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文信息”“范例信息”及其教学山东武玉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语文教学就是讲读课文,讲读课文就必须把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到段落篇章,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逐一讲读一遍,让学生尽可能掌握一篇课文涉及的所...  相似文献   

2.
统编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明确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课型。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这两类课文教学的根本特质,混淆了两种课型。那么,“自读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教师应该从教读课文引路、旁批提示辅助、多样教法助力、课外自读延展四方面入手,教学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现行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教学自读课文时,教师们常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方式,像对待讲读课文一样面面俱到地精讲细练。一种是“轻描淡写”的方式,利用半节课说说字词、读读课文,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4.
这学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注意使学生改变过去学用分离的现象,让他们把学习课文同写作结合起来,表达三大革命的内容。这对课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写作能力两方面来考虑,讲授课文必须狠抓文道结合。“道”是通过“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范例信息”及运用□韩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看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似乎语文教学就是讲读课文,即使是自读课,教师也往往把它处理成讲读课。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到段落篇,教师尽可能地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教给学生。于是乎,教师老觉得语文课量重,难...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常常喜欢从课文中抽出几个“重点句”,脱离语境就句子指导朗读,而其他“非重点”的语句则一带而过,甚至“不带而过”。我把这种现象谓之“抽取式”阅读。“抽取式”阅读是对文本的一种肢解,是“断童取义”,是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新编统一教材初一课文《古代英雄的石像》到底是寓言还是童话? 课文“学习重点”之二明确要求我们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由此,不容置疑,本文应是一则寓言。但是,一读课文,它又符合童话的特点,根据课后练习第五题,编者的意图又是把它当作童话来处理的。课文注解注明本文“避自《叶圣陶童话选》,1929年作”。把课文当作童话来处理,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有根据的。对于一篇课文,竟有两种自相矛盾的提法,引起了同学中的混乱。大家说:“难道寓言和童话是同一种体裁,一码事吗?不会的”。“这是一篇童话,在这里作为寓言来处理,很不科学”。“难道在提法上有错吗?我  相似文献   

8.
晏平 《现代语文》2007,(5):91-91
中国自1902年普遍推行班级授课制以来,一直以教学班为基本教学单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前的“班级授课制”学生的实践受到了限制。同时,语文教坛上虽一再呼吁不要把课文架空,不要把课文肢解,但还是有不少老师在讲台上认认真真地条分缕析,使学生感知的机会很少。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架空分析仍占主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讲。我们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二学段在800字以上、第三学段在1000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篇课文。这些课文,文字较多、内容丰富、信息繁冗,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怕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如何突破长篇课文的教学瓶颈,实现长文短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依“核”定点,以“学”定教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听说读写与社会实践能力亟待提升的实际情况,本文积极探索能够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搜取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一般语文能力素质的课文编制方式,提出“主题中心”课文编制基本构想,把入选课文分为语文阅读型、语言实践型与社会实践型三种,并设计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全四册单元内容,对“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单元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的“移情”就是把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情感移给学生,学生在作者及教师的情感熏陶感染下,通过想象把文字化成形象的画境,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移到画境中去,从而沟通与作者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陶冶。“移情”是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做的。一、想象画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情感影响下,依据课文中描写的形象想象出画境,然后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又移入画境,丰富画境,经过多层的对流,产生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移情现象。由此可见想象画境是产生移情现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语言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繁琐的分析常常使学生读课文就像“雾里看花”,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讲读课文时没有把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写作思路深入浅出地揭示在学生面前。如何揭示课文之思路呢?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其中“语文天地”实际上就是语文的实践活动。但一段时间以来,教学时出现了把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活动割裂开来的现象,或单纯地学习知识、训练能力,或单纯地搞活动,形式热热闹闹,但学生收效甚微。其实主体课文的学习和“语文天地”的每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养花》1.找出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并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个中心思想的。答:这篇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的句子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课文是从“我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养花可长知识”;“养花须劳动,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也有伤心的时候”这六个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会起到升华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施教过程中,一般以讲代读,以问代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把朗读作为讲析课文的机械的“铺垫”,要么把朗读作为教学结束时的临时“小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求革新传统的职高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系统编排模式,探索出在新型职高师生关系和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提高职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学科语文能力,提升职高学生搜取信息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一般语文能力素质的课文系统。本文提出的“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基本构想中,把入选课文分为语文阅读型、语言实践型与社会实践型三种,并设计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全四册单元内容,分析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单元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要想有计划、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甚至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所谓“文学性”,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落,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叶老这里说的“反复玩味课文”,就是要多读课文。但是,语文教学中常看到这样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第五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侧重于读的训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既括课文段落大意,再把各段大意连起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简要回答问题来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