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相似文献   

2.
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南针”。我国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特征,并始终存在着工具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论争。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极度工具主义价值取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体现为:过分追求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导致职业教育多重价值的流失;以“就业”为唯一的办学目标,导致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工作过程需要”为唯一依据的课程设置,导致了职业能力内涵的片面化。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回归人的全面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调整教育目标,使之从培养“职业人”向培养“完整的人”转变;调整职业能力培养面向,使之既能面向当前确定性的职业要求,更要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职业要求;调整社会功能,使之从“社会阶层的筛选机制”向“社会公平促进的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实际上,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一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为传承知识,提升文化水平;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转变为训练技能,形成职业意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宋晶 《职教论坛》2012,(21):28-31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夏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0期中撰文,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揭示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规律。回顾百年发展历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历了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分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等的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职业教育要满足多元价值主体的各种合理需求,就必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确定导向性的价值目标;科学合理地使用职业教育资源;目标定位于创业型职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职业能力内涵不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与课程形态随之而异。如在MES课程中,职业能力被定位于操作技能;在CBE课程中,职业能力的内涵经历了“操作技能——关键能力——整合能力”三个不同发展阶段,CBE课程形态也因之而变。随着技术变化速度加快以及复杂程度的提升,职业能力内涵日趋复杂,如何对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并使之结构化,是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其中以德国“网格式”职业能力结构和美国“同心圆”式职业能力结构为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职业教育价值包括"职业教育的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三种价值状态,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又分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两种手段与目的关系的范畴。当代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受到冷落,整合论的课程观无法解决职业教育分科教学的弊端,在"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中体现STS教育的主导价值地位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以加拿大职业教育模式为例,介绍了CBE职业教育模式及其特色,重点论述了CBE模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并认为它可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借鉴。应建立由政府主导对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职业院校要确立终身学习与岗位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并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评价上实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论职业教育的新取向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文章以2004年9月14日教育部等七部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背景,阐释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个新的取向:以市场为取向、以能力为取向、以就业为取向;提出要澄清四个理论认识:学术性教育观与职业性教育观的冲突,素质型发展观与生存型发展观的混沌,人的天赋潜能的差异性和后天教育的统一性的矛盾,面对知识论课程、经验论课程、活动论课程的茫然;在实践上要重构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结构、改革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综合素养,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改进、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所承载的价值使命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仅要赋予准职业者满足生存需要的技术手段,更要通过理想职业人格的塑造关照其精神世界。因此,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体现在职业技术与职业人格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国民教育的灵魂,内含着深厚的职业教育意蕴。它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契合、教学内容关联、实现途径一致。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职业性"内涵,能够将其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之中。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合理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作为类的教育,应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实功能相匹配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想化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人们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本能反应,无益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承担着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国家提出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扩大办学规模,还意味着要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来重建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实际上,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也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中,新世纪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时期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职业教育课程也开始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并存发展的特征,但个体价值在职业教育课程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在价值取向方面更加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服务,坚持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共同发展,更加重视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寻求政府干预与市场介入的适度平衡,构建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借鉴“冰山理论”研究职业教育中的冰山能力模型,指出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提出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多元价值主体的各种合理性需求,受到自身发展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复杂的价值取向。然而,就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局限于技能培训,忽视了受教育者本身的各项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做出合理的优化和调节,重视人的价值,确定导向性的价值目标。本文阐述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以及影响我国职业价值取向的因素,提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优化调节的对策,并针对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作出科学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轨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传世学和学徒制教育:第二阶段是职业学校教育;第三阶段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1)家传世学和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在价值主体上由族群指向家庭和个人,个人价值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职业课程相比,加拿大CBE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它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行业的需求。对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与新兴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来说,要学习加拿大CBE教育模式的精髓,强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行业紧密结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及内容,并努力搭建公共实训平台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课程的文化特性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传统课程的批判、建构的品性,是课程文化价值取向生成与创新的体现.职业教育的课程文化表现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上的实用性、课程知识选择上的科学性、课程开发上的多样性、课程实施方式上的师生共同参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