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下雨了》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告诉学生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凭借插图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是低年级阅读教...  相似文献   

2.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训练说话的好素材。我在教学中较注意使用插图,由图入手,充分进行“说” 的训练。如《小木船》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利用它较好地进行“说” 的训练的:把插图挂在黑…  相似文献   

3.
和劼 《甘肃教育》2011,(2):68-68
一、在教学情境中感知美 1.凭借插图展现美。课文插图以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了课文内容,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西湖》一文第二自然段,我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根据文章中的“绿”、“青”、“浓”、“淡”等词语,体会“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带给人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夜终于来了。我独自一人在草地上散步,默默聆听着夜的声音。风不时吹过,拍打着树木的枝条,发出“沙沙”的声音。今天的月亮又圆又大,明亮地照着我的双眼。此时,星星出现了。“那是猎户座。”一个同学走过我身旁,对我说。我放眼望去,满天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有三颗并排的特别明亮的星星,那是“猎户”的“肩”,下面两颗稍暗的则是“腰部”。这和我们自然老师说的一样。那同学又向北望去。此时,虫子仍然叫着,它们开了一次演唱会,声音极其优美,真令人陶醉。我也深深沉醉在这动听的歌声之中。“今天的月亮比中秋还圆。”耳旁又响起了同学的声音。我…  相似文献   

5.
《少年闰土》多次被选编成课,可美中不足的是彩色插图里出现了常识性错误。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其中课文最后一幅图旁边有两段文字描写:一是关于“金鸡叫天都”的描写,一是关于“仙人指路”的描写。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恰好碰上领导听课。我没到黄山旅游过。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等,都没有说明这幅图是“金鸡叫天都”还是“仙人指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是“金鸡叫天都”。于是我在出示公开课时,“仙人指路”,我是让也没曾见到过黄山的学生们来想象这块奇石的样子的,而“金鸡叫天都”是边让学生欣赏图边欣赏课文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7.
插图的妙用     
观察插图,理解词义。如第四册《翠鸟》一课,要解释“橄榄色”,只需看看插图中翠鸟的头就明白了什么是“橄榄色”。   分析插图,揭示主题。如第四册《吃墨水》一课中陈毅所说的“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肚子里就少了墨水”这句话是文章主题思想之所在,学生很难明白前一个“墨水”指的是学习用品,而后一个“墨水”是指陈毅抓紧时间,专心读书,获得的知识学问。   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如教学第一册古诗《一去二三里》,诗歌描写的情境通过课文插图再现出来,就变得具体可见。   凭借插图,复述课文。如复述第一册《小猫种鱼》,我将…  相似文献   

8.
月满     
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相似文献   

9.
一、以图破题。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我营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并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国内的山、水、楼、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图解词。如教学《自相矛盾》一文时,学生不知“矛”和“盾”分别为何物,教师可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两词的含义。三、以图析文。如教学《鹅卵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插图。文章采用由上到厂、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夕阳”、“湖面”、“垂柳”、“稻田”的特点便不难被学生理解。四、以图导说。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我要求学生以图为中心,根据画面合理想象人物…  相似文献   

10.
严伯春 《师道》2006,(1):42-42
《游天然动物园》这篇课文,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一点阅读障碍也没有。如何让课文中所描写的动物之趣成为课堂的学习之趣,我想到了一个妙招:为动物“拍照”!上课了,在指导学生将课文通读之后,我在课题《游天然动物园》之后加了破折号,要求学生用课文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感受。“乐趣无穷”,马上有学生回答,这是明显的。我要求学生接着把作者最后的那段游览感受读一读:“‘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下面该我出手了。“想不想咱们…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彩色插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些插图如果运用得恰当将有助于提高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近一年来,我在“以图引趣,以趣学文”方面做了些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一、正确引导,坚持不懈学生对插图的喜爱之情往往停留在色彩画面上,还不能自觉地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怎样才能把学生喜爱插图之情引人学文呢?我认为教师要增强以图学文的意识,坚持用图,善于用图。如:在教《小八路》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初步了解图上画的是什么;接…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江夏行》有两句刻划卖酒姑娘的形象:“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叙述了一个面如翠色,齿巉(?)如锯的狞鬼,披上一张经过彩笔描画的人皮后,竟变成“二八姝丽”。这些“二八”或“二八年”,往往容易误解成二十八岁。其实这是算术中的乘法在古文里的活用,表示二和八相乘的积:十六(岁)。《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中秋之夜,大观园中两位著名的女诗人林黛玉和史湘云诗兴盎然,联诗作五言排律。林黛玉首先抓住一句现成的俗语,发声破题就是“三五中秋夕”。古诗《孟冬寒气至》亦云:“三五明  相似文献   

