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对感悟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发现感悟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读的作用,即是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2.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因为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的读、理解的读、人情地读,有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加强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景协民 《甘肃教育》2014,(13):49-49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只要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内隐性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来领悟其中的要点和妙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道理,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教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一、通读感知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要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对课文进  相似文献   

4.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语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让学生自己读,并认真思考。教师尽可能给他们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书是要学生自己读懂的,老师既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强加给学生,也不能每篇文章都要求学生面面悟到。小学阶段课本中共有300多篇文章,只要学生自己真正能从每篇文章中悟出那么“一点点”,小学毕业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很了不起了。因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文笔细腻、清晰,语句优美、流畅,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教学前,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围绕这一重点,理清了教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自悟自得.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讲述了“我”与闰土的相见、相识与相别,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倪斌 《成才之路》2013,(35):77-78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浓厚的情感特点,是一个始终贯穿着情感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效率和阅读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明确地指出了学语文就是会用语文!一、以读写结合为主线,贯穿作文教学过程实践告诉我们,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那么应该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细水长流。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代先哲的这些读书治学的经验,我们理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阅读是有目的的,更是讲究方法的。在教学中,阅读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读通初读课文,对文章作整体感知,并在生字词和疑难句子下面画出不同的符号作为标记;二读懂再读课文,对文章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达到领悟的程度; 三读熟反复阅读以达到积累字、词、句的目的;四读好即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从而加深感知、领悟,直至应用。以上四步,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社会,资讯高度发达,要求人们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而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正是为了培养人们具备这样的社会能力。读、悟、写、说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表现,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高考语文的测试中,它们也是主轴。中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读、悟、写、说并重,把学习的空间和主动性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牧童》。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牧童》,进一步感受诗词的丰富内涵。 2.通过运用课后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明确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通过写作促进阅读,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文质兼美,在内容和形式上非常符合初中生阅读与写作培训,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知、认识整个世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内心体验,使他们热爱美好的生活,同时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则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很好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发展思维、积  相似文献   

18.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你们再读一遍,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试着带感情来读。(生再读) 师: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仇恨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惋惜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痛惜的感情来读的。  相似文献   

19.
于福范 《辅导员》2014,(14):121-121
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就可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常练”、“长练”在小学语文教材也有明显的体现,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作业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而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较强的朗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今仍以其无与伦比的真实性、进步性和艺术感染力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面对世纪之交的青年学生,要让他们去体验积淀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给主人公造成的悲哀与苦难,的确太难也太沉重了。一方面,作为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我们应当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经的沧桑并彻底地去否定不合情理的过去,勇敢地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