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早在中国西汉目录学家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无独有偶,清代人张潮也从另一个角度作了更为生动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午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读书对一个人自身、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如此的重要。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的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提高国民素质的重担。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的目标应着眼在:激发公民的阅读兴趣,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浓厚的学习氛围,有选择地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提高公民知识素养、道德水准、是非判别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开阔他们的视界,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校学生读者的阅读现状,即:读书时间碎片化、读书方式电子化、读书类型专业化、读书兴趣选择化的趋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在改善阅读环境、注重阅读宣传、激发读书动力、树立阅读价值观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5.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喜欢读书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何让学生喜爱阅读,我想,只要用心为学生营造书香氛围,耐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精心为学生组织读书活动,就能让学生愉快而自觉地读书。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课外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知识涵养、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手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保证学生们能够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小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都注重讲解、分析、思维训练等 ,往往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实阅读是人们积累知识、发掘美、创造美、培养创造能力的源泉。常言道“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书是何等的重要 ,阅读是何等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读书、阅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近几年大学生读书、阅读活动历程,可以看出图书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但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读书阅读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1.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也说过“读书万卷始通神。”面对众多的学习科目,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够“读书万卷”呢?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在追求数量,而是要强调“读书”二字,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简单地这样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地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他们不仅要阅读--“披文得意”(读懂理解),而且要思考--“运思及物”(阅读创造)。  相似文献   

12.
从学校图书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谈起,列举了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常见形式和典型案例,并总结了多年来读书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同时指出了全媒体时代图书馆要顺应代发展潮流,关注和利用各种形式的阅读大讲堂、网络虚拟阅读社群等新型阅读形式,丰富学校读书活动内容,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3.
苏莉 《科教文汇》2008,(33):104-104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认识、情感,更能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培养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享受读书。读书伊始,先让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言部分,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背景、脉络或大意。教师在给学生充分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组织全班交流,进行精彩片段的分享和评析。要求学生跳出一本书来,活读整本书,发挥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操的陶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最主要获取知识的来源是教师的讲授,他们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他们获得全方位知识的途径、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阅读,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加强对他们阅读的指导,积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爱上读书、学会读书,并能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从温家宝总理的读书观谈了图书馆人的阅读修养,概述了图书馆人加强读书修养的意义。提出了图书馆人提高阅读修养的途径及图书馆人提高阅读修养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高芳才 《科教文汇》2009,(24):115-115,187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课外书缺乏、阅读品位不高、阅读能力差等问题。因此,结合实际解决课外书缺乏的困难及探讨在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获得正确的读书方法及提高阅读效率的做法,并逐步让学生养成爱读书和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对落实课外阅读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凤娟 《知识窗》2020,(2):14-1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也是治学与科学研究的起点。本文从营造阅读氛围、教会学生阅读、分享阅读乐趣、推荐好的阅读材料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以期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9.
徐锡麟,字伯荪,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读书喜天文、算术。曾被聘为绍兴府学堂算术教师,还曾在绍兴设立特别书局,宣传革命排满等。徐锡麟从六岁起就埋头读书,读书时能排除一切杂念,读到重点和警句时,就打上句号,然后去请教父亲。他说:“我每天要吃饭,我也每天要读书。若一天不吃饭,肚子就会饥饿,若一天不读书,脑子里也会饥饿。”他的读书方法以“三心”“两结合”为其特点。所谓“三心”,即专心、细心、恒心。“两结合”一是读书与修身养德相结合;二是读书同锻炼身体相结合。专心读书治学,要想有所建树,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重要的一点就是…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人在读书、读报的时候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认为看过之后就理解并记住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在人群当中还有一些人患有“阅读困难症”。患有这种病的人这样描述他们的感受:“我无法在阅读时集中精神,看完一页书后,我完全记不起来曾看过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这让我感到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