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大多存在着不受重视的情况,存在教师不愿上课、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养,强化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引导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并进而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中,很多学校还是遵循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偏重对学生进行考试知识点的灌输,学生被动地学习和记忆,而对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良好的道德意识、民族精神、人文涵养等缺少系统的讲述和宣传,造成农村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小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价值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失衡,路径选择"融入"与"叠加"失衡的问题。教育者应重视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需要考量以下方面:站稳"发现学生"立场,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甄别,将传统文化教育置于学校教育框架并成为学校教育的内生性需求,以学生的视角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上的物象化。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共生、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作为本项目后期"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四个专题研究的前瞻和伏笔。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应从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活动引领提升素质,打造环境凸显特色,家校联合形成合力等方面入手,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让传统文化教育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审美素质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学音乐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意义重大。应该在音乐教材中的传统元素、传统古代诗词、传统乐器、现代教学技术以及结合地域特色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体现,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中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切入点,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设置、家校及社会资源整合三个方面,积极探寻在中学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实施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基本路径,直接影响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存在载体单一、偏重记诵、宗旨不明等弊端,未能很好地适应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以及现代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为应对挑战和问题,应以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实现现代教育目标为目的,以适应现代学校课程制度为基础,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形式。据此,应建构五种类型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形式,包括文本型课程、在线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对话型课程和反思型课程。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革新、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而为了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增强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要协调一致,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从现存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大量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文字。郭沫若先生《殷契粹编》释“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一句说:“多方,多国也,据此可知当时殷多邻国,各邻国多派遣子弟游学于殷。”可见,远在殷商,即有互派子弟学习的社会教育现象了。尤其到了《周礼》,详细记录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平民百姓学习的情况,从中我们知道,从殷商起,国家就设立了不同的学校以事教育。故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国教育的历史几乎与文明史等同。诚然,自明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没有能让资本主义经  相似文献   

12.
13.
《考试周刊》2020,(11):17-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有所转变。传统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而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都要求重视起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给予良好的艺术熏陶,可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素养。这些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讲教师要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性,从而能促进农村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发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张勇 《现代教学》2014,(12):10-11
在世界文化中,中华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夏商周至秦汉统一,从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发展、绵延不绝。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绚丽的华章,同时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统美德。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意义.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中学生心目中遭到严重的误解和歪曲,学校及教师,应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亲近感、责任感和受益感入手,让中学生愿意进入且能够进入传统文化这座"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安海燕 《考试周刊》2011,(91):240-240
对于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对于初接受教育的幼儿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当地本土特色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周思远 《教师》2010,(32):5-5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中学法治教育影响着法治国家建设的里程,但目前中学法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预设的目标。改革中学法治教育,应以培养法治意识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方式,强化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