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梅红 《广西教育》2012,(38):61-61
谈到教学方法,自然不能不说“讲授”这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的课堂还需要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吗?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授,尤其是有人来听课的时候,就更不敢讲授,于是,课堂由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变成现在的学生“满堂说”。新课程背景下“讲授”的地位如何?教师该怎么去“讲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下我通过几位教师的教学片段来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吕谦 《四川教育》2007,(6):36-36
新课程改革初期,有人提出“好课的标准”是“上课教师有下岗的感觉”。从某一个意义层面看,这不无道理,因为它实质上是主张把学习的主体权、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地还给学生。但是,偏颇者大有人在,他们把教师的课堂讲授视为大敌,不管该不该讲,不分有效无效,一概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3.
张莉 《甘肃教育》2002,(9):14-15
在新一轮教改中,教师要由讲授型的“讲”师变为引导型的“导”师,而学生则要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启发式、互动式等新型课型适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被冠以“满堂灌”而遭摒弃。但从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具有较高“含金量”的讲授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讲授的“含金量”呢?  相似文献   

5.
周彬 《上海教育》2014,(7):58-59
课堂是拿来教学的,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却屡遭质疑。要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习,这似乎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趋势,也成了一种最时尚的教学理念。可是,课堂讲授时间本来就非常珍贵,还要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课堂的教学价值岂不更难发挥出来了?所以,要让课堂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真正需要破解的难题,仍然在于如何把最宝贵的时间用来讲最重要的内容,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讲最应该讲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大容量课堂致力于回应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并用将进入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教育教学已实现了多媒体,利用了计算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但订堂的面授教学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手段,至少现在是这样,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讲授的艺术,我向来认为,“自己会”和“让别人会”是两码事,也就是说,自己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课不一定廛的好,究其原因,主要是讲授艺术问题,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把凝结着自己学问的讲稿化为有声有色的语言,用讲授课的形式使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它有其规律,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既要有知识有学问,又有讲授的艺术和技巧,二不可偏废,本就课堂讲授艺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成 《学语文》2009,(2):23-23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现就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讲授应该从实际出发,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多一点也无可指责,关键看讲授是否有效,实现有效讲授必须处理好“是什么”与“为什么”,“讲什么”与“怎么讲”,“讲思路”与“找思路”,“提出问题”与“设计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目前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近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将讲授分为“宏观-微观-宏观”三个过程,使讲课的首尾过程相互照应,力求讲授的完整性,突出讲课的层次,强调讲援的逻辑性,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机器设计轮廊,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增加讲授的生动性,通过这几种教学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师讲授是一种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也大,可以掌握课堂的方向、调控课堂的节奏。笔者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下的"限时讲授"不是硬性规定教师的讲,将教师的讲置于被否定的地位,而是让教师们意识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课堂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作为标准来衡量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教师的讲授日益受到听课者的质疑、挑剔。有不少教师由此畏惧讲授。以至产生讲授“恐惧症”,以为只要讲授便是注入式、填鸭式,便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唯恐违背课改精神。事实上,在追求课堂有效教学的今天,认真研究课堂上教师的讲授策略,提高讲授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文与言之争。不管怎样讲,字词句的正确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现在没有古人的语言环境,“熟”如何把握,“晓”的程度如何控制,学生能否把“晓”(自己的理解)规范、清楚地表达出来,都离不开语言知识的讲授。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既可以科学高效地讲授语言知识,又避免让学生产生枯坐听书、索然无味的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有效讲授     
一、用辩证的观点对待讲授法当前的公开课上“教师讲授”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似乎讲授法就意味着“注入式”,就是“满堂灌”,以致连讲得精彩的教师也唯恐避之不及,谁也不想与“灌”字沾上边。然而常态的教学又如何呢?教师讲授一统课堂的情况仍不在少数。有的学校迫于无奈便对一  相似文献   

16.
不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 ,若是公开课、比赛课 ,教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 ,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 ,让学生讲 ,还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是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吗 ?其实不然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一、“讲”与“灌”、“填”是两码事今天的语文课忌讳“讲” ,可能与没有正确认识“讲授法”有关。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 ,把“讲授法”这一课堂最常用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化学知识总是比较注重课堂上的讲授,希望通过课堂的讲授,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最终结果是,尽管教师认真教而学生也努力学,可仍存在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记不住,课后做不出(作业或考试卷)”的现象。诚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阅读课内外书籍的作用和影响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一位历史教师在讲授新课《三国鼎立》时,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当作历史事实讲给学生听,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15日,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三点基本要求。其中"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大体算来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教师反响强烈。作为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我认为限时讲授利大于弊,这有助于我们突破高效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俄语教学常以语法作为教学的主线 ,教师讲解语言点的活动多 ,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活动少 ,让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和开口的活动则更少。语法教学限于教师讲、学生记或俄汉互译的单调授课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针对上述弊端提出“语法隐形” ,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讲授语法 ,而不是“不要语法”或“不能讲语法”。事实上 ,以学生为主体的俄语语法教学 ,并不是不注意知识点的讲授 ,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教。如果教师的观念新、方法得当 ,语法教学完全可以跳出传统应试教学的模式 ,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