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健康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于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活动,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具有预防、补救与发展的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展望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强调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上提倡国际化、协作化、本土化和人性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服务的实效性;策略方法更加系统化、整合化,更具创造性;从业者要求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2.
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辅导员角色重塑与现有学生工作有效开展。将学校社会工作个案模式运用到学生个案实例中,推介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可为深入有效开展辅导员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仅限于在学校行政区域内设立相关机构和课程,工作远离学生社区,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本文提出要创新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模式——学校社会工作进社区工作模式,高校辅导员或者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进驻学生社区,协助学生健全学生社区功能,推动学生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的研究尚属空白,充分认识其研究的重要价值,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客观探讨学校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明确提出研究内容、目标、原则、方法、步骤,是开展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非学术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与具体学习内容无直接相关,但却对远程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学校领域的运用,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两者都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为学生提供的有益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在远程教育非学术支持服务中的运用,既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非学术支持服务发展完善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心理特征等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需要拓展.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方法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尤为重要,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要求建构"学生--学校--家庭--社区"体系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型和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社会工作将为高校学生工作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中小学学校社会工作富有启发意义。社会生态系统化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通用服务过程有效结合,通过各系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自助与成长",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可推广性。该模式厘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关系,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起围绕专业关系发展和通用服务过程两条交织脉络的服务内容及方法,在四川省广元市X学校的实践促进了学校各系统的积极变化,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预防发展是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初衷和导向。基于深入访谈和机构服务记录的分析表明:上海已经建构司法导向以及基于犯罪三级预防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并在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助力学校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三级预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双重壁垒(行政和技术)难以打破、一线社工评估能力较弱等诸多现实困境,进而影响学校社会工作预防和发展功能的发挥。未来上海应抓住未成年人和学校保护法律颁布实施的契机,以预防发展为导向,从个人和学校、基本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等维度出发,重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并以一般预防为重点,促进三级服务之间的内联和衔接,同时注重提升一线学校社工预防发展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之一,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现状调查显示,高校社会工作开展的资源相对短缺,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朋辈群体、学工部(办)、学生家庭、专业教师和学院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加强农业院校社会工作,需要完善学校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和学生生活生态支持系统,社会工作开展要关注大学生朋辈关系、与学生工作部门分工明确、与学生家庭建立稳定的联系、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学院管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下,大学生出现了各种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急需要建立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调查报告基于学生关注学校社会工作的途径、学生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识情况、学生活动中社会工作导入情况、校园宣传工作中社会工作的导入情况这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探析如何实现学校社会工作的高效运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社会工作的使命是促进学生与其所处环境的和谐共处,可通过传统治疗武、学校变迁式和社区学校式等模式实施学校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率先诞生学校社会工作的国家,一百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一些被人们普遍认可的运作模式:传统临床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会互动模式与广域临床模式。文章通过梳理这5个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勾勒出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运作的经验与局限,将之与中国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探索相比对,提炼出进一步探索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石海波 《西部素质教育》2019,(11):192-192,194
文章首先阐述了在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建议,包括确立学科地位,重新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统计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社区和学校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事业发达国家是一项专门化的社会事业。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出发点,避免了大一统的学生工作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但是它也面临着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和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以实现学校的主要目的,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教与学的场所,使学生面向未来的世界准备他们自己[1]。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目的的实现与整个社会大系统以及社会的其他子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不可分。汶川大地震对灾区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由于特殊的办学方式和环境,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亲情缺失、心理困扰、生活枯燥、社会化困难、易受诱惑等问题。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学校社区工作的介入,有助于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预防和治疗、加强社会支持,从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借鉴美国传统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分析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路径;通过借鉴美国“学校—社区—学生关系模式”,分析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的基本路径,从而,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工作模式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许多工作是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或更适合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交叉但又不相同的社会科学,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分支社会工作专业的概念。学校社会工作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工作配合,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导入学校社会工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搭建高校育人平台,协调家长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获得优质的服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路径--学校社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枫  王成奎 《江苏高教》2005,(5):152-152
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致力于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以克服其成长中的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成为一项专业化的社会事业,也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从本质上是一致的。虽然前者是外来的、成功的社会工作,后者是原本存在的高校学生工作(或某种意义上的学校社会工作)。当然,前者在进入高校时应注意教育制度的异质性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与后者实现过程互动形成亲和力。在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与技巧层面上二者的亲合程度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共生与融合,也就决定着高校学生工作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价值理念、技能和方法,在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有效弥补寄宿制学校的缺陷。危机干预模式、增权模式和生态系统模式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三大有效模式;三种模式中的理论和工作程序与寄宿制学校的现实有机结合,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社会工作的理论视野,是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