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主要面向六到十二岁的学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学好数学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数学文化一般我们认为是人在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数学命题、数学问题等)与精神产品(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不是一蹴而成的,是经过人类长期数学活动形成的,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必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特点,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成为改革后的热点问题.数学学科关于"数学文化"的知识备受关注,发挥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通过对2017年关于数学文化的高考题赏析,为广大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师范大学的马岷兴教授认为: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客观知识和精神产品.客观知识是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成分;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是紧密联系的.以往的数学教学很少有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育界对数学能力和数学能力教学的研究多数是浮于浅表的,这将有碍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和数学高考命题理论的深入发展.随着高考命题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数学高考中采取了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创新和数学实践等数学能力",因此中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达高考和新课程标准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数学学科特有的文化意蕴,带领学生经历"再创造"的文化轨迹,可以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丰满、厚实。以"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用文化的养分滋养课堂,建立起基于"文化"开掘、传承、发展、创新的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对数学文化的考查做了"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的要求.数学文化试题成为高考数学真题试卷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以考查高中数学主干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依托,着力考查了考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对2020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特征统计和评析,并由此谈一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对数学和数学教育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数学文化的力量,然后提出作者对数学教育的新观点,即数学教育中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当承担起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用"美学"展示文化,体现数学之美;用"数学史"彰显文化,体现数学之发展;用"过程"构建文化,体现数学的神奇;用"生活"推广文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将让数学课堂更具内涵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从课程论的角度讲,数学文化由数学知识和数学观念两部分组成,其中数学知识包含数学命题、数学语言、数学方法和数学问题等;数学观念包含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意识和数学美学等。《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文化的内涵,以及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因和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体现数学课程的文化性?数学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就具有传播性,而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通过数学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感受数学文化,让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数学直观理解和数学美的感悟,文中以数学文化为背景例析数学文化命题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