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廷义 《红领巾》2005,(5):151-152
诗书画一体是中国画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绘画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诗书入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内容与形式,增强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深化了绘画的意境与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基本构成因素是画家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景物真实的情感与内心的思索。所谓意境,即是作者的情思与景物、生活画面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国画的“抒情”不是直接表白出来的,而是通过画面中的“景”间接宣示出来的。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这一特性使中国画有别于写实艺术、抽象艺术、装饰艺术而独立于世界绘画之林。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造型艺术形式和精神内容的一致性,是中国画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中心内容.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中国绘画艺术更趋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这种完美统一,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把握,再到由直觉直抵悟性的升华两方面来完成的.只有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植根于民族文化心里深层结构的质,才能读懂中国画艺术.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55-156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个性化艺术形式。中国画是人品与学养的综合体现,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和文化熏陶,传统山水画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培养人们文化气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畅 《华章》2012,(35)
绘画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物,中国画是一种沟通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从文化动因、形式体现等方面来说明阐述中国绘画抽象性能反映着特定时代人物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是纯意象的表现,是作品内涵的抽象.  相似文献   

7.
李官祥 《成才之路》2009,(18):71-71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在传统的审美、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概念、独特美学价值的传统的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同样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形象、情趣及意境。“笔墨”形式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在前人的创造下有其辉煌的过去。是中国画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思想、情感再现于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题画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的派生物。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体现 ,中国画作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学品质及相当的人文修养与艺术功力。而当前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中恰恰反映出在这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因历史原因,中国画教学长期背离了中国画学习、创作的规律,背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鉴于现状,本文提出修整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同时强调书法与中国画临摹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种新的中国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线条是中国画塑造形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手段,它既状物又抒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和传统审美观的体现.中国画的线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形成了两类线条表现形式,其一是以工笔画形式存在的线,其二是以写意画形式存在的线.在中国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画中蕴含着浓郁的绘画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1.
赵源 《考试周刊》2008,(4):233-234
水墨画,通常我们称之为中国画.它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的瑰宝.儿童经过水墨画训练,能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艺和审美情趣,对其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本文探讨了民族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研究了中国画的创新途径及发展方向,希望以此为中国画的未来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14.
高校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具备很强的民族性,二是具有很强的绘画性,三是具有世界性的东方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要求日益增高,对中国画艺术的认识也普遍提高。而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师徒传授的自学模式,二是画院体制。通过对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形式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和基本精神,从而对现代高校中国画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忠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1):114-118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中国画的传统审美意趣、审美形式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特定要素.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使中国画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论题,文章在此背景下阐述中国画的现实取向: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延续传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王娜 《华章》2012,(10)
中国画历史悠久,依附中国传统文化而存在,故其中的情感表达与意境问题较其它形式的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区别,保持了中国画固有的特色.本文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画所蕴含的巨大民族文化背景,更好得介绍中国画情感含蓄的表达方式、意境构建的腺胧之感以及两者之间相依相存、相得益彰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受到影响、波动,传统文化的个性受到挑战。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面临着同样的命运,但这也是中国画吸收异质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19.
以张恒先生为代表的北美画派是一个活跃在海外跨文化环境中的中国画流派,它尝试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表现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自然风光和人文社会景观。本文从北美画派的理论主张、时空结构和人文风格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北美画派在跨国家文化语境里的中国画艺术观念创新与思想传播、中国画艺术符号创新与社会传播和中国画艺术表现创新与审美传播。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画的北美画派,虽然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沃土,但是其绘画艺术作品,的确与西方绘画面貌不同,完全是中国式的,它在一种跨越中西方文化语境的氛围中,成长着,发展着,实现者中国画在域外的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播,它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它为中国画在世界各地创新形成更多的画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说中国山水画在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及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课程内容的精辟分析及重难点的设置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