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柏拉图是古代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代言人,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大师,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在西方文论史上有深远的影响,研究他的文艺理论对研究西方文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文美学史上最早的思想家。在艺术本质上,他认为艺术是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和真理隔着三层;在艺术功能论上,认为文艺应该对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在艺术源泉论上,认为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对后世西方文艺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摹仿论是西方文论本质观的核心,而研究摹仿论必绕不开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因为他们是古希腊摹仿说的集大成者。文章通过分析希腊古典文论的本质观———摹仿论的形成及发展,旨在对西方文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与研究,并为认识西方文论的主流传统奠定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摹仿说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文艺理论,是古代理论家对艺术与自然审美关系的理论概括,它贯穿整个艺术的发展史,它的嬗变,推动着艺术的多样化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没人能够否认柏拉图这位古希腊集大成的思想家对西方后世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艺观上,他把在哲学上提倡的理念论作为他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倡功利论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在文艺创作上,他认为灵感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因此,可以说柏拉图的文艺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里谈谈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摹仿说。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摹仿说,效用说和灵感说。它们构成了柏拉图文艺思想的支柱,对以后的文艺理论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同是研究心与物之关系的“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由于东西方化区域、化传统的不同,因而其差异性仍然是明显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心物感应论”更强调审美的主体和心物交感的对应性,而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说”,则侧重于审美的客体和心物的对立性、冲突性。  相似文献   

8.
“摹仿说”是西方探究文学艺术起源最早的理论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曾雄踞西方近两千年。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在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探索中,提出了“摹仿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柏拉图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说”的研究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柏拉图的“摹仿说”从对理式的不断探索中开始,进而延伸到对文学艺术的摹仿研究以及对文学艺术摹仿的批判中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文艺摹仿自然”的内涵。柏拉图肯定了文学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否定了其真实性,并要求文学艺术创作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他的“摹仿说”是对文学艺术本质探索的一大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9.
诗作为一种摹仿的艺术,按照柏拉图的理式论来说是不真实的,无益处,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从摹仿的本质和效果两方面论证柏拉图的文艺观的错误,阐述诗是一种真实、有价值的摹仿。  相似文献   

10.
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用“镜”比喻作家对自然的摹仿,用“灯”比喻作家投射的情感之光。文艺复兴时期受人文思想激荡,达·芬奇的“镜子论”强调在摹仿自然的同时,创造出与面前的事物其实不同的“第二自然”;而卡斯特尔维屈罗、马佐尼、锡德尼、培根等则认为诗不同于历史记录,它是创造性的摹仿,是想像性的虚构,这些观点都突破了柏拉图以来“摹仿上帝理式”的美学观念,改变了神学雄踞文坛的局面,有力推动了西方文论“主体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绘画模仿理论起源于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开始在绘画理论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并保持了3个世纪之久,模仿理论引导了西方写实绘画的整个发展过程,曾经被认为是一切艺术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其影响是决定性的.本文总结了不同时期模仿论的主要观点以及模仿论对绘画等艺术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有4种观点:立普斯移情理论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为移情过程,偏重由我及物;谷鲁斯内摹仿说认为审美核心是“内摹仿”,偏重由物及我;巴希的同情象征主义说认为美存在于心灵与对象发生同情共鸣之际;伏尔盖特移情说认为审美是超越自我的“客观感情”。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模仿”说与效果“净化/陶冶”说,体现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重视,这是源于其哲学伦理学的“施授关学”观念,表明创作主体控制话语权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4.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其理论是刺激—反应论或强化理论。模仿的认知基础是建构主义和记忆心理学。在母语习得中,模仿是一种选择性模仿。在二语习得中,模仿表现为一种认知处理过程。这种认知处理表现为在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分配认知资源,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处理,从而使模仿输出成为可能。模仿的内容涉及到语音、构词、语句生成和语法等外语学习的各方面。模仿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模仿的教学方法,分析了英语听力教学中深度模仿的教与学方法的优越之处,阐述了深度模仿教与学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气”是一个传统命题,由于“气”的概念比较抽象和复杂,所以历来理解不一。本文在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盛行文气说的原因时,把它与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摹仿说”相比较,说明其理论阐述的重点是在创作的主体方面,即是向作家道德修养及精神状态方面提出要求与准则。其中,韩愈的“气盛言宜”与苏辙的“养气为文”二说因立意不同,“气”的内涵也有很大差异,需要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即将文艺纳入社会历史中考察,并从中发现规律,解读作品。社会历史批评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批评家柏拉图的“模仿说”,到维柯时期基本成熟,后经斯达尔夫人、丹纳的阐释得到进一步完善,又经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批评家的拓展、延伸,其地位在文学理论界得以完全确立。纵观社会历史批评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批评视角上,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但经济因素缺失;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从单一的社会主体上升为文学与社会互为主体;在方法上,从单纯以社会学的方法解读文艺发展为与其他学科的交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明代拟话本和章回小说是在虚拟传播语境下形成的产物。尽管没有了固定的、可见的受众群体,但现场效果的虚拟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左右着文人的创作思维,譬如保留话本的入话、韵散结合形式,仍然坚持随意性很大的敷衍等表达方式和说书人的口吻等,这些都表明:晚明文人创作理念一直处在虚拟传播语境之下。  相似文献   

19.
翻译英语习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法,要将直译、意译、音译相结合,归化、异化并用.德莱顿的翻译方法分为:metaphrase, paraphrase, and imitation 三种.其中imitation 人们通常称作“拟译,仿译”.通过对imitation 加以综合比较、分析,正其名为“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