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编辑学刊》1989,(2)
郑振铎先生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三十个年头了。当年,胡愈之同志在《哭振铎》的悼念文章中,称誉郑先生是文学工作中的多面手,不论在诗歌、戏曲、散文、美术、考古、历史方面,不论在创作和翻译方面,不论是介绍世界文学名著或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作出了平常一个人所很少能作到的那么多的贡献。而我,可能因为自己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缘故,却突出地感到郑振铎先生在编辑出版方面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后辈学习的一个好榜样。从1919年与瞿秋白等共同编辑《新社会》的旬刊起,郑先生主编或积极参与编辑的刊物有《人道》月刊、《儿童世界》周刊、《小说月报》、《文学季刊》、《太白》半月刊、《民主》周刊、《文艺复兴》月刊等。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高崧先生,字崧山,笔名丘权,1924年9月出生于江苏仪征,1991年6月26日在北京逝世。父亲一生从事出版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与思想启蒙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父亲1948年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1949年5月考入新华社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后曾先后在中宣部干部训练班与《学习》杂志社任职。1958年调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解放后的商务印书馆以出版中外语文辞书和编译出版世界古典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4.
5.
郑振铎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收藏家和训诂专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编辑家。作为编辑家,先生的编辑思想受人重视,然而其编辑思想中的主体性特征,并未受到特别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先生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作一论述。我们说某一编辑有着自己的编辑思想,恰恰是说他的编辑思想不同于其他的人。所谓"自己的编辑思想"即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郑振铎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生存方式渗入、个体性暗示、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年.上海近郊一座偏辟小楼上的两间斗室中,里里外外都堆满了书籍:几个竹书架塞得满满的,桌上、地下、乃至床上,到处是书.即使在抗战时期那烽火连天、朝不保夕的艰难日子里,这家房主人陈敬夫,也仍然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他的图书,想方设法保护和抢救祖国的文化财产.他,就是郑振铎.为了躲避日伪的搜捕,他只身离开家庭,改名换姓,隐蔽在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