13.
笔者担任了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教学三个月后,统计了一下,课内习作两次:《记一次课外活动》、《我熟悉的一个人》;课外小练笔11次:《我的新老师》、《竞选班干部》、《中秋之夜》、《国庆趣事》等。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起步作文,片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在三年级进行扎扎实实的片断训练呢?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片断训练三年级课文的插图多,这也就是编者有意培养学生多观察的素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插图的前提下,“剪下”插图的某一组画面,让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例如,《放风筝》这幅图画的是“我和哥哥”及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中精美的插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材编写者对课文选配插图时应当和斟酌课文内容同样审慎。然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为《江城子密州出猎》配上的却是一张“图不对文”的插图。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一环。为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词语,我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利用插图,讲清词义。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我就充分利用了课文中的插图,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引导学生领会词义。如教《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中,“昂首挺胸”这一词,我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边指导学生观察,边讲桥有一人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没有放炸药包的地方,即使把炸药包放  相似文献   

17.
《捞铁牛》这课我正教得起劲,突然一学生提出了课文有错。虽然这课我教了好几遍,我不相信课本有错,但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学生质疑的机会:“课文哪里错啦!”“课文说捞第一只铁牛时,把大船上的泥沙铲到黄河里,但课本插图上画的是大船后面跟着好几只小船,这样捞铁牛时可以连续使用。”细看一下插图,我暗暗责怪自己粗心,课文的插图确实与以前的插图不一样了,大船后面加了好多只装满泥沙的小船,从图上看,那些小船紧随其后,像是大船上的泥沙铲到小船上,可能是编者们的疏忽吧,插图变了,文章的内容却没变。“那些小船是往船上运沙子的,不一定是从船上铲下来的。”我还没说话,有的学生就抢着说,可能他们也不肯相信课文会出现错误。“对,往河里铲沙快,如果往小船上铲沙,那不是浪费时间吗?怀丙和尚不会那么笨吧。”“不对,应该把泥沙铲到小船上,这样捞其他的铁牛时就不用再去铲沙装沙啦,而且又不增加黄河水里的泥沙,保护了黄河,怀丙是工程家,应该想到这些。”大家各抒己见,我心一动,借机让学生展开了“泥沙如何处理”的讨论,没想到争论简直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有不少学生搬出了他们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经过一番争论,最后我采取了大家的意见:用小船装载泥沙,再铲到大船上,然后再...  相似文献   

18.
本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义务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说、写训练,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一、结合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练说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的课文很多。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练说。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汉语拼音”时,课本上的每个声母、韵母都配有一幅小插图,我在教每个拼音之前,都要求学生观察插图,用“谁在干什么(或怎么  相似文献   

19.
插图是文本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选图得当,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反之,非但不能达到“以图补文”“借图激趣”的效果,还会矮化文本的精神内蕴. 在教学《渔父》一课时,我曾要求学生依据文本,描摹出自己心中的《渔父图》,并将自己的“渔父图”和课文前的插图(见图1)相互比较.结果,学生心中的屈原形象和课本提供的插图有很大距离.  相似文献   

20.
第一册古诗中的《鹅》,配有两幅与诗句相吻合的具体形象的插图,由于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加上首次接触古诗,理解有困难,教学时,可把课文插图放大制成彩色图,凭借形象的“鹅”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接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