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事文类聚》是一部宋元时代的类书。南宋的祝穆编成了这部书的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和别集三十二卷;元代的富大用续编了新集三十六卷和外集十五卷;祝渊续编了遗集十五卷;七集共计二百三十六卷。祝穆当年拟将天下的事物和词章,比类相从,汇为一编,如前集先按天道、天时、帝系、人道等分为十三部。然后在每部之下再分为若干目,如天道部按太极、天、日、月、星等分为十八目;每目之中,事居于前,文列于后,如太极目下,先列群书要语和古今事实,  相似文献   

2.
古本《颜延之集》结集与流传稽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古本《颜延之集》结集的时间和卷目的演变,较为系统地勾勒出了原结集本从结集到亡佚的流传过程:颜延之别集在萧梁武帝时期原结集为《颜延之集》三十卷、《颜延之逸集》一卷,残毁于侯景兵火和梁元帝的纵焚;到隋唐时期,散佚为《颜延之集》二十五卷;南宋中兴时期仅有《颜延之集》五卷,并于南宋末年全部亡佚。  相似文献   

3.
《网山集》是宋林亦之诗文遗集。笔者将文渊阁本《网山集》与浙大图书馆藏文澜阁本《网山集》残卷相校,发现了七十多处异文,大致可分为:文澜阁本有意改易;文渊阁有讹误,而文澜阁无误;文澜阁讹误,而文渊阁无误;因避讳导致两本有异;同音通假字五类,笔者择其有代表性的数例,作了简略考辨。  相似文献   

4.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死于乾隆九年(公元1774),是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都收集在《饴山堂集》中。《饴山堂集》,初名《因园集》,收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六清代》,总第1325册,集部第264集。  相似文献   

5.
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了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中存在的主体多元、保存分散、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引入集成化服务理念;从资源集成、主体集成、服务集成和技术集成四个层面分析了科技档案资源集成化服务的内涵;明确了科技档案资源集成化服务的目标和原则;重点从信息发布、信息服务、数字参考咨询和个性化定制四个方面设计了科技档案资源集成化服务的模块。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需要,人民出版社委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编辑的《李大钊文集》目前已进入编集的阶段,预计今年春季可全部交稿。《文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力求全面、完整、精确地介绍李大钊同志的著作。《文集》分上、中、下三集,第一集介绍李大钊的早期文章;第二集介绍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到党成立前的文章;第三集介绍他在党成立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视电视剧限播令5月1日的正式实施,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最多只能连播2集电视剧;卫视晚间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3集;卫视白天时段,同一部电视剧播出不得超过6集;一天24小时,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而按照  相似文献   

8.
他跨越了一座又一座艺术山峰,收获一部又一部巨制—— 1992年:16集文献纪录片《伟人周恩来》; 1995年:8集历史纪录片《历史的见证》; 1996年:6集政论片《世纪钟》; 1998年:躁纪录片《风雨钟山路》;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1日起,国家广电总局的限播令将正式实施。卫视电视剧限播令规定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最多只能连播2集电视剧;卫视晚间时段,同一部电视剧不得播出超过3集;卫视白天时段,同一部电视剧播出不得超过6集;一天24小时,电视剧播出量不得超过卫视总节目量的45%。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为响应江泽民总书记要抓好长篇小说、电影、少儿文艺作品“三大件”的号召,去年组织实施的少儿电视节目创作“六个一百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六个一百工程”由百集童话剧、百首新儿歌、百集游戏节目、百集人物系列片、百集科普系列片、百集动画片构成。“百集童话剧”中的50集现代儿童生活系列剧《好孩子·坏孩子》、26集人偶剧《玉米人农庄》、20集木偶剧《葵花镇》和中澳合拍的20集人偶剧《神奇山谷》等剧目已陆续和小观众见面;全国近20家电视台参与制作的“百集游戏节目”,包容了100多个运动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  相似文献   

11.
李之鼎集著书、藏书、刊书于一身;所辑刊的《宜秋馆汇刻宋人集》四编筹划细致长远,操作有条不紊,时间相逾十余载,总数达六十来种,对保存宋集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虽略有不足之处,但在版本选择、文字校勘、资料辑佚和目次编排上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宋代书院藏书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图书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宋代书院藏书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异同,重点分析了它们不同的社会作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汴梁是北宋最大的刻书中心之一,对雕版印刷的发展、普及、创新以及外传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汴粱作为刻书中心仅存于北宋一代,然而它的成就和光辉仍然可以使其立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之列.  相似文献   

14.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5.
李颖 《新世纪图书馆》2014,(5):79-80,83
周叔弢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七百余种善本书,多为宋元刻本和明清抄本,大多购自公私大藏书家及书估.  相似文献   

16.
于兆军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143-146
汴梁是北宋的绘画中心,同时也是北宋的刻书中心,汴梁绘画和汴梁雕版印刷事业的兴盛共同促进汴梁版画的繁荣。在汴梁,版画的雕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佛经版画的刊印也较前代有很大的提高,版画作为书籍插图被成功运用,木版年画也因此得以发明。无论在题材开拓上,还是在应用形式的创新上汴梁版画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文杰 《出版科学》2009,17(4):93-97,92
宋刻本在清代图书市场上备受珍视,书价高昂。本文概述清代宋刻本书价,与同期的官员俸禄及物价进行比较,并对书价高昂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此现象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8.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07,(2):103-106
宋代古籍版本学已经到了成熟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及其研究、善本观、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宋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北宋经书子籍刊刻与“典籍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强  陈久恩 《出版科学》2012,20(3):99-104
北宋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勃兴期。这一时期,以国子监为主导,各地官私机构相继刻印了大量经、子类书籍,蔚为大观。经书子籍雕印既是中国以典籍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惯性,也是科举政治的必然选择。这类印本在社会的广泛传播流行,导致"疑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典籍的神圣,对北宋的学术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形成"六经注我"为特征的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