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新闻三昧》结识并没有多长时间,但她给我的帮助,使我终身受益,令我感动。凡了解情况的,我的家人、亲朋好友、同事也都为我庆幸。感动之一:作为热心读者,我接到每期杂志都感到  相似文献   

2.
顾芳 《新闻传播》2009,(9):13-13
只看封面上的这身装扮,您一定就能猜到这一定是~位新闻主播,端庄、知性、淡雅,对于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一坐就是十七年的杨伟玲说,其实她心底一直有一个不愿意公开的小小愿望.就是能留一头长发,然而.为了能够在主播台上为大家呈现出最佳的主播形象.她十七年来从未实现过这个简单的愿望,自己的所有照片,也只能如封面上这样的干练短发。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后悔。采访中.她重复最多的几个字眼就是——“我就是喜欢”,她喜欢新闻主播这份职业,她说只要可以,她就会一直做下去。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沧州日报记者邓金艳采写的《她在台历上过日子》(载1989年12月1日沧州日报),大多采用镜头式和对话记叙的写法,可读可信,极为感人。作者四次深入现场采访,直至看见主人公夫妻俩写在台历上的“悄悄话”,又同采访对象推心置腹,掏出了心理话,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材料的选择和安排上,记者没有罗列新闻事实,只写了丈夫嗔怪、哼曲熬药等几个细节,就活画出一个事业型女人。台历上的留言,更是极具说服力。常说记者采访搜集材料要“多多益善”,材料的运用却要“以一当十”,这篇新闻较好地体现了这个原则。这则新闻在写作上也有独特之处。题目“她在  相似文献   

4.
纵观各高校或党、干校校报要闻版,真正有新闻价值、可读性强的新闻极少。为什么?有的编辑抱怨说“学校不是出新闻的地方”。对这种回答,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区分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实现这两个概念。新闻价值涉及新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即新闻的有用性和可用性。这是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同时,新闻价值还有新鲜性和接近性。因此,人有提出,新闻价值就是一个含有一定信息量的消息与特定受众所具有的关系。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这种关系的程度所决定的。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依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和选择新闻事实,校报工作者就不会感到“学校无新闻了”,凡是学工人员关心的、重要的事实以及学工人员欲知而未知的事实都是新闻,都具有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6.
张培 《新闻实践》2009,(6):15-18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新闻片面".而"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没有反映出事实的本质真实和整体真实,那么这也间接反映出媒体在选择、描述、反映新闻事实上存在着片面性,进而导致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7.
新闻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编辑自身占有观点的多少。曾听到有不少同行说,做新闻,其实只要有初中学历的人就足以担当了,让大学生来做新闻是浪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说,新闻写作是一项"含金量"不高的脑力劳动操作,是一项简易的工作。做新闻是否真的很简单?从记者到编辑,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让新闻稿充满抓人的"魔力",仅靠知道新闻写作5个W,仅靠知道新闻怎么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魔力"需要记者有"剥茧抽丝"的思维能力,有清醒的、理性的、独特的、有远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历史发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历史事实的"发现",历史活用为新闻就很难实现;在"历史"活用为新闻的过程中,历史发现者的"发现"是创设新闻由头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历史发现式新闻"比"历史新闻"的提法更能够体现出历史之与新闻的合法关系,因而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渴望成才,立志成才,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每一个新闻人的追求。在新闻成才的道路上,虽然少不了学校的培养教育,但更重要的是在"走转改"中学习。"走转改"是新闻人才成长的摇篮。走转改——人才成长规律"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古人的这一名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为文之要义,新闻成才之要义,亦不离此。根深才能叶茂。植物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壤,才有欣欣向荣的基础。基层是新闻最丰富的矿藏,是新闻最鲜活的活水源头,是新闻源源不竭的动力。新闻工作者生存的土壤在基层和  相似文献   

10.
把"我"放在新闻中,这个"我"指的是采写新闻的作者,就是说我们在写新闻时,应该想办法把自己和新闻融为一体。这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具体体现,也是使新闻增添感情色彩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4,(10):68-69
从艺术专业转向新闻专业,对莎拉·斯卡夫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决定,这将改变他的职业生涯。“我考虑了很多新闻高校和这些学校提供的课程,”这位马里兰大学的美工和美术史专业的双学士说,最终斯卡夫选择了母校马里兰大学菲利普·麦瑞欧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研究生课程。相比那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斯卡夫很喜欢实践课程、精写课程。“我不认为坐在教室里讨论关于写作的几个‘W’会对我成为一个记者有多大的帮助,”斯卡夫说,她现在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夜生活记者。如今,新闻学教育界正在展开一场关于如何选择对学生、学校和雇主都有利的新闻教育方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14,(24)
正@郭静:在信息匮乏时期,新闻门户因为不知道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通过海量的新闻向用户推送,让用户在海量的新闻流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进行点击。用户是一个点,新闻门户是一个面,新闻门户不可能只做一个点,而要做到面,就需要"琳琅满目"的新闻信息。据我观察发现,目前新闻客户端几乎都走上了"个性化推荐"这条路线,"个性化推荐"早就不是早期的一两个新闻客户端产品的专利了,可能在口号上没有喊出来,但是在产品当中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从首页到频道页都  相似文献   

13.
以前我从未见过《新闻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邻居张伯伯家里,看到了图文并茂的《新闻爱好者》。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潜心学习。1988年在我家所订的报刊中,增添了一份《新闻爱好者》。每月接到她,我都篇篇必读,有好的段落还抄下来,细细品味。她文章短小,融知识性和趣昧性于一体,说服力和实用性强,既陶冶了情  相似文献   

14.
我所想让"告别"的,当然只是"新闻策划"这种提法或者说这个词儿——所以特意给它加个引号。何出此言?不妨从"新闻策划"由新到滥、由香到臭的遭遇谈起。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新闻策划"这个词,但是我到现在仍然认为这绝对是个好创意——尽管这创意  相似文献   

15.
做特别是对一比校大的经济政策的报道,找到点,谈变化、谈效果、谈对策、谈不足,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才好看.很多人认为,变化就是不同.只有当前和过去在效果上有了不同才有新闻可做,没有就做不下去.其实不然,没有变化依然可以做新闻,且可能做出更大的新闻,深度高度可能就在"没有"之间达到了.  相似文献   

16.
两个月前,在湖南红网举办的时评研讨会上,主办方提出的议题之一是:"微时代如何做更专业的评论".我当时应邀作为作研讨会的主持人,抛砖引玉,对于论题中的"专业"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也想在这个探讨评论教学的专栏中总结一下我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粗浅的看法.新闻评论有没有"专业性"?当代评论需要不需要"专业性"?如果有,并且需要,那它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专业性"? 首先,我觉得,"专业性"这个问题,是一个反映当代中国新闻评论或者说观点表达现象的一个真实问题.也就是说,人们确实会感觉到这个时代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评论文章中有一些明显的"专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缘     
新闻是缘,好多种缘。 1975年,当我18岁高中毕业,走进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时,实在是想成为一个作家。新闻工作可以接触各种生活,给了我这种至今没能实现的妄想。但我有缘喜欢上了新闻报道工作。 1978年,当我参加高考时,并不想离开我已经喜欢上的新闻工作。所以,当报考志愿表平摊在我的面前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都是它。而在“如果此志愿未被录取,你是否服从分配”的栏下,我坚定地填写道:不服从!我好有缘:我没有离开新闻的行当。 1982年,中国青年报选中了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我至今认为,这是我最大的缘份。从“怀才不遇”到“怀才误身”,几乎是青年知识分子命中注定需要迈过的门槛,中国青年报使我避免了这炼狱的煎熬。她划出的平  相似文献   

18.
喻国明 《新闻前哨》2009,(12):13-14
作为一个研究新闻和新闻教学的老师,我到国内很多新闻院系去过。无论哪个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就老师的勤勉程度、学生的聪明程度.跟人大、北大、清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浼相对弱一点。是弱在面对一些伪问题、面对一些不入流的问题上耗费精力和时间,这是在犯战略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评出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摄影奖中,有一件一等奖作品,名叫《女记者急救落水女童》的新闻照片,说的是2006年7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孟珂在郑州黄河岸边嬉戏时卷入激流被打捞上岸后,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拼尽全力为她做人工呼吸的新闻。这个新闻照片能够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恐怕与作品本身所彰显的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是不无关系的。我们从这张获奖照片中获得的启示是,在人命关天和新闻采访二者的选择中,新闻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妇女生活大全>一书的主编,刘嘉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由于这本书做媒介,我们从相识到成为朋友,至今算起来已经有16年时间了. 她这个人,能吃苦,能干又会干,从宏观上,驾驭书稿的能力极强,又很细腻,在微观上,书稿中的一个小小毛病她也能发现,绝不放过.在职业道德上简直是无可挑剔,她倾注于书中的情和力,让我这个当主编的人,感动不已,特别是每一想起她身体不好,带病工作,真是觉得对不起她.不过,我也暗自庆幸自己碰上了一个难得好编辑,一个敬业爱岗、有胆有识的编辑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